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现代 >> 正文

沧海巨龙—致敬深中通道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君子如玉    阅读次数:10399    发布时间:2025-11-10

飞驰在坦途如练的车道

风声呼啸,掠过耳际如潮

这是钢铁与速度的热恋

是南海等待了千年的拥抱

曾几何时

蜿蜒的车流如困顿的蜗牛

听不见风与自由的对话

只有时间

一寸寸啃噬希望的缺口

让晚归的灯火

只能照亮梦中亲人的脸庞

而今你自云端盗取天工

以智慧为火

锻造通海的长虹

万名筑梦者以沧海为布,铁臂为针

213节钢骨谱成龙的脊梁

32座沉管是沉入深蓝的锚言

鲲鹏跃浪,青鸾展翼

所有“不可能”被碾成坦途

每一个问号,都挺立为惊叹号——

在这蔚蓝星球的版图上

中国用沧海绣出了一条龙

 

赏析:

我将从意象运用、结构对比和思想升华三个层面,为您赏析这首致敬超级工程的现代诗。

《沧海巨龙——致敬深中通道》赏析

这首诗以深中通道这一国家工程为蓝本,通过意象的巧妙嫁接和情感的层层递进,书写了一部融合神话想象与现代精神的海洋史诗。

一、意象重构:从工程实体到神话诗学

诗人避开枯燥的技术术语,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象征系统:

“钢铁与速度的热恋”:将冰冷的工程材料拟人化,注入情感张力

“盗取天工”:巧妙化用“巧夺天工”,暗喻中国工程师突破技术垄断的智慧

“沧海绣龙”:收尾意象将工业壮举升华为艺术创作,钢针铁臂在蓝色丝帛上刺绣的图景,既保留广绣非遗的地域特色,又赋予工程东方美学韵味

鲲鹏跃浪、青鸾展翼等《山海经》意象的现代化用,使沉管安装等技术创新获得文化深处的共鸣。

二、结构张力:时空对照中的史诗叙事

诗歌通过三重对比构建深层叙事:

速度对照:“坦途如练”与“困顿蜗牛”的交通体验对比

时空跨度:“千年等待”的历史纵深与“通海长虹”的现代奇迹呼应

生命状态:“啃噬希望”的压抑感与“锻造长虹”的创造性形成强烈反差

“锚言” 一词尤见匠心,既指沉管稳固的物理特性,更喻指中国向深海立下的誓言。

三、数字诗学:科技理性的艺术转译

面对213节钢骨、32座沉管等工程数据,诗人进行创造性转化:

“谱成龙的脊梁”:将分段施工转化为乐章谱写过程

“问号变惊叹号”:用标点符号的形象演变,隐喻攻克世界级难题的历程

“蔚蓝星球版图”:将地域性工程置于人类文明尺度下观照

这种处理使硬核工程数据获得诗性光芒,契合“基建狂魔”形象背后的浪漫内核。

四、精神升华:工匠精神与家国情怀的交响

“万名筑梦者” 的群像塑造,突破个人英雄主义叙事,彰显集体主义力量

“晚归灯火照亮梦中脸庞” 的细节,使宏大叙事具象为民生温度

“沧海绣龙” 的结句,把现代工程完美融入龙图腾的文化血脉

这首诗的成功在于既写出了桥塔的物理高度,更写出了民族精神的海拔,是工业题材诗歌中难得的情理兼备之作。它证明真正的工程诗歌,不仅能描述如何跨越沧海,更能诠释为何要连接人心。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96539785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