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的脸色没变,却冷笑了一声,说:“诊所的人也要吃饭,没利益谁干!”似乎救死扶伤对于他们来说,仅仅只是一句口号而已。
“我认为你这样调价不合理。”我说:“没有依据,理由更是不存在的”。
医生那张本来还有些笑意的脸,阴沉了下来,说:“就这个价,你要买就买,不买拉倒!”“拉倒”两个字,就像敲下来的一记重锤,敲得我头昏脑涨,半天都回不过神来。
我没有再说什么了,还能说什么呢?诊所是他们这些所谓的医生开的,药是他们卖的,价是他们定的,就如同在铁板上钉了根钉子,是挪不动的。病人,完全是个弱势群体,就像关在笼子里的羊,只能任人宰割。
我实在心有不甘,不是一副药多出四块钱支付不起,而是支付得不值,感觉很窝囊。于是,我没有拿起医生开的处方,毅然决然的离开了他那“一医一患”的中医科,离开了他的诊所。
出了门,又有一些忐忑,不就多四块钱吗?太太还等着这些药呢,没买成,病怎么治!好在诺大的一个城市,医院、药房到处都是,不过多跑些路而已。
沿着经常走的一条大道,向前走了十几分钟,便看到一家药房。一看门脸,就知道规模不小,进去一看,果然,中西药都有。我将“方子”递给一位大约三十多岁的男店员。并问:“这些药有吗?”
店员分别打开柜上的几个抽屉,说:“有,都有。要多少?”
我说了教量,店员便打开电脑,在上面搜索并一一查看、计算。我又问一声:“多少钱一副?”
“五块钱一副。”店员说得干干脆脆,一点也不含糊。到是我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又问了一声:“多少钱?”
“五块呀,怎么了?”店员有些惊讶,反问起我来了。
“呵呵,没什么,刚才没听清哩。”看我如此说,店员笑了笑,便转过身去,拿起包药的纸,在拒台上依次铺开,准备抓药了。
我坐在店堂大厅的中央,专门为客人准备的椅子上等着。没过多大一会的工夫,店员将药包好,便装在一个大塑料袋里,放在收银台上。我起身过去,交了钱,准备走时,店员又从拒台底下拿出一些东西放在药袋里,笑嘻嘻的说:“送你几个小玩意,夏季有用的。”
出了药房的门,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不由得想起了先前去的那家诊所。同样的药,同样的剂量,他卖我六块钱,说亏本,还亏大了。可这家药房,只卖我五块钱,若按那家诊所的逻辑,岂不是亏到不能再亏了吗?我跟这家药房,无任何关系,不认识其中的任何一个人,为什么就只卖这个价呢?答案恐怕只有一个,那家诊所的心太黑了,想叫我加大剂量,好增加费用,我又不干。他们就直接涨价,真的是黑到把诊所当成了赚钱的幌子。千百年来,传统的“治病救人,医者父母心”等古训,早己被他们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说到这家诊所,还有一件事,说起来都令人难以置信。好像是从前年起,他们搞了一项免费为市民做身体健康检查的话动。项目有血常规、肝胆脾肾等B超,还有女性妇科检查。活动分春秋两季,一季一次,市民只要提供本人二代身份证即可,吸引了很多人。不仅有普通市民,还有一些公务人员也来凑热闹。而且,有些人将远离这里的亲戚朋友都约来了。不用说,那几天从早到晚,工作人员忙得不亦乐乎,就连下班时间都要一推再推。可见,人多到了什么程度。
费解的是,像他们这样的小诊所,有很多设备是没有的,即便有,也是从什么地方淘来的“老旧”货,根本不能用。健康检查的许多项目,是无法做出来的。据说,他们是把“样本”送到别的大医院去做,支付给人家检测费用。可是,他们从政府领到的补贴并不多,怎么会做这亏本赚“忙活”的事呢。难道,他们真的是在“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
不经意间,有人发现,在他们家做过的体检,其体检报告的内容都差不多,大多数人的指标都是合格的,几乎什么问题都没有。甚至,有些人本来身体很差,很多指标,不是高,就是低,可从他们这里拿到的报告看,都是好的。人们都很开心,感觉原来的那些疾病都是某些医院在虚张声势,吓唬人,赚人钱哩!
然而,仔细一想,不对头呀。如今,有“三高”的人很多,比如我太太,心脏有问题,其“三高”,总有一两项是不正常的。即便,这家诊所没有造假,其检测的指标也绝对有问题。有人说,要去找他们问问,是怎么回事。可是,每人手里只有一张体检报告,人家又没收你一分钱。所以,怀疑归怀疑,却找不到去问一问的理由和证据,只得作罢。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