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大家“轰”的一下全都乐了,大师兄颜晔从里边自己小床上站了起,一边乐着一边捂嘴,还一边伸手指点着问道:“哎!大运动员、大裁判,咱们全校的足球高手?你能把脚脖子扭伤了?奇迹啊?看来咱们的足球事业更上一层楼喽?哎!中国的足球运动员,除了歪歪扭扭还能干什么?难怪冲不出亚洲~”。大师兄颜晔一阵嘲笑、耍闹,弄得刚刚坐在床边上的张强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子的。
这工夫,桌子对面的陈旺已经拿出来两个瓶红花油,一转身便走到了我们几个坐着小床边上。他冲着张强说道:“哎!强子,给红花油、涂扭伤的地方,几个小时便好了,怎么这么不小心啊?”此刻,我急忙一转身接了过来红花油,由于张强坐在了门口边上的下铺上了,我转身一抬头“咣当”一下,正好碰到上铺床头的铁脚上了,我一边捂着脑袋疼痛的咧了一嘴,而后伸手接过来陈旺递过来的两小瓶红花油。
这时,大师兄颜晔、杨玉二人也从里边的上铺单人床上跳了下来,直接走到我们身边观看张强的扭伤情况。
这工夫,一楼105室的汽车系孙东快步地走了进来,并且显得十分着急似的冲着我们大家嚷嚷道:“哎!老颜、强子,杨昭来电话了,让你们二人到楼下门卫接一下,他有事情找你们两个?还问你们彪子在不在?”
这时,我弯腰一下站了起来冲着门口处的男孩回答道:“在、在、我在,怎么杨昭从日本横滨回来了?那他弟弟杨聿在宿舍门卫吗?”这时,汽车系的孙东看了我一下,而后说道:“杨聿没来,只是杨昭打来的电话,让你们三个人去接电话”。这里略说一下,我是最早因为武术才认识的杨昭和张耀,而后经他们介绍才认识清华大学的这一大帮好哥们、师兄弟们。
此刻,大师兄颜晔急忙从靠窗户的小床上起来,直接走到我身边用手拍了一下肩膀冲着我说道:“师弟,你跟我下楼走一趟,强子脚扭了、动不啦?走、你跟我去”。
就这样,站在寝室门口的孙东一转身便走了。此刻,颜晔拽了我一下便走向门口处了,我也就跟着一块走出学生寝室朝着楼下走了过去。当我们师兄弟二人从一楼楼口学生宿舍管理登记处回来,此刻大家互相之间正谈论着关于校党委武装部明天参观事宜……
有一种丝线叫“情感”,有一种缘叫“友情”。正因为人与人彼此用特殊的线牵引,这才有了我人生活之中的特殊情感经历——
也是,一种机缘巧合的成份,在我和大师兄颜晔接完电话之后,二人一商量决定去老九号学生寝室楼找无线电系的九师兄张煜。当时计划经济时代里没有手机,老九号又在水木清华园后院的旧楼里,也没有电话什么的。当时社会上刚刚流行个人买bb机,不过作为学生来说是买不起、也配带不起,即便当时那个社会上有钱人和开买卖的商人拥有bb机和大哥大,而这些人的子女们也有配带bb机和大哥大。
但是,清华校务处与学生管理部门十分严厉,一但学生配带bb机和大哥大立刻没收给与处分,所以说当时各各宿舍楼里除了固定电话之外,只有骑自行车去联系和寻找,在那个计划经济时代里清华各各院系里的自行车达到上千辆之多,形成了那个时代的一道特殊、离奇的风景线。
再说我和大师兄颜晔二人刚刚从门卫出来,正巧在楼下碰上了开车驶过来的陈玉林。当我看见这一辆京a50270号牌的黑色轿车,我就乐了一转脸冲着大师兄颜晔说道:“哎!师兄,北大哲学研究所的研究员陈玉林开车过来了,你看还是那辆老牌子”。这工夫,大师兄颜晔哈哈笑了还没等师兄说话呢,黑色轿车便飞奔了过来直接横向停在了我们师兄弟二人面前。
当时,他的这辆黑色轿车停在楼下门口处之时,陈玉林推开车门走下来先开口打招呼道:“喂!颜晔,等等,我正有事情找你呢?听陈阁東说你刚回寝室不久,我这才开车到这里来找你,你们师兄弟二人干什么吗去?”此刻,我一看是北京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亚洲问题的研究员陈玉林,我急忙绕过汽车尾部走到驾驶室车门前,这工夫他刚刚走下轿车准备关闭车门。其实陈玉林我们早就是老朋友,以前通信七、八年的往来,前几年我在北京与他和研究员张耀,以及,原北京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亚洲问题的研究员,以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东亚研究所研究员张耀,北京植物研究院的研究员邵鸣见过一面,当时还有几位特殊人物在场,大家互相认识之后在后海边上的“烤肉季”一家老字号二楼吃得饭,这还是几年前的事情呢。
此时,我和大师兄颜晔钻进黑色轿车之后,坐着陈玉林的轿车在二校门左侧往右侧转了大半圈,便直接冲着一校门的宽阔大道开了去。当我们的京a50270号牌的黑色轿车在正校门门卫打完招呼,便冲出了清华大学的正校门。一个急转弯朝着旁边的北京大学校门大门开去,当陈玉林的轿车冲进北京大学古老的校门,我坐在后坐位上伸出头来,朝着校门上方的红色黑字长条匾额上看了看,只见长长的红漆黑字带黑双边缘框的抒写着“北京大学”四个黑字。黑色轿车开进去之后,在一人多粗的林荫树林道路上转了两圈,停在了一处茂密丁香树林丛中。前面出现了一幢四层的古典欧洲风格建筑,欧洲楼房门口五级台阶上一扇双开木门,左侧墙壁之上有一个四四方方的钢板制牌子“北京国际问题研究院亚洲研究所”。于是京a50270号牌的黑色轿车停到门口处,我们便下车跟随着大师兄颜晔、研究员陈玉林走进了这个神秘的机构。
当时,陈玉林在自己办公室给我介绍了几位同事,当介绍到东亚问题研究员张耀时,我和研究员张耀全都乐了。这时,我和研究员张耀互相握了握手,并且互相热情的聊了两句关于往来信件的亊情,当时把陈玉林、大师兄颜晔、以国际问题研究所的几个人全都弄愣住了。
后来,还是研究员张耀说我们两个人早就是朋友关系了,通信往来已经七、八年了。上一次,几年以前我来北京住在学生宿舍之时,研究员张耀开车找到我们师兄弟,我们几人一同去了天津南开大学找到了南开的学生会主席孙锐,在南开大学孙锐那里呆了一上午,南开大学学生会主席师兄孙锐邀请我们几个人在校外饭店吃的午餐。大家一起畅谈了几年前沧州武术节的事情(当时我和孙锐头一次见面,师兄孙锐带领着南开校园武术队参赛,大家一块观看赛事)。就这样,在国际问题研究所参观,并认识了几位亚洲问题的研究员。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