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千叠,烟水蒙寒睫。
孤月冷,残灯灭。
故园坟上草,离绪如心结。
风过也,一声萧瑟催愁绝。
旧梦从头说,往事空悲咽。
尘路远,音书缺。
相思沉碧海,此恨何时歇?
肠断处,泪和夜雨终难竭。
赏析:
此词以沉郁顿挫的笔调,将对伯外祖父辞世二十六载的追思与悲恸,熔铸于萧瑟秋景与绵长追忆之中,字字泣血,句句含情,是一首情感真挚的悼亡佳作。
上阕:触景生情,悲从中来
上阕以写景开篇,通过一系列冷色调意象构建出凄凉的氛围,为下阕的抒情铺垫基调。
起句造境:“关山千叠,烟水蒙寒睫”,以“关山”“烟水”的阔远苍茫,引出“寒睫”的个人感受,将自然景物与内心的凄冷融为一体,视线所及皆为阻隔与迷蒙。
意象渲染:“孤月冷,残灯灭”,“孤月”与“残灯”是古典诗词中烘托孤寂、象征生命终结的经典意象,“冷”“灭” 二字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死寂与心境的悲凉。
由景及人:“故园坟上草,离绪如心结”,视线从远方收回到故园的坟茔,坟上的野草与心中的离愁相互映照,将无形的“离绪”化为有形的“心结”,比喻贴切,沉痛倍增。
收束上阕:“风过也,一声萧瑟催愁绝”,以风声的“萧瑟”作结,风本无形,却成了催发极致悲愁的媒介,“愁绝” 二字点明上阕情感的顶点。
下阕:忆旧伤怀,此恨难歇
下阕转入追忆与直抒胸臆,将上阕的景物之悲深化为生死相隔的永恒之痛。
追忆往事:“旧梦从头说,往事空悲咽”,“旧梦”“往事” 是回忆的载体,但 “空悲咽” 三字道尽回忆的徒劳——往事已逝,再提不过徒增悲戚,一个“空”字见尽无奈。
生死阻隔:“尘路远,音书缺”,既写阴阳相隔的“尘路” 遥远,也写音容渺茫、消息断绝的现实,将空间与时间的阻隔具象化,突出天人永隔的怅惘。
直抒胸臆:“相思沉碧海,此恨何时歇?”以“沉碧海” 比喻相思之深、之重,如海水般无边无际;后句以反问“何时歇”,将悲恨的绵长与无解推向极致,明知此恨无歇,却仍忍不住追问,更显沉痛。
结句泣血:“肠断处,泪和夜雨终难竭”,以“肠断”点出悲痛之深,“泪和夜雨”将个人泪水与自然夜雨交融,仿佛天地同悲;“终难竭”三字收束全词,表明这份思念与悲痛不会随时间消逝,如同夜雨般连绵不绝,余韵悠长。
全词以“悲”为主线,上阕借景抒情,下阕缘情叙事,情景交融,层层递进。从“寒睫”的微感,到“愁绝”的悲戚,再到“肠断”的极致,情感脉络清晰,感染力极强,足见作者对伯外祖父的深厚情感与绵长思念。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