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校园 >> 正文

路灯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南宁市清川小学 冯潇逸 指导老师 罗梅    阅读次数:12024    发布时间:2025-11-09

白天我是一根

静静发呆的电线杆

当夜色给城市盖好深蓝被子

我就睁开光的眼睛

看晚归的自行车

叮铃铃划过光晕

看末班车亮着窗灯

像流动的星河

如果星星是天空的路灯

那我就是地面

最小的一片星空

 

赏析:

这首童诗《路灯》以拟人化的视角和充满童趣的想象,将平凡的路灯赋予了温暖的诗意。以下从几个角度进行赏析:

1. 拟人化的生命感

诗人巧妙地将路灯人格化,白天是"静静发呆的电线杆",夜晚则"睁开光的眼睛",仿佛一个默默守护城市的守望者。这种拟人手法让无生命的物体拥有了情感和意识,更容易引发孩子的共鸣。

2. 色彩的温柔对比

诗中用"深蓝被子"形容夜色,营造出宁静安详的氛围,与路灯"光的眼睛"形成冷暖色调的对比。这种色彩运用既符合儿童对世界的直观感受,又增添了画面的温馨感。

3. 动态的视听交响

"叮铃铃划过光晕"将自行车铃声与光影结合,创造出声画同步的效果;末班车的"窗灯""流动的星河",则把静态的灯光转化为动态的星河意象,赋予城市夜景童话般的梦幻感。

4. 天地呼应的哲思

结尾的比喻尤为精妙:"星星是天空的路灯""我是地面最小的一片星空"形成天地对应的关系。这种视角转换既展现了儿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又暗含个体与宇宙的微妙联系,在童趣中藏着一丝哲理的闪光。

5. 城市夜曲的童真滤镜

全诗通过孩子的眼睛重新诠释城市夜景,将现代城市元素(电线杆、自行车、公交车)转化为童话意象,既保留了生活气息,又赋予其诗意的美感。这种处理方式特别适合培养儿童对日常生活的审美感知。

这首诗语言简洁却意境深远,用儿童能理解的比喻构建了一个温暖而神奇的世界,堪称现代童诗中将生活日常转化为艺术表达的典范。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96480035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