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戒”值得一学
细读《西游记》,一个有趣的问题引起了笔者的深思。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虽面临种种诱惑,却没有一个腐化堕落,且都修成了正果,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其中,猪八戒最值得研究和思考。
仔细想来,取经班子中,唐僧是为人师表不想腐化,孙悟空是头戴金箍不敢腐化,沙和尚是老实胆小不会腐化。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猪八戒生性贪吃、贪睡、贪色、懒做,几乎常人具有的毛病他都有,就是这样一个最可能腐化堕落的主儿,在漫长的取经途中,却能守住底线,大节不失,最终也修成了正果。
为什么猪八戒能修成正果,还被如来佛封为“净坛使者”呢?关键是各路神仙和师父、师兄、师弟对他的及时监督和管理,每逢他快守不住底线的关键时刻,总是拉他一把,他也知错就改,努力做到了“八戒”。一戒贪吃。八戒贪吃,险象环生。若不是师兄及时阻止,他早已成为群妖口中的美味。二戒贪色。八戒一见到年轻漂亮女子,总是心花怒放。多亏师父苦口婆心的教育,还有师兄空的敲打和师弟的指责,才使其不良行为有所收敛。尤其是四位菩萨的精心点化,让八戒终身难忘。三戒贪财。取经路上每每遇到挫折困难,八戒总是惦记着私分师弟肩上的“集体财物” 。师兄的痛打辱骂,师弟的挖苦谴责,才一次次打消了他“分包袱” 的念头。四戒嫉妒。别看八戒对除妖降魔一筹莫展,但在师父面前打小报告却有一手。多亏师父心中有数,师兄、师弟及时揭发,才便八戒的阴谋一次次落空。五戒做假。针对八戒的弄虚作假行为,师兄采取变化紧盯、跟踪偷袭的办法及时予以揭露和纠正,从而为师父正确决策提供详实的依据。六戒偷懒。每逢八戒偷懒时,师兄要么变化对其捉弄以示警戒,要么以身作则,吃苦在前,弄得八戒心有余悸,不敢也不好意思再去偷懒。七戒畏难。遇到困难后,当八戒打退堂鼓时,师父、师兄和师弟都及时从思想上予以助威鼓劲,从工作上为其排忧解难,激励八戒增强信心,心甘情愿地献身于取经事业。八戒贪功。对付八戒的贪功恶习,师父的做法是实事求是,公开公正,论功行赏;师兄、师弟的态度是居功不傲,不卑不亢,心平气和。从而保证了取经队伍的团结一致。
文学故事和现实生活情同一理。在反腐倡廉工作步入新常态的今天,《西游记》中的猪八戒确实值得我们好好学学,好好思考,从中获得启迪、借鉴和教益。
作者简介:朱广志,男,汉族,1966年12月出生,中专文化,政协委员,廉政监督员,1988年3月参加工作,200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供职于杞县县委群众信访工作部。工作之余坚持写作,现已发表文章3000余篇,曾30多次获国家、省、市级征文奖,30多次被评为“优秀通讯员”和“优秀新闻文化工作者”,8次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2004年荣获开封市新时期文学奖铜奖。2010年荣获中华大地之星十佳新闻文化工作者。现为《中华大地》杂志编委、《采风中国》杂志特邀编委,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新闻与文化研究会研究员,中国残疾人作家联谊会会员,大河艺术网特约评论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河南日报、东方今报、开封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对其事迹先后进行行报道。
【编辑:文韵】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