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文坛资讯 >> 域内 >> 正文

让我们一起吟诵——访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徐健顺
信息来源:贵州都市报    作者:兰岚 姚曼    阅读次数:3880    发布时间:2014-04-21

  近日,贵阳孔学堂举办了《贵阳市国学教育读本》任课教师教材培训班,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的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徐健顺再次受邀为培训班授课。在课余时间,记者约访了徐健顺秘书长。

 

  中国人自古读书皆吟诵

 

  徐健顺说,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对汉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是汉诗文固有的声音、本来的声音、传统的声音。也是古代中国的教育方法,有着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代代相传,人人皆能。

  徐健顺介绍说:“在民国的时候,因当时教育体系不承认私塾的学历,吟诵跟着私塾一起退出了教育体系。从那个时候就有人研究吟诵,第一个研究吟诵的学者据我们所知是赵元任,当时1922年在美国就写了吟诵的论文。从赵元任开始,很多著名的学者都说过吟诵,都呼吁要把吟诵引回教育体系。”

  2004年,在北京一次文学与音乐研讨会上,徐健顺第一次从著名歌唱家姜家锵那里听到了吟诵的录音。也就是这次偶然的结缘,徐健顺开始关注并研究吟诵这种几乎失传的传统文化。

  他说,我们今天来推广吟诵,是走上一条正确学习传统文化的路。吟诵恢复了汉诗文本来的美丽面貌,我们的古诗文,是有旋律、有节奏、有感情、直接入心的。人们将因吟诵而爱上古诗文,爱上汉语汉字,爱上中国文化。第二,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所以也只有通过吟诵的方式,才能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

  “中国人自古读书皆吟诵。”徐健顺说,在古代,吟诵如同识字、写字,是文人的基本必备技能。只要上过几年私塾者,就会吟诵,所以不独文人,连许多体力劳动者和妇女也会吟诵。

  “古文没有标点符号,不是因为古人笨,而是古人会以吟诵的方式读文字,不需要标点符号。”徐教授说。如果没有吟诵,就没有读法,无法正确理解汉诗文。

  恢复吟诵,就恢复了汉诗文的韵味,像太极拳、汉服、茶一样。“没有吟诵,读唐朝李白的《将进酒》,用西方的朗诵方法,怎么读得出韵味?而韵味的背后就是文化的精神,读中国文字,用西方读法,传递的精神怎么可能是中国的?”徐健顺说。

  恢复吟诵有很多价值,徐健顺总结:这件事就是这样的,这件事就得这样。

 

  汉语语音是有意义的

 

  徐健顺说:“我们的汉语,不仅仅有字面意思,汉语语音(声音)也是有意义的,今天我们读古文,只知道读音,不知道读法,不知道高低长短。吟诵能让我们理解声音的意义。”

  徐健顺现场为我们吟诵了《关雎》,他且讲且吟,古韵悠扬,将我们带到一个用朗读完全不能抵达的意境之中,悠长而深情,体会了君子对淑女的爱恋,那种含蓄和克制正是中国诗教的目的。

  他介绍:“吟诵第一个规矩:入短韵长(古体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这八句,字面的意思是一位君子看上了一位女子,并决心追求她。前八句,一半的时间都在唱“iou—”,这就是君子的心情。那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情呢?“幽”表示一种舒缓、悠长的情绪,在诗歌中又被拖长,其声音的意义进一步被放大。这种缠绵温柔的感觉,是君子初恋上淑女的感觉。”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其中的入声韵,要读得短促,因为姑娘没有答复,君子很痛苦,短促的读音可以表达君子的这种心情。接着姑娘答应了。‘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所有的‘赏’声字都是细小、亲昵的意思。姑娘答应他了,情绪好转。‘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ao韵,开口音,雄壮有力,表示男子在发誓:一定会让你快乐。”

  徐健顺说:“吟诵时,韵的变化,从幽韵到短促到悠长再到雄壮,这就是君子与淑女之交的过程。理解‘观夫妇,正人伦’的意义。这就是‘诗教’!中国的文化是礼乐文化,不是用来束缚人的,而是养成君子之风的。”

  吟诵先进入声音系统,再进入意象系统。这个意象系统,也就是典故、语典和事典。徐健顺说,现在把所有的诗都教成口语、大白话。“床前明月光”当然不是“床前一片明月的月光”的意思,其实有含义,有言外之意。汉诗文中‘无一字无来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在中国的概念中,‘海’是世界的尽头,‘水’是很小的,在眼前的。‘巫山云’的典故来自《高唐赋》,这些都是有意象的。所有的文人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有一套‘行话’,有一套自己的话语系统,以经史子集为基础。”

 

  从吟诵窥见中国文化的真相

 

  在徐健顺看来,吟诵是一扇门。通过吟诵,才体会真正的传统文化是什么样的,吟诵的背后有全套的古代教育的模式,在这套教育模式的背后有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

  中国人写诗,是为了修身,或者说,是修身的一种方式。所以诗歌不是poem,Poem是最抒情的,是指向外人的,诗歌却是最平常的情感的流露,是指向自身的,是自己的隐私。古人作诗就是他的一个生活常态,好的才会留下来,传之后世。

  徐健顺认为,吟诵是唯一没被西学改造过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可以从吟诵这里,窥见中国历史文化的真相。如果古诗文不是那样的,那么一切都不是那样的。武术不是那样的,中医不是那样的,民歌不是那样的,书法不是那样的,教育不是那样的……那些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的人是没有接触到真正的中国文化。

  他说:为什么中国人作诗一定要用意象?中国人的世界观,叫做“万物一体,同生共荣”,文人看到风起、花落、鸟鸣、水流,那就是他自己的生命啊。风也是我,我也是风,我们是一个大家庭。既万物一体,就同生共荣,不知道这一点,就不了解古代文人的世界观,就读不懂古诗文。如果把这些深层的世界观教给孩子们,就叫做“传道”。传道,就是把中华文化的灵魂、精神传下去!

 

  贵阳推广吟诵力度很大

 

  因为推广吟诵,2013年起,徐健顺多次到贵阳讲学,先后在孔学堂、修文县和六城区开办了多场讲座,这次又赴筑为在贵阳孔学堂举办的《贵阳市国学教育读本》任课教师教材培训班授课。累计起来,他已经在贵阳就吟诵培训了三千多人次了。他说,贵阳市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对国学都有着非常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推广吟诵,传播国学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力度很大。目前在孔学堂的培训班就是培训更多的中小学老师能传授国学。

  徐健顺说:“吟诵发展得非常快,偶然的背后也有必然,也是因为大环境所致,大家不知道吟诵也就罢了,一旦知道吟诵,所有心里对传统文化有感觉的人都会喜欢吟诵。我是希望每个中国人都会吟诗,重新学会吟诵这种方式,即使我们这一代做不到,我们的下一代人希望能做得到。”

  徐健顺认为,贵阳孔学堂的规模、定位、实际影响力,在全国都是第一,未来的孔学堂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不但要做讲座,更要办学校,成为国学的圣地,而不仅仅是标志。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399095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