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的现状已经成为一个社会话题,其和民众的相关度高于任何文化载体。相对于数百万作者的创作队伍,年产十万部长篇小说的惊人数字,涌现出年收入超千万的作者在今天的网络文学现场已经不是“新闻”。2013年,标志性事件集中出现,首先是政府高度重视网络文学,本年度中国作协吸收了16位网络作家入会,第七次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共有19位网络作家代表出席,中国首家网络文学大学近日成立,目前网络作家协会正在筹备成立;其次是网络文学内部出现结构重组,起点中文网主要团队出走,与腾讯合作新建“创世中文网”,不久,“腾讯文学”高调亮相,宣告网络文学成为腾讯核心业务;第三是具有行业优势的网站看好网络文学,除了前面提到的腾讯,新浪将其读书板块独立,成立了新浪阅读公司,百度和凤凰网也先后创建了自己的文学网站和频道,百度在建立百度多酷之后,还计划并购纵横中文网,大举进军原创网络文学领域。
而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网络文学如何“升级”的问题。网络文学走到今天,果真是像某些人讲的那样“去精英化”吗?我以为不是,起码不能做简单的一刀切。
网络文学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事实上,网络文学的海量作品实现了文学发展的多样化,其中的翘楚逐渐被不同身份的读者所接纳,读者的分层分级、各取所需,随之应运而生,这样的文学生态应该说是积极、健康的。网络上既有如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天蚕土豆这样的大众型作家,也有如江南(《龙族》系列)、猫腻(《将夜》《间客》)和燕垒生(《天行健》)等一批致力于将网络类型文学向精英化方向转换的作家。后者突出的表征是,已跨越娱乐性写作,进入文化反思阶段,形成了独立的文学“品格”和写作“人格”。因此我个人认为,类似上述作品作为一股新生力量,在成功拥有大量读者之后,并未止步,坚持在剧烈震荡中前行,很好地解释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某种嬗变。正如任何文学形式无法脱离社会现实一样,网络文学从来不回避,也没有必要回避它的商业化功能。
目前,网络文学通过自身努力赢得了资本市场、机构与政府的多重关注,新格局将由此而产生。也就是说,网络文学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有可能持续10年或者更久,并将与其他艺术种类并驾齐驱,开创中国现代都市文化的新天地。
近年来,市场变化风云突起,网络文学的内部和外部均充满了变数。自2010年中国移动阅读基地建立以来,手机成功介入数字阅读,成为全球最大客户端,产品供应链条急剧膨胀,网络文学凭借无线互联网平台再次实现飞跃式增长,一年一个台阶,今年的收入总额预计将超100亿元人民币。2011年出现影视改编高潮,数十部网络文学作品被成功搬上银幕、荧屏和话剧舞台,网络文学在民众中影响力急剧攀升。
创作队伍生机勃发
从网络文学内部来看,创作队伍生机勃发。“80后”是主力军,“85后”是后备军,“90后”则跃跃欲试,这说明网络文学已成为培育中国文学继承者的重要基地。这是其一。其二,网络写作者分布广泛、遍及全国,其主体(约80%)生活在二三线城市,这和其他领域人才的分布状况显然很不一样,它将是中国文学在未来保持旺盛发展的动力和基础。其三,年轻一代海外华文作者多数活跃在网络而非传统媒体,他们的作品具有明显的跨文化写作特征,很有可能开辟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新的路径。其四,网络写作中的佼佼者,80%为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非文科专业人士,作者结构的多元化将为文学产生新的造血功能。更重要的是,网络文学的主流创作人群是国家体制改革走向纵深的产物,是思想多元化的产物,是文学回归民间的产物,他们以经济独立、人格独立、思想独立,展现了新一代写作群体的形象。
网络文学的阅读人群自然也是构成网络文学大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众的心理需求,很快通过读写互动模式在创作中得到了呼应。由于工作、生活压力不断增大,生活在大都市里的青年男女——尤其是漂一族和打工族——单身或晚婚现象已经非常普遍,但他们并非“异类”,其中相当一部分人仍然渴望改变现状,但苦于能力有限,而不得不接受现实。然而他们并没有放弃追求与幻想,他们寄希望于情景“突变”,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重新塑造。某种意义上,网络“架空小说”、“玄幻小说”和“穿越小说”正好吻合了这个庞大人群的心理症候。因此不难看出,网络中流行的各种类型小说,不管你是否接受,其实都是时代变革所附带产生的“痕迹”,而这恰恰又是文学作品之所以产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元素,尽管它不能作为评判一部作品优劣的依据。反观传统文学,即纸媒文学作品,虽然在结构、语言、思想性等诸多方面明显优于网络文学,却难以吸引读者,导致当代文学面临尴尬局面。当然,这里面还包含更复杂的社会因素,比如媒体技术革命所引发的阅读方式的改变,比如信息时代经验的贬值,再比如大众审美趣味的转换等等。
如何应对网络文学新格局?
网络文学之所以能够轰轰烈烈,蓬勃发展,却又泥沙俱下,引来颇多争议,在于其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和不可逾越性。它既和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战略血肉相连,又与广大民众的情感诉求、表达方式休戚相关。媒体革命的好处人人都在享受,但它的副作用同样难以规避。进入成熟期之后,新媒体必然要向主流价值体系回归,逐渐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正如鲁迅先生关于“孩子和洗澡水”的比方一样,我们乐见网络上的文学经过跋涉和探求,日渐成熟,既勇于创新不落俗套,又持重大方有所承担,给读者创造一个充满朝气、富有时代精神的阅读环境。
但现实与想象之间仍然迢迢,我们必须加倍警惕。从理论上说,数字化时代,人有可能变身为阅读机器的零部件,一些网络小说里的人物升级模式,以及在不同章节里刻意而无谓地重复人物的行为和动作,极大地损伤了艺术审美趣味,与文学叙事所追求的表现人物的复杂性、精神高度等旨趣背道而驰。人人取而用之的手法,受众耳熟能详的语言与结构,无法产生具有独特性的作品,更罔论风格的形成。碎片化阅读模式容忍了浅阅读的滋生和存在,势必构成对新一代读者审美趣味的损伤。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应对网络文学新格局?新世纪以来,文学处在不断扩容的动态之中,理论批评却相对处于静态,并未产生相对应的变化,客观上与创作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落差。因此,建构网络文学理论批评体系,帮助读者草中识珠,提醒作家任重道远,不仅仅是学术上的与时俱进,实际上也是应对新世纪文化战略课题的必然选择。
【编辑:黄先兵】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