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一个城市的风貌不仅体现在高楼大厦、钢筋水泥的外部形态上,更体现在历史积淀和文化血脉的精神内核上。新型城镇化要做到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必须格外重视传承文化。
阳明文化,无疑是我省文化的一大瑰宝,修文、黔西在传承阳明文化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历史文脉,成为这两个地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有效手段。
我们看见,修文和黔西在传承阳明文化时,从主动转变发展观念,到科学规划、务实行动,顺势而为、因势利导,让自己不断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修文县 阳明洞旁演绎传奇
阳春3月,万物复苏。修文县龙场镇栖霞山上林木葱郁,生机盎然,仿佛蕴藏着旺盛的生命力。
500多年前,这里曾经是通往乌蒙山区水西彝族诸部的“九驿”之首驿;在当时,可谓蛇虺遍地,瘴疠流行,环境险恶;但它却是心性学大师王阳明“悟道”的地方。现在,这里正在建设“中国阳明文化园”,她将成为中国国土上的一处不可替代的阳明文化旅游胜地。
阳明文化
修文曾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明洪武十九年(1384年),水西彝族土司奢香夫人在此设驿站,名为龙场驿。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设置修文县,取“偃武修文”之意。时龙场驿隶属修文县。
明正德三年(1508年),一位37岁左右的中年男人,沿着古驿道颠沛流离地来到龙场驿。他就是遭到朝廷贬谪的王阳明先生。
王阳明到达龙场驿之后,驿站破损不堪,无法居住,便在不远的草棘丛中搭了一间极其简陋的草庵栖身,并写下《初至龙场无所止结草庵居之》诗文。附近有一处偏岩洞,王阳明困居时在这里玩索《易经》而有得,并写下《玩易窝记》,后此地被命名为“玩易窝”。
1508年秋季,王阳明在当地老百姓的帮助下移居至龙场驿东北约3里的栖霞山腰之“东洞”。此洞宽敞明亮,王阳明在洞内深得孔、颜之乐,后即又改东洞名为“阳明小洞天”。在此居住期间,回忆玩索历代儒家之道,参悟古今之理、世道人心,终于悟出“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思想学术精髓,为后来的王学体系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这就是中华思想史和文化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
4月17日,记者来到修文县阳明洞。“阳明洞”洞口呈半月形,洞高约3.2米,宽约7米,洞内约有200平方米左右。洞里四周石壁上随处可见隐隐约约的字迹。有的字迹已经被岁月磨损,变得模糊不清,有的字迹却清晰可见。据介绍,阳明洞现存摩崖石刻43幅,镌刻时间从明代万历年间一直到中华民国。
一幅明万历十六年由张晶山书写的石刻,让记者印象深刻,“师儒久仙化,小洞尚东风,旧榻苔莓合,遗风气势雄。良知真悟觉,遗爱此邦隆。正学超濂洛,千年仰圣功。”反映了“阳明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即具有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龙场悟道”期间,王阳明在当地苗族彝族等乡民的帮助下,创建了龙冈书院讲授心学,吸引大量当地民众前来聆听。王阳明在龙冈书院不知疲倦地“讲学布道”,深得当地诸生的敬服。王阳明离开龙场后,当地苗彝诸乡民把栖霞山奉为圣地,大家相约从此不在山上放牧采樵。
悠悠岁月,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伴随着历史的滚滚车轮,阳明文化愈加深入人心,研究、创新、传承源源不绝。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贵州代表团活动时指出:“王阳明曾在贵州参学悟道,贵州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有独特优势,希望继续深入探索,深入挖掘,创造出新的经验。”
去年9月,原国务委员戴秉国参观考察阳明洞时说:“阳明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贵州的宝贝,要用好这个资源……”
“龙场悟道”已然成为中国稀有的一个文化符号,象征着华夏民族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文化创新精神。阳明文化在当代仍将继续演绎一出出传奇大戏。
文化遗产惠泽后世
王阳明之前,龙场驿从未有过学舍。王阳明来到龙场驿后创建了龙冈书院,广收门徒,江西、湖南等临近省份的学子也纷纷前来听讲,一度出现“观者如堵”的盛况。一时间,龙场书声朗朗,礼仪顿开,风气为之大变。
据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有关专家介绍,王阳明在龙冈书院讲学期间,弘扬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吸收了许多苗、彝、布依、仡佬等少数民族子弟进入书院学习。阳明先生对诸生皆一视同仁,耳提面命,谆谆教诲,让他们接受心学思想的教化,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
王阳明因“龙场悟道”并创立心学体系而蜚声海内外,被中外学者尊为东方心学的“耶路撒冷”,修文县也因此而被誉为“心学圣地”。
“知行合一”学说还具有极强的实践生命力,深刻体现了真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深刻阐述了“知行合一”的辩证统一关系,并赋予其新的内涵,他要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
阳明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新时期以德治国、执政为民的一个重要文化源泉,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修文县委宣传部部长刘元珍介绍,修文县从1999年开始,共举办了4届“国际阳明文化节”系列活动,杜维明、汤恩佳、矢奇胜彦等中外知名“王学”专家学者出席,深入研讨阳明文化,使阳明文化得以创造性传承,同时探讨“知行合一”学说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
王阳明文化遗产犹如一桌思想文化大餐,人们从这里将获得丰富的思想文化养料。把握住王阳明的学说精髓,将使人形成崇德向善的价值观,遵循自然规律的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等等。
王阳明在龙场期间,足迹遍布修文,如天生桥和六广驿等,并即兴创作诗文:《过天生桥》与《六广晓发》。他曾经居住过的阳明小洞天、龙冈书院、君子亭、玩易窝、何陋轩、宾阳堂等成为重要的遗迹和遗址。后来人们在遗址上不断修葺、增配,最终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现在,阳明洞和玩易窝已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新建王阳明纪念馆,对阳明先生生平事迹以及主要学术思想进行陈列展示。从2011年12月起,王阳明纪念馆正式对外免费开放。阳明洞不仅是享誉中外的阳明文化遗迹之一,也是贵州省十大文化产业园之首——“中国阳明文化园”重要组成部分。
打造一流文化产业园
“阳明文化影响深远,‘龙场悟道’所体现的创新精神和‘知行合一’学说,不论是在我国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还是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都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用好阳明文化品牌,打造文化产业园,是修文县弘扬阳明文化、建设文化名镇、推进强县进位、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修文县委书记石洪说。
4月17日,机械轰鸣,修文县阳明文化园项目指挥部工作人员朱方华介绍,修文正在阳明洞附近一片空地上修建一个文化广场。3月13日动工,占地39亩,是“阳明文化园”核心区的一部分。
据了解,“中国阳明文化园”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十大文化产业园”之一,也是全省100个城市综合体建设项目之一。修文县县长蒋志伦告诉记者,“中国阳明文化园”建设项目占地3455亩,项目总投资达67.2亿元,计划用5年的时间完成整个项目建设。在项目具体实施中,修文县委、县政府按照做足文化、做成精品、做张名片的要求,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策划、高水平建设,主要是采取政府引导、文化搭台、市场运作、企业唱戏的方式。
“中国阳明文化园”文化广场核心区一期工程计划三年完成,商业区、生活区、民俗旅游区、度假区等其他二期工程将在后三年实施。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河滨水景观带,阳明文化核心保护区和天泉证道景区,北入口心学圣地牌坊、南入口儒学正脉牌坊、东入口知行合一牌坊,主题小镇,文化产业休闲区和文化产业住区,养身度假区和龙场驿站综合服务区。
一座耀眼的文化名镇,将在黔中大地迅速崛起。
黔西县 灵博山下文旅互动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穿行在中国文化长廊,将会发现许多文化瑰宝。贵州“水西文化”因注入了王阳明心学而成为华夏文化的一朵奇葩。
1508年,贵州宣慰使、水西彝族土司安贵荣出资在素朴九龙山主峰灵博山上翻修“象祠”时,请交往颇深而又与水西民族结下深厚情谊的王阳明作文记之。据记载,时值乍暖还寒的早春时节,王阳明从贬谪之地龙场驿前往象祠所建之地灵博山半坡观看之后,便写出了《象祠记》一文,后收录于《古文观止》中。文中“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成为“人性向善”及“施教于民”的思想名句。
肥沃的水西文化土壤,不但成就了王阳明的名篇《象祠记》,而且还丰富了水西文化内涵,素朴镇也因此而成为贵州省的文化名镇。素朴象祠作为王阳明《象祠记》的缘起和中原文化与水西民族文化的结合体,是我国自古至今绝无仅有的珍贵历史文献。
中原水西文化互融
春天,黔西县素朴镇灵博山下春意盎然。
记者从贵毕公路拐进素朴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王阳明全身塑像立于“阳明广场”前端,塑像石座上刻有《象祠记》中的名句:“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突出了广场文化主题。在通往集镇的入口处,还有一座牌坊,上书“乌蒙第一镇”,彰显出水西地域文化和古驿道文化。
穿过牌坊往左拐,有一条约有5米宽的公路通向九龙山主峰灵博山。灵博山脚下有一小村庄名叫灵博村,这里正在修建的新象祠已经快要完工。
据素朴镇副镇长高龙伟介绍,象为舜之同父异母兄弟,曾经作恶多端而后又弃恶从善,成为圣贤,深为百姓拥戴。唐代时,全国各地修建的象祠都被尽数拆毁,唯有素朴灵博山还保留着象祠遗址,因此历史上素朴仅存的象祠,不论是在阳明文化还是在历史文化方面,都具有极高的价值。新象祠是2012年底开始修建,总投资2200万元。
王阳明在《象祠记》中表达的人性本有善的根苗,只要能感化,作恶的人也可以改恶从善的思想,在水西各民族中开一代道德风气,使尽孝、行善、忍让、改过、修身等道德观念成为当地民族风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龙伟最后还特别加了一句:“王阳明《象祠记》中的思想,包含着显著的中华传统文化特质,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在紧邻阳明文化广场建造的休闲文化广场,有一壁1000米左右的仿古风格文化墙,墙上绘制了一幅展现素朴镇独特的历史文化渊源、内涵以及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的巨大画卷,为素朴历史文化古镇平添了一道风景线。
作为贵州省100个示范小城镇之一,素朴镇在打造历史文化名镇与民族旅游古镇中,充分发掘人文资源,规划了以阳明文化为重点、水西夏都及民间传统文艺为补充的历史文化旅游区,力求在“历史文化古镇”上做文章。
在历史上,素朴也被称为“水西门户”,既是从贵阳进入乌蒙山区的第一个乡镇,也是古代水西的边关。这里最为著名遗迹就是明朝初期,奢香夫人为报答朝廷而开辟的“龙场九驿”。去年5月,至今依然保存完好的几段已纳入“西南茶马古道”保护名录,“古驿道”因此而成为水西文化的第一个标志。
据我省有关专家考证,位于黔西北的彝族水西政权持续了上千年的历史,创造了内容极其丰富的水西文化,既有彝族武士使用的弓弩、弯刀和彝族姑娘的手工刺绣、服饰,以及驯养水西马与制作荞酥的技术等物质层面上的文化,也有彝族歌舞、彝戏、民间故事与传说等精神层面上的水西文化珍贵遗产。水西的这些文化珍宝与素朴境内雄奇壮伟的山水风光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人文与大自然交融的壮丽画卷。
素朴古镇蕴涵了丰富的水西文化瑰宝,开发、保护、利用这些人文资源,对提高素朴作为历史文化古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至关重要。在建设历史文化古镇中,素朴镇把寓意深刻的历史故事和传统文化,固化为一座象祠和一尊王阳明塑像,既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又以直观的形象化的方式传递着历史信息,让人在回顾历史的沧桑巨变和道德演化中涤荡灵魂里的污秽,更为打造旅游景观型小镇注入了深厚浓烈的文化内涵。
旅游唱戏古镇增辉
走在素朴镇的街道上,两旁临街房屋全部按照明清建筑风格进行了改造,一幅古镇风貌图已然成型。
“我们投资了3000万元改造街道两边的民房风格,一定程度上还原了明清时代的集镇模样。另外,我们还分别对已建成的路网和广场以“阳明路”、“灵博大道”、“阳明广场”进行命名,使素朴古镇文化内涵更加丰富。”素朴镇党委书记朱友忠对记者说。
历史文化古镇和民间文艺与旅游相结合,是我省在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中,围绕小城镇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显示了我省因地制宜建设具有山地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的小城镇路径。素朴镇传承至今的民间文艺主要有“金钱棍”、“薅草鼓歌”、“阳戏”、“古胜花灯”、“打鼓草”等。
朱友忠说:“现代人对原汁原味的民间传统文艺有一种特殊的喜好,这也是存在于大众中的一种普遍的文化旅游心态。因此,我们在打造历史文化古镇时,把这些传统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舞纳入了文化旅游之中。”
记者在素朴镇采访时,走访了学堂村村民赵俊仙,她是“金钱棍”传承人之一。
赵俊仙说:“金钱棍是四川人在逃荒路上为了生计而采取的一种乞讨技艺,是从四川传到我们这里来的。后来,金钱棍就成了我们老百姓的一种娱乐,大家都很喜欢。
跳金钱棍是8个人一组,主要有四个动作,都是边唱边跳:一打肩来雪花盖顶,二打腰来黄龙缠身,三打脚来苦竹盘根,四打地来落地金钱。”
说到最后,赵俊仙张嘴唱了起来:“钱棍来历上百年,金钱棍中有规矩,不能乱打与乱编。当年打起去讨饭,如今打起为传承。传承文化不能丢,一代一代往下传。”
记者看了一下赵俊仙拿来的金钱棍,棍子是一根竹子,大约有2.8尺长,分节挖空后,再装上方孔铜钱,通过有节奏地拍打而发出铜钱撞击声。棍子上还缠有4簇彩线,表示四季发财。
据黔西县文化遗产保护局局长陈文蓉介绍,素朴金钱棍又称花棍,霸王鞭,演出时可单手执棍,也可双手执双棍,敲击部位有肩、背、肘、两手、两膝、两足等关节,敲击时铜钱发出声响并造成复杂的节奏变化,跳起来节奏灵活,动作优美,集音乐、说词与动作为一体。
金钱棍传入贵州后,大量吸收了本地方言土语、音乐和舞蹈元素,作为一种自娱自乐的民间艺术,具有独特的韵味。2008年,素朴金钱棍被列为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记者了解到,在素朴镇民族民间文艺中,“薅草鼓歌”独具特色。薅草鼓歌于明朝洪武年间入黔,极具本土农耕文化特质。初夏时节,农民集结上山抡锄头薅草身后一人有节奏地边敲鼓边高声歌唱,一人领唱众人和,谁要想偷懒或懈怠,鼓点声就会在他背后响起,催人奋进,大家你追我赶,使辛苦的劳作变成为鼓乐喧天,轻松愉快的场面。
薅草鼓歌歌词内容分早上歌、中午歌和下午歌,歌词或叙事,或言情,或调侃;有太阳歌、打烟歌和喝茶歌等等。在演唱前需要举行一套约定俗成的宗教信仰礼仪,包含避讳和禁忌,引导村民的认同感,唤起人们的团结协作精神,激发劳动热情,并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如今,仍然回荡在素朴一带的薅草鼓歌,被列入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使这一形式古老的民族民间艺术得到保护和传承,并为游客观赏历史上水西山地农耕文化提供了样板。
文旅互动使素朴作为景观型小城镇更加多姿多彩。
针对素朴镇作为全省100个示范小城镇建设定位及未来发展方向,黔西县副县长喻祖常说:“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新型城镇的具体要求,我们将把历史文化古镇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使素朴镇成为黔西北名副其实的生态美镇。”
【编辑:黄先兵】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