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推荐 >> 正文

微刊|网站精品-第3期|1月散文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    阅读次数:35018    发布时间:2016-06-11

沈茂昀文学情结 

  

都匀市作协开年会,我是会员,当然得去。

那天的年会,是在都匀十中召开的,这是都匀市作协推动“文学进校园”实施方案中的第三站。尽管都匀十中远在城郊,且值隆冬时节,气候阴冷,天还下着小雨,但能赶到的会员,都还是高高兴兴的去了,相逢的欣喜是溢于言表的。

自觉远离文学的我,好多年没有参加作协这类年会了,一下子又走到大家中间,感觉还是挺新鲜的。认识的,不认识的,老会员,新会员,资深的,初出茅庐的,大家都在文学的感召下齐聚一堂,其乐融融,甚是温馨。

会议议程当然还是那些,盘点都匀市2011年的文学创作,表彰年度优秀创作和优秀会员,会员交流发言,谈感想和打算。会场气氛是浓厚热烈的,场面是亲切随和的,在辛卯岁末的脚步声中,一群执著于文学的人,把一面信仰的旗帜高高扛起,不惧寒风冷雨,这本身就是一种值得首肯的精神。

这几年,我总觉得都匀市作协的工作做得不错,能够把一帮本土作家、诗人团合起来,致力于繁荣都匀文学创作,是功不可没的。这一点,都匀市作协主席杨启刚用几句话作了概括:一批文学人才和活动引起社会关注;一批作品在省内外报刊上公开发表和出版;一批佳作被收入各类选本;一批力作在各种文学征文比赛中获奖;作协对外创作交流取得新进展。每句话的背后都有一连串具体的数据和活动来印证,实实在在,让人欣慰。

如果要论过去一年我对都匀文学的印象,多半还是停留在作家作品上的。老作家黎明轩奔波忙碌,创作的30集红色题材电视剧本《黎平1934》将在龙年春节后投入拍摄,并于年内在央视播放,向党的十八大献礼;著名诗人朱朝访不但发表了一连串的诗歌,其公开出版的中英文对照诗集《蚂蚁诗意》成为黔南州首部公开出版发行的中英文对照诗集;作协领头人杨启刚不负众望,创作颇丰,发表作品和获奖均多,并获都匀市政府特殊津贴奖;还有丁玉辉、黎玉松、尹卫巍、沈雪、陆绍芝等的散文,还有吴治由、吴英文、刘功明、伍亚霖等的诗歌,还有作协副秘书长索恩乾倡导并发起成立的都匀市教师阅读写作协会,都构筑了都匀文学灿烂的风景线,让人仰羡。作协主席杨启刚报告说,据不完全统计,都匀市作家协会会员2011年在省内外报刊上发表的小说、诗歌、散文、评论等作品有近百篇(首),我想这些创作上的成就,必将成为作家们新的起点,助推都匀文学创作走向更加繁荣。

这些年我写写停停,有时觉得自己好像远离了文学,加之平时写得多、发得多的是时评和杂谈,这是介于新闻和文学之间的文体,我因此获得过新闻奖,也获得过文学奖,以致我本人是文学创作者,还是新闻写作者,界线都不甚清楚。但是,当我和一堆作家诗人在一起的时候,我感觉我的文学梦还是那么强烈。一晃二十多年了,这个梦始终没有破灭,始终高悬着,亮堂着,如旷野的萤火,闪闪烁烁,缀满我人生的路。虽然我的成就不是很大,但确实是文学丰富了我的精神生活,让我沉静而自若。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能够守望文学这盏灯,支撑精神的高地,确实不容易。但也就有这么一些人,一些膜拜文学、追求内心独立和人格完整的人,在默默地支撑着、守望着。这次市作协年会上,有一个人就让我由衷地敬重,他就是中国诗人协会主席、《天涯诗刊》总编、中国网络诗歌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诗酒文化高峰论坛秘书长张俊,是个在外地的黔南人,自称自由作家、行吟诗人。他放弃了一份原本很好的工作,去鼓捣文化上的事,这要胆量,更要有勇气和信心。谈起创办中国网络诗歌学会时,他直言不讳,说如今诗歌创作不景气,不是诗歌死了,而是诗人死了,死在一些官办的刊物上,而民间的诗歌、网络上的诗歌却非常活跃,所以他要把这块做起来,为诗歌的繁荣做点贡献。诚哉斯言!一些官办的文学刊物,往往就是一帮人把持着,画着圈,围着栏,外人是很难挤得进去的,而那些老朽的文学观念、落后的创作意识和落伍的经销手段,往往就把文学逼进了死胡同,那些作家、诗人也就跟着“死了”,这是个不争的事实,让人叹惋。翻着《天涯诗刊》创刊号和张俊刚出的诗集《诗意人生》,我突然想,如果像张俊这样亦商亦文的人能多有几个,或者说有了钱、积极支持一下文学文化事业的儒商能多有几个,繁荣大众文学,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都匀市作协2011年吸收新会员14名,其中邓雪灵是我多年前工作上的同行,只是我在州里,她在市里。后来她离开财政系统了,我们之间的联系也就少了些。以前她写的一些散文,我也认真阅读过,并注意过她的创作动向,后来就很少看到她的文字了,我以为是她放弃了自己对文字的爱好。这次年会上要新会员发表感言,她的一番话又引发了我的感慨。她说,其实她对文学一直没有放弃过,只是感觉文学有些冷清了,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家里放着《散文》等文学杂志,往往会令来人感到惊奇和不解,说都什么时候了,还看这个。最让人失落的,是她和身边的熟人同事谈起打麻将时,他们会眉飞色舞,而说到文学,他们就一脸茫然,或者以为不屑了。所以,为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她还是选择了回到文学队伍中来。我想,邓雪灵的选择是对的,当一个人在俗世中疲乏的时候,走进文学的圣地,心灵就会找到栖息之所。

在年会上,我还见到一个我非常敬重的文化前辈,他就是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的石尚彬教授,享受贵州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石尚彬教授就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颇有造诣和影响,并在贵州地方文化的发掘与整理上有突出贡献,特别是对晚清著名学者莫友芝的研究立有头功。那天在年会上,他一直静静地坐着、听着,随大家一起鼓掌,时而微笑,没有发言,表现出一个学者的淡定和谦和。席间,我去敬他的酒,他却握住我的手久久不放,赞起我那些针砭时弊的文章来,我一时感到汗颜,甚至局促起来。在一个学术和创作成果颇丰的长者面前,我是非常渺小的,我的那点文学成就微不足道,所以石老一赞许,我真的忐忑不安了。但石老是认真的,他拿起酒瓶自己斟起酒来,我让他随意喝点意思一下就行了,他却要和我喝满杯,我也只有先干为敬了。像石老这样的人,一生不求功名,孜孜致力于文化的发掘与传播,确实是我们这个浮躁社会中难得的宝贵财富。

不管时代怎样变,文学总是以它独特的魅力在吸引着、影响着人们。这就需要一帮作家诗人们,坚定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创作出一批质量高的、雅俗共赏的、审美底蕴丰厚的作品来,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这需要文艺政策的百花齐放,需要良好的有利于出作家、出作品的大环境,需要作家作品风格各异。年会上,会员们都拿到了一本刚印出的、还散发着墨香的文学杂志《剑江潮》,这是都匀市文联创办的文学季刊,它的正式面世,又为都匀文学创作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支撑平台,可喜可贺。年会上,在读高三学生、90后诗人、市作协网站维护人邓守强展示了他为都匀市作家协会设计的会徽图案,图案中央是一支气势昂扬的蓝色钢笔笔头,正兢兢业业地抒写着“DY”两个字符,其形状如剑江河。这个寓意是深刻的,都匀作家会在剑江河水的滋养下,饮用剑江水,抒写都匀情。

是的,我们出发了,在春天里结集,百花香妍,桃红柳绿,莺歌燕舞,都匀文学方阵正在崛起。沐斗篷山的风,蘸剑江河的水,披文峰朝霞,紧贴时代,抒写豪情,都匀作家们别无选择!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406192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