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每年夏天我都会去新光厂买很多冰棒,为了防止小弟再吃出热伤风,我们家的第一台电冰箱,竟然是为了存储新光冰棒给“配套”的。
如今路过这厂子,儿时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夏日夕阳将这厂子渲染得绚烂辉煌,整齐的行道树将厂子里的道路衬托得是那样的悠远,只是冷冷清清的使人感到寂寥和颓丧。斑驳陆离的红砖墙面上,挂着几幅这厂子在各个时期的图片,像一位过气的说书先生一样,没落而苍凉的讲述着这厂子曾经辉煌的过往。惜乎图片之间的时间跨度太大,难以看清这厂子的前世与今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两张图片,让我感到很亲切,不经会心一笑。
(组装海军第一台潜望镜的803装配大楼)
目光继续随着光影的牵引而移动,1966年,人民海军潜艇的第一双眼睛——潜望镜,曾在身后一栋编号为803的装配大楼里面完成了组装。转身回眸,803装配大楼确实不同凡响,它高大雄浑,镶嵌在楼顶上的“为人民服务”的毛体书法依然鲜艳夺目。看得出,组装过人民海军的第一台潜望镜,是这厂子最引以为豪的历史。
落日的一缕余辉,穿过高大婆娑的、法国梧桐的树叶的间隙,从装配大楼的屋顶斜刺下来,良久,那道光茫才渐渐隐去。尝记豆芽难卖时,意兴懒懒的四表叔也是在这种暮色中才带着我回家的。
笔者简介:
宋晓勇,39岁,贵阳市乌当区人,对地方文史感兴趣,平时喜爱阅读和写作。曾在《乌当文史》、《黔灵毓秀》、《栖霞文艺》、《人文贵阳》、《贵阳宣传》、《贵阳文史》、《文化广角》、《贵州史志林》、《贵州档案史志林》、《贵州作家》、《贵州政协报》等刊物发表过文章。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