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旧体 >> 正文

七律•左江斜塔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覃勇    阅读次数:2613    发布时间:2025-10-09

台风肆虐势如刀,洪水翻腾卷浪高。

斜塔孤悬凝定力,危躯独峙抗惊涛。

明基承雨骨犹劲,清甓经霜脊更牢。

巧作天门通万古,千秋屹立镇云鳌。

 

赏析:

这首诗以“左江斜塔”为核心,融“景、物、史、神”于一体,既展现了建筑的物理坚韧,更赋予其跨越时空的精神内核。

1. 首联:渲染危机环境,奠定冲突基调

“台风肆虐势如刀”“洪水翻腾卷浪高”开篇,用“台风”“洪水”两个狂暴的自然意象,搭配“肆虐”“翻腾”“卷浪”等动态动词,构建出左江江面风雨交加、水势汹涌的危急场景。“势如刀”的比喻更强化了自然力量的破坏性,为后文斜塔的“抗争”埋下伏笔,形成“自然之烈”与“塔之坚”的鲜明对比。

2. 颔联:聚焦塔之姿态,凸显抗争精神

从环境转向核心主体“斜塔”,以“孤悬”“独峙”刻画塔的孤立处境,却用“凝定力”“抗惊涛”展现其内在韧性——“凝”字体现塔的沉稳,“抗”字凸显塔的主动抗争,将斜塔从“静态建筑”塑造成“守护江河的勇者”形象。“危躯”呼应“斜塔”的形态特征,“惊涛”则承接首联“洪水”,让意象前后贯通。

3. 颈联:深挖建筑细节,赋予历史厚重

从塔的整体姿态转向内部结构,“明基”(明代基座)、“清甓”(清代砖石)以“时代+建筑构件”的意象,点明塔的历史跨度,暗含“历经明清两代风雨”的时间感;“承雨”“经霜”对应首联的自然考验,“骨犹劲”“脊更牢”则以“骨”“脊”喻指塔的主体框架,将建筑的坚固转化为“历经磨砺而不朽”的精神特质,让塔的形象更具历史纵深感。

4. 尾联:升华塔之意义,定格永恒价值

“巧作天门”的比喻,将斜塔从“实用建筑”升华为“连接古今的文化符号”,“通万古”打破时间限制,呼应颈联的历史感;“千秋屹立镇云鳌”则以“云鳌”(神话中驮负大地的神物)的意象,赋予塔“镇护江河、稳定一方”的神圣使命,“镇”字铿锵有力,最终将斜塔的形象定格为“跨越时空的守护者”,收束全诗意境。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93894221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