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回家后的田继来比过去更勤快了,更务实了。秋季开学之际,唐琳背起母亲为她准备好的行囊,踏上了通往省城的班车。田继来则在县城租了间民房,安顿杜娟住下,自己则在县城打起零工来。三年外出的打工生涯,把田继来锻炼得在找活方面格外有能耐。他什么活都干,从不挑三拣四,装卸、往楼上背沙子、扛水泥,进建筑工地当普工,如此下来,每月也有三四千元收入。他把挣下的钱全部交给杜娟,让她给唐琳交学费、做生活费,剩余的作为家里的生活开支,其次还有些节余,生活过得平淡而充实。
四年后,唐琳大学毕业,招考进县上的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全家三口再次团圆。杜娟和田继来特别高兴,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向往。杜娟回县城工作后,家里的住房一时又成了问题。二十二三的大姑娘了总不能和母亲、继父挤在一个房子里住,单另住吧,杜娟又不放心,于是提到了买房。提说买房的是唐琳,没想到得到母亲和继父的一致赞成。县城时下的房价,小户型的,两室的,九十多平米,价格都在二十多万,家里这几年除过供唐琳上学,再加生活上的开支,就积攒下陆万多元,在售楼部一打听,刚好够交个首付。房子买下后,装修又成了问题,恰好田继来这几年在县城多在装修界混,自己又练就一手打硬的瓦工手艺。什么卖建材的老总、搞装修的老板都是他的老主顾,大家听说田继来手中拮据,买下了房子却苦于无钱装修,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卖建材的老总说,搞装修的材料你尽管用,日后你多给我介绍几单生意,多卸几车货就对了。搞装修的老板说,我负责将你房子装修好,日后你跟着我好好干活慢慢从工钱里面扣!这样不出一月,一分钱没花,田继来的房子竟奇迹般装修成功。这事在县城的大街小巷一下传为美谈,人们都说田继来人品正,从不失信于人,才有这么多人愿意帮助他。赊账给他。一个家具店的老板得知此事后,专门找到田继来,愿意将家具赊给他,三年内还清,只要求田继来日后在装修界多宣传宣传他的店,说田继来家的家具是从他的店买的。其结果,搬家那天,鞭炮齐鸣,宾客芸芸,许多人都到场见证了县城这一奇葩的诞生。田继来一家三口更是眉开眼笑、其乐融融。
搬进新家的田继来更开心了,干活更有劲头了,结果不出三年,他把装修所欠的材料款、工程款、以及家具款还了个精光。
一天,干活回家的田继来见唐琳领回家一个男孩,自称是她的男朋友。待唐琳和男孩走后,杜娟向田继来道出了详情。男孩名叫赵航,老家在河南农村,和唐琳同一年进单位工作,处对象也有一年多了。说起这位赵航,各方面条件也都算不错,就有一点不如人意:家境太穷,父母常年患病,每月工资的多半都要寄回老家。杜娟问田继来意下如何。田继来叹了口气说道:
“倒是个孝顺的孩子。”
对于唐琳的婚事,杜娟一直持反对态度。她认为,自己和田继来为供唐琳上学,乃至最后为家里买房,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作难,眼看他俩都是奔五十的人了,也该享福了,况且现在家里连银行按揭的贷款都没还清。她希望女儿能重新考虑自己的婚姻问题,找个家境各方面都好的,这样的话也能减轻一些家里的负担,自己和田继来老来也还能托上女儿的福。可唐琳执拗得厉害,母亲的话根本就听不进去。说什么婚姻不是买卖,想买就能买,没有感情的婚姻更是如同坟墓,迟早会走上破裂的结局,自己的婚姻自己做主,绝不能接受父母的丝毫干涉。无奈之下,杜娟只好作罢,田继来也没多再言语。
常言说: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唐琳的婚事就算这么定了下来,可婚房却迟迟确定不下来。唐琳吃住在家里,菜也不买,生活费也不交,偶尔只是给母亲买件衣服,所挣的工资只是和赵航浪花。杜娟呢?包揽了家里的全部家务,每天只是默默干自己的活,从不说女儿半点不是,家里的生活重担依旧全压在田继来一人身上。田继来的瓦工手艺在县城出了名,许多需要装修的人家都指名排队找他干活,这样一月下来,他的收入竟然达七八千元之多,比唐琳和赵航二人工资加起来还多。唐琳之所以不交生活费,就是因为看清楚这一点,总觉得家里不缺钱,才这样做的。还有一点,那是因为赵航,赵航每月把工资的大半都寄回了老家,时常拮据不堪,常常免不了唐琳接济。这样一来二去,唐琳口袋中也常常存不下多少现钱。结婚的事唐琳在母亲面前倒是提了好几次,杜娟一直拖着,她希望男方家长有个表态,不希望女儿嫁过去后再受委屈。当今这社会咱别说婚车了,婚房可必须得有呀!人常说,成家,成家,没有房何谈家呀!可唐琳这丫头在对付自家人时,显得鬼精鬼精,可一谈起恋爱来咋就成了木头脑子呢?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