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评论 >> 正文

丁芒新诗散论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汪守先    阅读次数:32188    发布时间:2013-11-02

丰饶的审美内涵

 

艺术作品的审美通过形式和内容来共同实现,包括气、势、韵、趣、境等多种特征。

丁芒诗的审美内涵是丰饶的,主要体现在哲理、意象、气韵这三个方面。他作品中的哲思是通过独特的意象表达来完成的,并贯穿着奔涌的激情,其作品的意象中流淌着“韵”和“趣”,其作品的气韵中荡漾着清逸的乐音之美。

先说其诗哲理之丰。有诗人认为“哲学层面”是诗的最高境界。抵达这一层面的作品往往因富含哲理而使思想境界提高了一步,更能打动读者。然这种哲理的表达又要通过诗意、诗境来实现。即必须通过高度的意象化和艺术化来表达,不是空洞毫无内涵的说教。诗中的哲理表达完全不同于小说散文,远远难于小说散文,其艺术效果也胜过小说散文。丁芒的不少诗或者诗中的某一部分表现出了丰富的哲思,读来深刻含蓄,让人感动,激人深思,催人奋发。如《泰山极顶遐想》结尾:“崇高的目的,促使人崇高/达到了目的,却使人堕落/心中的目的其实可低可高/真正的英雄,他从不停步!”人人都想登顶,想尽千方百计登上了顶的人却自以为了不起,开始堕落,却不知还有比这个顶还高的峰。这其中的哲思是要告诉人们,每个人心中的“顶”都不同,高度也不一样,没有谁崇高谁低贱之分,到达了“顶”也只是获得一份快慰而已,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为主的是要有一种奋斗不息的精神,这无论对一个人或一个国家都是很重要的。又如《缆车穿空》中作者写道:“把登山的雄心/磨成一支箭/把登山的石阶/崩成一条线/从希望到目的/这是最短的距离。”这是说只要你有了“剑”的精神,不惧顽强的跋涉,理想就离你很近,否则理想就很遥远。在《养蜂人》中,作者说“最甜的蜜里/掺着最多的苦”,这是对苦尽甘来的哲理表达,即任何一种“甜”,都是努力奋斗的结果,都是来之不易的。在《黄昏》一诗中,“黄昏,溶进咖啡里/寻梦的路就更加坎坷”,作者以含蕴的意象传达出一个至理:抓不住休闲时光的人要实现理想是很难的。

再说其诗意象之妙。意象是诗歌的基石,是构建诗境的根本。诗歌的抒情本质、叙事技巧、写景表达完全靠意象来完成。意象的恰当与否关乎一首诗的成败,意象的精准关乎一首诗艺术形象的感染力,意象的独特关乎一首诗的价值,意象的风格关乎一首诗的气韵,意象的深度关乎一首诗的艺术性高低,意象的灵动关乎一首诗的境界深浅。意象的表达在一首诗中,是最为关键的,没有独特灵动的意象作基础,就更不要谈什么意境和艺术性,思想性也成了死板和空洞的东西。丁芒新诗意象的根本是象中寄意,象中抒情,象中展现意志和力量,象中高扬风骨和精神。其诗意象精妙而独具风格特色,富有深度、力度和厚度,对其诗艺术性的表达起到了强化的作用,对其诗的境界起到了提升的作用,对其作品的思想性起到了升华的作用。

“上海的高楼碰破了乌云/一兜珠玉泼出了云缝/风把它撒进了灯的河流/河水泛起珠光粼粼∥……霓虹滴着五色的汗珠/仿佛在征途中大步奔腾”(《上海的雨夜》)。“高楼碰破了乌云”,“ 珠玉泼出云缝”,把夜街比作“灯的河流”,把夜雨比作霓虹滴着的五色汗珠,这奇特的意象组合构成了一个空阔清灵的境界,人们在这个境界中“大步奔腾”,寓含着上海在奋进,中国在腾跃!“撩开云幛,撩开雾帘/天泼下个鲜亮的世界”(《晨雨》),把“晨雨” 比成天泼下的“鲜亮的世界”,是多么神奇!在《雨洒江天》中这样写雨:“它沾湿了千顷波涛/好让阳光把大江烫平”,这雨是什么?是春是情,是召唤阳光之神!

其意象之妙,妙在寄托高远,意味深邃。“是谁在这个庞大的星球上/在这块海洋中颠簸的陆地/牢牢地钉上一条橛子/从此亚洲就再没有被掀起”(《望长城》),把“长城”比作在地球上打下的一条橛子,它能镇住雷霆,锁住烽烟。“奔荡东流的长发/褐色的波涛披在祖国当胸/崭新的插梳,梳篦着/万古的江流”(《插梳》),把大江写成“奔荡东流的长发”,且象波涛一样“披在祖国当胸”,何其形象,何其豪迈!“真叫你一场好等/沼泽里堕进了/一颗失足的太阳”(《远古的人化石》),这种比兴来写化石,意象奇特而沉郁。“只有篮子里的杏花/闪灼着一星儿火焰”(《杏花卖深巷》),把杏花比成闪灼着的一星儿火焰,让物象有了神韵。“玻璃细密的筛孔/把晨光滤成七色/线条流淌/发光的风在屋顶的浪涛上颠簸”(《淮安的早晨》),七色的晨光穿透玻璃流淌入室,“发光的风”在屋顶颠簸,这种晨境的描绘,意象既细腻又富有神采,让人一醉。

其意象之妙,妙在含蕴朦胧而不晦涩。如“褪色的阳光镀上苦/就像服下一条哲理/吞一条没有去鳞的鱼” (《黄昏》),这个“阳光”分明就是一个人,寄意深广。“用太阳光做成的火……从生到死你一直在唱歌/却没有见你流过一滴泪”(《用太阳光做成的火》),这个“火”的意象就是一个不屈的活着的生命体,是人的化身,寄意十分含蓄。

其意象之妙,妙在准确生动而不陈旧。“一支笔,在大地上旅行/十万大山站在笔尖/十万江河绕着笔杆/把流云的舒婉,孤峰的挺直/溪水的回环,瀑布的迸射/合并、删削、提炼” (《旅行画家》),这一系列的意象精准如在目前,汇聚成“笔”的博大形象,这“笔”不是别的,正是旅行画家的。“一座峰楔进云贵高原/天也被戳破、挤扁/云丝儿崩得满空飞扬/草木浓成一股乌烟”(《过娄山关》),将山拟人化,并幻化成战斗的意象,此山是娄山,绝不是别的什么山,这个“山”的意象独特。“就把春坠在这里/把笑声拴在这里/让伞的泡沫去喧哗/散开了,又聚起”(《小镇春雨》),此“雨”的意象富有生命的活力,能留下“春”,能拴住“笑声”,自然是春天的雨,给人以温馨。“一道黄色的绳索/把山捆得紧紧/连他岩石的肌肉/也被勒进去好深”(《山路》),这个“路”的意象灵动可感,这“路”或许是信仰,或许是精神,可引领人们前进,此意象与具象不即不离,入妙。“我正是这歌唱的太阳系里/一颗飞旋着的卫星”(《溜冰》),想象奇特,意象寓意颇深。

其意象之妙,妙在阳刚大气而不粗野。“一朵火!一朵火/灼破夜的翳巾/电一般地奋飞/点燃了漫天朝云∥……就凭这簇青春的火/煮沸了一湖黎明”(《晨练》),这一“火”的意象雄放、豪迈,无一丝俗气。“人类高擎着你/象仗着一支剑/从黑暗的血盆大口/夺回了时光”(《灯》),这一“灯”的意象壮郁而刚烈,含蓄不露。“我相信,你四溅的火星/会燎灼那些枯萎的叹息/我恍惚听到竹林在呐喊/竹弓上一望就是发亮的箭簇”(《月亮溪》),这一 “月”的意象雄健、清奇、高致,绝无粗疏之感。

后说其诗气韵之高扬。气韵是诗的重要审美特质,与意象紧密相连。意象表达完美,气势不振,韵致不浓,就缺乏力量,显得淡薄,不能激动人心,诗的魅力就会大打折扣;同时,气韵薄弱,也会影响意境的升华;最终导致全作艺术性的弱化和美感的逊色。丁芒新诗大部分气韵沉雄、遒健、豪迈、飞动,且贯注着神采和意趣,读来令人振奋,对其诗风格的强化起着不小的作用。

在《市声赋》中,从“一片轻雾”开始,引出那“朦胧的声音”, 它“象野潮悄悄地吞吐”,随后“曙光冲开天幕”,旭日在奔驰,“城市擂响了殷雷一般的鼓”,仿佛“大海也在沸动”,“万顷波涛被霞光煮熟”,“由远而近,如风雨奔骤”,“顷刻间飞舞起燎原的火”,甚至“建筑物的山岗也在摇撼”,它“象巨轮在浪涛中出没”,好似“汽笛高亢的长音”在主宰,好似“提琴急促的弓弦”,在“描写着奔驰的车轮和脚步”...... 流淌的意象汇聚成了“市声的浪潮”,汇成了我们民族的脚步声,整首作品动感强烈,气势跌宕起伏,气韵高昂,洋溢着大气阳刚的艺术之美。再看《曹孟德饮江》:“铛/ 迸飞了鸟鹊/迸飞了星光/迸飞哗然奔响的江流/迸飞了满座急管繁弦!”诗人叩一支笔如曹孟德重叩一枝槊,就飞出这一连串极具气势的意象;“诗以佐酒,酒以催诗/大江纷纷三百里的波涛/都在他的酒盅里奔荡”,这一结尾再把全诗的气韵推到了极致,使诗的境界全出。《让万朵云霞簇拥祖国》中写道:“祖国啊,为了你受的屈辱/我昂起过咆哮的头颅/在天宇滚动的雷霆/象征着我的震怒!”这样沉雄的意象,这样磅礴的气韵,怎不激起读者奔腾的胸潮和奋搏之欲。这类代表作品如赞美人物的《啊,经理!》、《豆芽户》、《蒋筑英,献给你超重的虔敬》、《这就是当代女性》、《橱窗里,闪亮的色彩》等。

其诗之气韵之妙,体现在章构中,往往从前到后呈曲线式变换,有起伏宕逸,最后在结尾把气势抬高,仿佛其旧体诗词之手法。比如《雁荡山,雷的家乡》:“雁荡山啊,雷的家乡/你的峰峦飞瀑都在击鼓催春/愿你昂奋的雷声传遍神州/鼓舞九亿人雄壮的长征!”又如《听瀑》:“歌声比溪水来得更早/和晴光一起摇撼着天山。”再如《雪晴》:“是膏血,就把缝隙填充/是情丝,就把损破缝补/即使只有拙劣的诗句/也要响着催春的鼙鼓!”在诗最后让气势兀起和意韵盈溢,增添了全作的力量和韵味,使全作更为雄健和沉厚,深化了诗的意境。

 

尾  语

 

以上所述,期望对丁芒的新诗进行多方位的探索,但所作之“论”仅对其创作进行了点和面的局部透视,且大多是读后的述评和感受,很难抵达其作品灵魂深处的每一个角落。况且,对于高明的艺术作品,其意味往往藏而不露,高度含蓄,再透彻的论评也无法把其内涵完全说清。要真正了解其每首作品的深意,要真正明白其整体创作的深层内涵,只有读者深入其浩繁而缤纷的艺术之境,才能充分意会。

我不反对朦胧诗,欣赏高度的含蓄和艺术化,但我反对使用那种离奇、不着边际的意象组合,反对那种晦涩到连诗歌行家都不解的东西。我也不反对现代派和先锋诗,欣赏奇特的构象、跳跃的笔法、新颖的手法、陌生化的表述、梦幻的意象,但我反对否定诗歌的社会价值,反对任意解构意象,反对那种连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所谓“个性”之作,反对那种直白、平庸、土俗、无聊的创作。丁芒的新体诗作,恰好吻合了我的审美观——在高度的艺术化中融入思想性,在真正现代的表达中融入传统,在自我意识暨生命体验中表现时代,在缤纷的意象中展现哲理,在浪漫的风韵中显现品格,在社会性中表现个性等。丁芒的诗具有独立的精神品格,丰姿卓然,既有深度又有高度,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因此,我认为:丁芒是现当代的一个标志性诗人,他的创作应该是现当代诗歌文学的一个坐标,他的作品也必将载入史册。

 

汪守先 ,男,汉族。别署石牛山农,网名白云诗客,斋号枕云楼。1965年生于贵州遵义县。1987年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利工程专业本科毕业。水利工程师。系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会员,遵义市文艺理论家协会理事,遵义县诗书画院副院长、诗词楹联协会副主席。2001年名列《中国当代诗词艺术家大辞典》上卷。2006年2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格律诗作品选《倚梦听涛集》。2010、2012年入围第三、四届“华夏诗词奖”。至2013年,有600多首诗词和60万字书法文论、散文、诗评在《中华诗词》、《当代诗词》、《东坡赤壁诗词》、《书法赏评》等省内外各级专业性报刊杂志公开发表。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2480142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