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端午节随记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邓云平    阅读次数:22090    发布时间:2018-07-03

这样说的时候,似乎扯的很远了,远离了端阳节这个假日。但既然已经扯远了,也就远一点,再扯一下药市的事情。

我所居住这个小城,端阳节的这一天,民间有一个自发的药市,从我到这个小城居住开始,就年复一年地兴旺,我曾经请教过这个小城最有学问的人,始终没人说出它的开始。每一年的这天,乡野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聚集在这个城市的街道,把一个街道堵塞的水泄不通,可以说是人山人海,百姓们兜售各种各类的药材,包括天麻、黄柏、杜仲那些名贵的地道药材,要有尽有,堆积如山。这里的民间有一种传言,这一天百草皆可入药,皆有药效,甚至一些杂草也被村民作为药材出售,并且于这一日,所买到的药材,药效也特别的好。可见人们对于这一个日子,对于屈子崇拜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一切地好事也从这里演绎出来,政府也真的在这里建起一个药材市场,真是前人栽荫,后人乘凉呀!

在药市,各种各样的野草中,有一种最受人们宠爱,那就是艾草。小城的住户,家家户户都有在房屋的门上插两株艾草的习俗。这一日,一排排地插下去,给房屋增添的很多自然的气息,也怪怪的,街道似乎也布满了鬼气和妖气,一种瘟晕之息布满时空,让人有些悲壮。插艾草的含义大概是用以驱邪避恶的意思,我不明白其中的要领。我是一个忠诚的唯物论者,不信“怪力乱神”,对于鬼神,最少也是敬而远之。但总回避不了入乡随俗,况且这里的土地生我养我,我没有理由拒绝。每年的这一日,妻子总是一大早就出门,买一些食品,比如大蒜、粽子、雄黄之类的东西,这一日的必备之物。最不可少,最耀眼的东西也就是艾草。买这种东西,自从我们结婚开始,她也就会做,似乎与生俱来。年年如此,岁岁如此。为此我常常感谢,感谢这种向善的行为,尽管有些莫名其妙,我仍欣然接受。我的生命源于这方水土,我感谢这无因无由的人间大爱。

女儿的微信又从北方发来,她也问我吃粽子的事。我说,她所处的北方,属于古时候的“化外”之地,应该没有南方端阳节的氛围,况且那里的主食为面食,应该没有吃粽子的习俗。但我说,现在是一个大同的世界,信息的时代,学校没有,街上应该少不了,她到街上是否找到粽子,我不知道。我的思绪却无端地飞到很远,这一刻乃在远处。

端阳节的早点以粽子为主。我的老家是在高山,大山的深处,那里只产包谷、荞麦和洋芋,水稻的产量的很少,现在几乎绝迹,尤其是用以制作粽子原料的糯谷就更少。因而,年少的时候要吃上一个粽子是很难的。但这一日无论如何,父母总少不了要准备一些,当一粒白米蘸上蜂蜜入口的时候,总是惬意的爽,冰冰的甜,冰冰的凉,爽爽的感觉,至今不能忘怀。对于粽子,前些年我们家总要自己煮上一大锅,用凉水浸透,慢慢的吃,有时要吃上几天。现在,女儿外出读书了,我们的食量也在减少了,也就不再自己做,到街上买一些,但总是不能少。这一日,我们的端阳节,不可缺的食物还有大蒜和雄黄。平日的大蒜是用于制作菜肴的酌料,以增添菜肴的香味。这一日却不同,一个一个蒜头的用清水煮熟,作为一道单独的菜肴享用。这个时节的大蒜刚刚成熟,蒜瓣清香而又别致,鲜嫩而又回味幽长,入口通肠,甚是透彻。雄黄是制作饮品的原料,用以制作雄黄酒,说是饮品,有些夸张,因为雄黄是有毒的矿石,参入酒品仍然有毒,不能多饮,有一句诗叫“夏饮雄黄酒”,那是一句假话,不知是那一位无知文人的杜撰。乡间这一日因饮雄黄酒而毒发身亡者时而有之。这一日所饮的雄黄酒只是象征性略饮酌一口,对于小孩尤其如此。在我的记忆深处,长辈们总是用手指蘸一点抹在我们的额头,也就是饮酒的意思了,我不知道它的含义,它更像一种仪式,一种庄严而又神圣的仪式,不容亵渎。小时候母亲用手指抹一点在我的额头,长大了我自己饮。现在我的妻子,孩子未外出的时,每当这日,也抹一点在孩子的额头,很像我小时候的母亲。若我不饮这雄黄酒,她也抹一点在我的额头,温暖而又热烈,绵延不绝,也传达了饮酒的意思。酒是一剂良药,它能洞穿我们的灵魂,感怀今生。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8329794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