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荷
荷花,六月初开,九至十月成熟,花期三个多月,七至八月为盛开季节。因此在炎热的夏日,赏荷自然也就成了盛夏的一道风景,人们消遣静心的好去处。
我喜欢荷花,更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荷塘边赏荷。每当我来到荷塘边,总有一种赏心悦目、超凡脱俗的感觉,仿佛整个人都得到了净化。
一场淅淅沥沥的雨后,荷塘里更显得清新舒爽,盛开的荷花色泽更显淡雅,荷叶则更加明亮而油绿。留在荷叶上的“珍珠”顽皮地滚动着,荷花清秀地展示着自己的妩媚,似乎能听到它喃喃地诉说着心中的雅洁。风掀起层层碧浪,叶与叶互相拍打着似乎在相互问候,又似乎在相互嬉戏。鱼儿悠闲地在塘中游玩,又不时地跃出水面,好像在与蝶儿做迷藏。青蛙鼓动腮帮爬在荷叶上静静地等待着什么。偶有飞燕点水,溅起的水珠在荷叶上来回滑动,平添了几分灵性。在厚重浑圆、青翠欲滴的荷叶拥托之中,朵朵荷花争奇斗艳,蜜蜂在花蕊上贪婪地亲吻着,蜻蜓则煽动着翅膀,忽寻觅忽驻留,使人陶醉其中。好一副迷人景色把整个荷塘点缀得如诗、如画,让人赏心悦目,心生喜欢。
不大一会儿,太阳露了出来。阳光轻柔地撒在荷塘上,当雏叶半卷着叶片似乎对这个世界还心存疑惑时,成叶已舒展腰肢风情万种了,如伞般体贴地为小荷遮风挡雨,又如裙般为盛开的荷花装点衣裳。盛开的荷花,白的如银装素裹,红的如晚霞似火,粉的如少女羞容,紫的又如夏日里的薰衣草,灿烂而又光耀。微风吹来,叶动花摇,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迎面扑来,顿时让人神清气爽,心中的“暑气”不觉间一扫而光。伴着荷风四起的凉意,堪称夏日里的至美享受。
荷塘中的荷,有单株的,像孤傲的公主,婀娜妩媚昂首霸气。有双株的,像娇柔的情侣,并蒂莲花双栖双息。也有三株的,像三口之家,亲密簇拥其乐融融。更有多株的,合拢并开,相偎相依,仿佛几世同堂的大家庭,温馨和谐共享天伦。荷叶绿得让人心醉,好像大大的碧玉盘。透过重重叠叠的荷叶,可见墨绿带刺的荷梗,亭亭玉立于水面,依托着朵朵奇葩,张扬着别具一格的风采。
在荷塘的中央有荷花长出莲蓬的,它们有的像小碗口那么大,谦虚地低垂着头;有的像小酒杯,像是盛着绿色的琼浆,满满的;有的刚刚从荷花中冒出来,像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昂首挺胸,怡然自乐。
我忍不住在内心深处默默地敬仰荷花——她的神态、色泽、气质、品格无不达到了超然的境界。那墨绿、浑圆、厚重、朴实无华的荷叶,默默地陪衬保护着纯洁艳丽的荷花,孕育着洁白馨甜的荷藕莲蓬,给人以精神的美。每当进入荷塘漫步荷花荷叶莲蓬之间时,就仿佛进入了一个纯净美好的世界,没有肮脏,没有邪念,尽情领略荷仙的那种神韵风姿,似游入一副充满古诗意境的画卷中,神目清爽,灵魂被洗涤了一般。
我终于明白,为何千百年来众多文人墨客独对荷花情有独钟,不仅在于她亭亭玉立、优雅动人,还在于她坚贞高洁、有超凡脱俗的品格。我常常伫立荷塘边细细地体会着贾献文的《寒塘残荷》,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以及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那种意境、那种韵味和那种至纯至真的感情,仿佛看见了那浸润在荷中透明的傲骨。而更多的是它象征着在污浊环境里,仍能洁身自爱追求自由的理想,不慕权贵、不受世俗羁绊、不同流合污的独立自主精神。
甜甜欣赏,静静思索,细细品味,其乐无穷。我想,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我们更要常到荷塘边细心体会蕴藏在荷一生中的精髓,像荷花一样,出污不染,在风吹雨打中坚守原则,坚忍不拔;像莲子一样,伟大无私,朴实无华,始终保持一副谦逊的君子风范;像莲叶一样,有一种不在意世俗繁华,不屑于追求名利,一心只为荷花而默默无闻。
荷,我之最爱。赏其花,醉我心扉;观其叶,淡我忧伤;望其根,净我心骨。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