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新光厂印象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贵州贵阳 宋晓勇    阅读次数:49694    发布时间:2019-08-05

再说,那厂子里的人虽多,但日常菜蔬的消耗量也和厂子里井然有序的秩序一样,难有太大的差池。偶有哪几个熟客不来光顾一下,缺了几份交头,那天的豆芽必定就很难脱销。更何况,这厂子里买菜的人们,都有根据原籍抱团、共进退的习惯,舆论可畏,一旦怨声沸腾起来,是很难在新光厂的小小菜场上立足的。但若卖的是黄瓜、茄子一类不容分割的的菜蔬,谁又轻易舍得在将秤杆称得“旺旺”(方言,指货物过秤称量时,秤杆翘得高高的的,少算了重量,让顾客受益)的后,再给人家添补上一条呢。


(新光厂整齐的行道树)

自从四表叔因豆芽情缘,在新光厂找到了女朋友后,他每天哼着小曲,收拾打扮的,骑着单车将新光厂跑得更勤了。大约因为这事牵扯了四表叔大部分的精力,耽误了分内农活的缘故,姑老爷就哼起了鼻音,他说四表叔将新光厂的大门都走“玉朗”(方言,光滑的意思)了。当然,四表叔已经不在这厂子里卖豆芽了。就算看露天电影,他也不再带着我,还故意把我支开。

《青红》这部电影所以能打动我,盖因剧情与现实的生活场景发生了巧妙的关联,使我不得不产生了对号入座的错觉——剧中的青红就是四表叔在新光厂找到的漂亮女朋友,四表叔就是剧中那座工厂附近的农家子弟。更为巧妙的是,四表叔的女朋友就叫小红,至今,我称她为“红姨”。

所以,我始终相信,《青红》的故事背景地,就在新添寨,就在新光厂。更何况,剧中的男主角自称是乌当区人,那场充满上世纪八十年代气息的地下舞会,也是被“赤光厂”的子弟们破坏掉的。当时的“赤光厂”,就在红边村的凤凰山脚下、乌当中学的旁边。“赤光厂”变成遗址地,那也不过才头十年以前的事。

印象中,《大决战》完整的三部电影,我也是在这厂子里的露天坝上看完的。这电影太拖沓,每部时长足有三个半小时。刚开始时,人很多,后来,想来都是解放军胜,没啥可担心的,人们熬不住,就稀稀拉拉的睡觉去了。末了,那露天坝上就只剩得疏疏落落的十几个无所事事的、孤独寂寥的身影。电影里的枪炮之声似乎也变得稀稀拉拉起来,不再那么激动人心了。凡露天电影,大约还是要银幕前人头攒动才会精彩。

放电影的也熬不住。他说,别说这是三大战役,对我也是三场大战役,你们才“打”这三场战役,我转换场地,要重复“打”好几十场。但他又说,哪怕还剩下一个观众,他也要把每一场战役给他“打完”。

大热天的,他戴着棉质细腻的白手套忙活,透着那么干练和文明。额头上、鼻梁和嘴唇上,常沁出一层细密的汗珠子。经汗液一蒸,他脸上的肤色看上去就显得红润润、水灵灵的。

他一边双手举着一个装拷贝的圆盒子熟练的转着片,一边好似自言自语的叨咕:“你们以为新中国是一天建立起来的吗?”他卖着关子,凑近备用的那台幻灯机,摘掉一只手套,伸出手指熟练的弹了弹即将切换过来放映的片子,继续道:“从《开天辟地》、《闪闪的红心》、《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再到《大决战》,这才到了《开国大典》上的新中国,这一路容易么!”

他像相声里的贯口一般,一气儿报出一长串电影的名字来,把我逗乐了。偏是神态又是那样一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样子。一时间,我心里倒生出一种深夜里,怎好意思把他一个人留在露天场坝上的想法来。遂向他挪过去,耐着幻灯机“嚓、嚓、嚓、嚓”散发出来的燥热,也要和他坐在一起。感受光影在胶片上奇妙的变幻,顿觉兴趣盎然。因有过这样的经历,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原理的那几节课,我都是看着金庸武侠小说度过的。

好几次散场后,都是我陪着他收拾家伙。他用单车载着我和他的胶片,在新光路上朦胧而孤独的路灯中穿行。环溪河里的蛙声此起彼伏,偶尔几声蛐蛐的鸣叫,将新光路衬托得更加清寂。在光影的晦明摇曳中,我恍惚成了小兵张嘎,坐上了罗金保的那辆单车,我们正在去找日本翻译官的路上,摸清情况后,我们就要端点鬼子的碉楼……

闲聊中,他说他最大的愿望,是进入没有风吹日晒的电影院里面去体体面面的放电影,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打游击”。他甚至称赞我是个敬业的观众,我是许多年后才懂得他这句话的意思的。

后来,这厂子越发不景气了,于是就不务正业起来——做起了冰棒。那些年的“新光冰棒”名声在外,自然是没得说的了。直到我上中学时,仍舍不得将一支新光冰棒大口的嚼着吃,眼巴巴的看着哪里快化了,就先在哪里泯上一口爽的。套用前些年在贵阳街头卖樱桃的那位网红大哥的吆喝声:“新光冰棒,好吃得无与伦比,甜得像初恋!”

那冰棒真的很好,不仅父亲、母亲爱吃,我的弟弟、妹妹们也爱成啥样儿似的,我自然记在心里。我是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参加工作的,第一笔工资发下来,我就跑去新光厂买了二十多支豆沙的。我几乎是含着泪水对父母说:“爸、妈,你们吃,你们吃!”小弟左一支、右一支的刹不住车,竟吃成了个热伤风,讲起来都觉得笑死人。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8293593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