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征文 >> 正文

【中国梦•文学梦】草海情缘(散文 外一篇)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母昌柏    阅读次数:11658    发布时间:2014-04-17

“有一片水域我未敢忘怀。”这是著名诗人舒婷在《难忘草海》中的第一句。

小时候对草海的印象来自一幅对联:“威宁草海海有草,高原明珠珠含光”,也不忘父亲讲述蔡锷将军入川时走过六桥烟柳堤(松坡堤)的故事。便想草海定是个四季如春的好地方,遥想当年将军浩浩荡荡的检阅是何等威严!

进入初中后便读了许多关于赞美草海、讲述乌撒、歌颂黑颈鹤的精美诗文和图片。也曾傻想,要是生于草海,长在草海,不也可以把大名写在书中了吗!于是,心中激起了“一定要为草海写些诗作”的狂欲。时值“草海”牌香烟上市热卖,调皮的同学常常背着老师抽起了它,听说这“草海”啊,醇香浓郁,清冽而不烧嘴,便向同学讨了几支尝尝,却也如此。大人们都很喜欢“草海”烟,也许只因是草海的草茂水绿、朴实自然、神秘美妙、韵味无穷罢了。

小学快毕业时,只要父亲在忙碌之余的一个小小休憩间,便拽着他的腿,央求“一定要带我去见见草海”,父亲是有条件的,他说:“只要你考在全镇第一,拿到通知书就带你去”。于是为了见草海,发奋地只求达到父亲所望。不出所料,我是第一届六年制小学毕业考试全镇第一名,也是班上唯一一个考入镇里中学的学生。拿到录取通知书的第二天,父亲带着我坐上了从宣威到威宁的客车,沿途326国道,父亲一路为我介绍地名,一路给我讲了好多努力读书的激励话。父亲说:“山里穷,城市的繁华也是人们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的。”父亲的话很朴实却很富哲理,对我既是压力又是动力。第一次见到草海,犹有“清风拂水面,微波泛眼帘。喧鸟覆春洲,杂音满芳甸。”的欣慰。

1994年初中毕业报考时,班主任丁树云老师问及我想报啥学校,我却不加思索乐滋滋地回答:“那当然是威师喽,那里与草海依山傍水呢!”中考如愿以偿。初涉威宁民族师范学校,虽是陌生之地,却无孤独之感。丁老师向我介绍了威师老教师陈绍炎,骤与陈老师相识,陈老博学多识,平易近人,第一次见面他就赠与我几本书:《草海》、《草海神韵》、《威宁自治县教育志》,并嘱托要多了解威宁,以便多写些东西。抱着几本杂志,我想起了彝族诗人余昭登上望海楼时写下的诗句:“乌门烟柳六桥秋,蠡测权登望海楼。荒服亦名巴的甸,恒夷任是古梁州。八仙水石风波静,百里星旗部落稠。闻说难封晴一日,连晴飞过漏天头。” 眼前仿佛又出现了自然与人文的诗情画意的草海美妙画卷。

三年的师范,我生活得很充实。与草海朝夕相处,让我忘却了累人的ABC、莫测的XYZ和头疼的“之乎者也”。每日的夕照,长长地拖走了课堂上疲惫。周末来临,会抱上心爱的大吉他在海边《潇洒一回》。就是假期回家放牛应邀伙伴们对歌时,也要用“威宁草海宽又宽,四面八方都是山。郎是青山永不老,妹是海水永不干”来应付一筹,仅此放牛娃们就觉草海之神奇、威宁之磅礴了,何以再提“凤饮龙泉第一山”的胜景呢!

工作后很少观游草海。2004年暑假,我到威宁参加教师技能提升培训,一个偶然的机会,在草海码头巧与心爱之人相遇了,不多时我们便相知相恋相爱,虽说“六桥烟水不盛情”,但却“四面云山傍我行”。此后就不再害怕没有时间看海了!

如今一家人住在草海之滨,这似乎与草海也很有关。以初恋之心对待生活,以对草海的热情坚守工作岗位,闲暇间携妻儿踏上凤山山顶,沐浴着海风,俯瞰全城,“一览众山小”,仍能领略到草海的魅力无穷和博大胸怀。

草海的美丽,朝夕如是,四季如常。观海仍是妻子的最爱,即使在“乍暖还寒”之时,我们也会邀上一只小船,遨游广袤的海面,抚今叙旧,计划未来。

感谢你——草海,乌蒙之巅一颗璀璨明珠,像一面明镜映照出了阳光之城的辉煌灿烂!

工作,家庭,草海,爱你没商量!

 

瓦渣河印象

 

1997年师范毕业,我被分配到离家二十多公里的瓦竹小学教书,也第一次见到了久闻未见的瓦渣河。

瓦渣河是哲觉镇的母亲河,是牛栏江的重要支流。眼前的瓦渣河却见不到印象中的瓦砾遍地。这里四季如春,这里人善情美。

田野里的生命,不分季节地跃跃欲动。

初春,天万物竞相吐绿,河岸边、庄稼地、村子里、上坡上,如火如荼盛开着的各类花儿,美了整个大地。

如果你认为这是高山地区夏日里才有得景象,那么瓦渣河的夏天更让你心旷神怡。鸟语蝉鸣,万木葱茏,夏山如碧,就是和高凉山同一时间种下的包谷,也早早裸露着金黄又粗壮的玉米棒子,红红的辣椒、粗壮的莴笋、嫩绿的芫荽……丰富的农作物不知多少批次走入了市场。

秋季辛勤的农民忙碌着放水湿润田地,种上第二季庄稼,蚕豆、绿肥……绿了田野,绿了河滩,绿了村子。河两岸,硕果累累、金色麦浪、谷穗飘香,田地里大片胡蚕豆、树上金黄的梨儿、通红的石榴……样样吸引着孩子们的贼眼,今天,河这边的农民到学校找班主任来了,“你的学生在蚕豆地里乱踩,吃倒是吃不了多少,全把蚕豆棵压平了,可惜呀!”;明天,河那边的果农又来找校长,“好好教育一下你们的学生,偷摘的梨儿没有带走,浪费啊!”。看得出,这里的人们很是平易近人,也根本没有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那样的小心眼,但确实也该教育孩子们要珍惜粮食,热爱辛勤的劳动人民。

冬天的瓦渣河畔,有着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的温晴,山上满地积雪,山下绿荫依然。在我记忆里,唯有一九九八年那场大雪让这里的人们说“终于看见雪景了”,不过很快就化去。我和几个喜欢雪景的同学爬上学校后面的大山,滚起一个大大的雪球,那淘气的学生把它从半山推了下去,一直滚到村中一片菜地里,我不得不又替学生说情赔礼。

比起遍野四季的美丽,我还是喜欢盛夏里的瓦渣河河水。长长的河流从东向西,弯弯曲曲,不疾不徐,一年四季不停地流动。河水清澈透明,河底的沙子、卵石清晰可见。河滩上洁白的沙子,阳光下,如宝石般晶晶地闪着亮光。

宽宽的河床就是人们消夏的好去处,或三五成群于河岸柳荫下谈笑风生,或情侣成对在夜幕里规划着爱情……

在白天,放牛娃常常把牛牵到河边,于河流拐弯的地方或是流水深凹处,砌起一个塘子当做泳池。“扑通……扑通……”在水里嬉戏,忘却了牛儿是否还乖乖等在原地。偶尔,几个单身小伙也会跳下河里洗起了凉水澡,他们被童真占去了成熟,没有羞涩地唱道:“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这里的表演很精彩……”岸边几个女生嘻哈起来,不示弱地唱起了山歌:“瓦渣河来一条沟,一年四季水常流,不见牛羊来洗澡,只见和尚来洗头。”此情此景,甚是有趣。

对唱是瓦渣河人的田间文化,或直接说成是爱情文化。在田间地头干活累了,歇在田埂上也要对上几首:“只要哥哥你耐心地等待哟,你心上的人儿就会跑过来哟……”“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十八岁的哥哥呀坐在小河边,风车啊跟着东风转哪,哥哥惦记着啊小英莲……”最后以“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结束对唱,爱情开始了。有如《诗经》中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那人那景的善良和美丽。

夜色上映,河畔蛙声四起,河岸两边树荫下,村间小路上,也少不了热恋人的身影。

乡村的爱情就是纯朴、简单、浪漫……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920925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