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遭遇王阳明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邵颖华    阅读次数:24330    发布时间:2018-08-26

谪居龙场苍茫的深山里,你历尽千辛,无时无刻不在与死亡抗争。饥寒交迫,暴雨塌方,又加疾病的折磨,上司的刁难,心灵的煎熬,真可以说那就是你人生的“炼狱”。有一天你的身心实在难以支持,看见龙场乡民在打制石棺,便索性也请他们给自己做了一具,以备随时可能发生的不测。你甚至躺在石棺里,带着你唯一藏在身边的那本《周易》,想到了就此死去。你苦思冥想,自己不是很早就立志要做圣人的吗,若圣人处此,更有何道?想到这里,你又咬紧牙关挺起胸膛来。我分明听见,你在念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在这山洞里,王阳明,你面壁数月,日夜苦想,形神俱废。你似乎与冥冥之中的智者、神灵、抑或宇宙苍穹对话,在探讨着神秘的哲理。你喃喃细语,向对方诉说着你的困惑:官场中的倾轧争斗,人际间的尔虞我诈,士大夫满嘴的孔孟程朱,但却总是恶言恶行。就是真正做学问的人,搞什么“格物致知”的,即便是“知”了,也不会和“行”结合起来,只管闭门造车,搞一套空泛疏阔的“学问”。长此以往,怎不令是非颠倒,人心浮躁,世道混乱?什么是理?理在何方?又如何去求其理?

在这山洞里,你想人们如果能够踏踏实实,诚诚恳恳,沉静下来,心安下来,践行真知,言行一致,那这个混乱的世界不就能拨乱反正了吗?天下不就能行正理端、国泰民安了吗?曲折的经历告诉你,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应该是“知行合一”的。

你越想心里越通透,好象在那黑黢黢的山洞里看到了一道灼灼天光,带你进入了一片澄明的世界。你认为心是天地间的一轮明月,有了它的照耀,世界才变得亮堂。天下万事万物的理,其实并不玄妙,是是非非用不着绕弯子再去冥思苦求。每个人只要以自己的一颗真诚的赤子之心,去面对世界,这“理”就在你身边,就在你自己心里。“我心即理!何假外求?”想起你自己当年七天七夜面对竹子苦思的模样,搞得精疲力竭,还不能明其所以,不禁哑然失笑。而在这与文明隔离的龙场之野,这远离皇权中心、远离官场喧嚣、远离人间纷扰的僻远的阴湿的小山洞里,自己作为无所羁绊的边缘人,穷荒无书,跳出了旧有的文化屏障,却豁然开朗。这,怎不令你欣喜若狂。

在龙场,萌生了你后来发展为博大而朴素的哲理的原始胚胎,这就是后人广为传颂的“龙场悟道”。你从“知行合一”、“心即理”,到晚年升华至“致良知”。这一连串振聋发聩,惊世骇俗的崭新命题,以它反传统的无限魅力,招来无数的信奉者,很快你的学说就成为那个时代名声赫赫的显学,总称“心学”,从饱学之士到贩夫走卒都有大量信徒。而这一切甚至影响了日本的明治维新,启蒙了上个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

你洞居数月,决心把自己苦心运思悟到的哲理广为传授。你创办龙冈书院,招引当地少数民族百姓向他们传道授业,三年间收徒竟达500余人,你成了开化中国大西南的第一人。至今龙场还传诵着发生在你身上的一桩戏剧性的故事。事件起因是思州太守派差官至龙场,见面时逼你行“跪拜之礼”,你坚决不从,遂起纷争。附近百姓闻讯赶到,把公差围困起来,殴打后将他驱逐出境。最终那个思州太守慑于公论民心,未敢加害于你。人心向背是权势无法左右的。人可以放逐,民心不可逐!

你在贵州的苦难和喜悦,都有着丰厚的内涵,点点滴滴都记录在那二十多篇散文和一百多首诗作里。《古文观止》收录你三篇文章作范文,其中有两篇都是在贵州所作。而透过你的《居夷诗》最能了解你贬居时的内心世界。诗中看不出任何悲观情绪与凄苦愁状,却充满了对贵州山水的爱,对门生、乡民的爱。你在诗中放声高吟“投荒万里入炎州,却喜官卑得自由”,“古洞闲来日日游,山中宰相胜封侯。”这是怎样的气魄啊!这些文字都是帮助我走进你心灵之门的密钥,在研读中体味你金玉钟磬般的心声,聆听你与周围各色人等坦诚深挚的话语……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8317960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