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旧体 >> 正文

五律•龙城雄韵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农曼君    阅读次数:6145    发布时间:2025-10-16

碧水环城绕,青山傍岸幽。

紫荆繁晓岸,烟雨锁芳洲。

文脉千年续,德声万代留。

钢魂凝大邑,百舸竞中流!

 

赏析:

这首《五律·龙城雄韵》对仗工整,意象雄浑,通过描绘龙城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展现了一座历史名城的独特气韵。下面我将从形式、内容、艺术手法等方面对其进行赏析。

诗歌形式与格律

这是一首非常规范的五言律诗。五言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五字,共四十字。此诗在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都遵循了律诗的格律要求:

押韵:诗歌押平声韵,韵脚分别为“幽”、“洲”、“留”、“流”,一韵到底,符合律诗只押平声韵且不可换韵的规则。

对仗:律诗通常要求颔联(第三、四句)和颈联(第五、六句)必须对仗。本诗颔联“紫荆繁晓岸,烟雨锁芳洲”与颈联“文脉千年续,德声万代留”对仗工整,词性相对,结构相应,体现了律诗的特点。

平仄:虽然无法确知每个字的原始声调,但从其韵律感和节奏感来看,诗句符合近体诗“逢双必反”等基本的平仄规律,读来抑扬顿挫,富有音乐美。

 意象赏析与内容解读

诗歌通过精心选取的意象,勾勒出龙城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画卷。

首联(起):“碧水环城绕,青山傍岸幽”

开篇从大处着笔,描绘龙城的整体地理风貌。“碧水”与“青山”相映,一“绕”一“幽”,一动一静,勾勒出山水环绕、清幽雄丽的城市环境,奠定了全诗清新而宏大的基调。

颔联(承):“紫荆繁晓岸,烟雨锁芳洲”

承首联的山水之势,将镜头拉近,捕捉更具特色的细节。“紫荆”繁盛,色彩明丽,生机盎然;“烟雨”迷蒙,轻柔缥缈,意境深远。一“繁”一“锁”,既写出了自然景物的蓬勃生命力,又赋予了其朦胧的诗意美,共同描绘出龙城婉约又充满活力的春日景象。

颈联(转):“文脉千年续,德声万代留”

此联是诗意的转折与升华,由写景自然转入抒写人文历史。“文脉”与“德声”点出龙城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优良传统。“千年续”、“万代留”则在时间维度上极力拓展,强调了其历史传承的悠久与永恒,赋予了诗歌深厚的历史沉重感和文化纵深感。

尾联(合):“钢魂凝大邑,百舸竞中流”

尾联收束全诗,并展望气象。“钢魂”一词颇具现代工业气息,可能与龙城的工业特色(如钢铁产业)相关,展现了城市的刚健精神与坚实力量。“百舸竞流”则化用古语,描绘出千帆竞发、奋勇争先的磅礴气象,既是对龙城当下蓬勃发展、充满竞争力的生动写照,也寄托了对未来美好前景的期望。

艺术特色

结构严谨,起承转合分明:此诗是律诗“起、承、转、合”结构的典范。首联起于宏观景色,颔联承接细部景物,颈联转向人文历史,尾联合于城市精神与气象,脉络清晰,章法严谨。

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诗中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高度融合。山水花洲不仅是客观景象,也承载着历史文脉与城市精神(“钢魂”)。“烟雨锁芳洲”等句,景中有情,营造出深远意境。

语言凝练,对仗工巧:作为五律,语言高度精炼。颔联和颈联对仗工整自然,如“紫荆”对“烟雨”,“文脉”对“德声”,显示了作者驾驭语言的功力。

虚实结合,古今相映:诗中有实景(碧水、青山),有虚写(文脉、德声);有传统意象(烟雨、百舸),有现代词汇(钢魂、大邑)。这种结合使诗歌既古韵悠长,又充满时代气息。

总结

《五律·龙城雄韵》是一首格局开阔、意蕴丰厚的佳作。它成功运用了五言律诗的形式,通过精巧的意象组合和严谨的篇章结构,既描绘了龙城秀美的自然风光,又深刻挖掘了其厚重的历史文脉与昂扬的现代城市精神。诗中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实、婉约与雄浑的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了一曲铿锵有力的“龙城雄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94286215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