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打通消防宣传的“最后一公里”,赤水市消防救援大队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创新宣传模式,全面整合优质资源,通过志愿讲师接棒传递、文明实践平台搭建、乡土文化广泛传播等多维度、全方位的举措,使得消防宣传不仅充满温度,更具备强劲力度,从而筑牢了全民消防安全的坚固“防火墙”,确保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消防安全的温暖与力量。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赤水市消防救援大队充分整合队伍内外的宣讲资源,精心组建了由百名专业讲师构成的消防“百人讲师团”,并与大队宣传员及热心公益的“茶馆嗑子匠”志愿者紧密合作,深入社区、贴近群众,用生动接地气的方言,详细讲解日常防火知识,形成了“专业力量+志愿服务”的强大宣传合力。其中,兴红村的95后村支书代小勇表现尤为出色,他巧妙运用新媒体平台,开启助农直播售卖农产品,并在直播中巧妙融入季节性消防安全知识,将实用的消防知识与质优价廉的农产品一同“打包”送进千家万户;与此同时,他在线下也积极作为,主动深入群众,认真排查火灾隐患、普及防护知识,及时将潜在的消防安全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此外,讲师与志愿者团队不仅携带了丰富多样的案例和实用的“教具”,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灭火器正确使用、火场逃生等实操教学活动,确保不同群体都能轻松听懂、快速学会、牢牢记住,让消防知识真正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深深扎根于人们心中。
赤水市各街道社区依托“文明实践·乡帮会”这一平台,坚守“倾听民意、解决民忧”的初心,将消防宣传巧妙融入群众点单、社区派单、消防接单、群众验单的“四单”治理全流程之中。在活动中,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文艺演出、互动游戏等,生动传递安全理念,深入宣讲消防法规与安全知识。同时,主动倾听群众关于消防安全的诉求和建议,建立了乡帮会消防安全隐患三级化解机制,从群众自行协调、乡帮会骨干及社区工作者调解,直至大队介入消解,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效消除消防安全隐患、降低沟通成本,真正做到了为民解忧。文华街道望城社区更是专门设立了“消防角”,张贴图文并茂的消防知识宣传资料,并配套设置征求意见箱,方便群众随时提出建议、反映隐患,真正实现了“消防宣传+民意反馈”的双向良性互动,让消防安全工作更加贴近群众、服务群众。
2025年4月,赤水市创新推出“竹都乡音”特色宣传项目,大队借此契机,深入挖掘消防指战员的文艺特长,联合全市能歌善舞的“茶馆嗑子匠”,组建文艺宣传小分队,深入各乡镇,扎根乡土文化,通过吹、拉、弹、唱等多样形式,与群众载歌载舞互动,生动传递火灾预防、初期扑救等安全知识,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深刻牢记消防要点。自“竹都乡音”项目启动以来,赤水市消防救援大队携手“茶馆嗑子匠”消防志愿者,深入辖区内的14个乡镇,通过乡音土话、文化传承等形式,累计惠及5万余人次,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认可。
赤水市消防救援大队采用“志愿宣讲+文化赋能+全域覆盖”的立体宣传模式,使消防知识从“纸上”走进“身边”,从“听懂”转为“会用”,极大地提升了全民消防安全意识,营造了浓厚的消防安全氛围。展望未来,赤水消防将继续创新宣传形式、延伸服务触角,致力于让安全意识深深扎根于每一位群众心中,共同守护赤水的青山绿水与万家灯火的安全与和谐,为构建平安赤水、幸福赤水贡献消防力量。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