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知青,我刻骨铭心的记忆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曾祥君口述 何正国执笔    阅读次数:26858    发布时间:2019-11-05

 

五、“荣归故里” 喜忧参半

1976年,经过3年的接受教育和滚一身泥巴,知青返城的浪潮日益剧增,我也随知青返城之浪从大同插队落户的地方回到了朝思暮想的赤水。

回到赤水后,当时参加工作基本上是根据个人的基本情况安排的。我被安排到烟酒糖商店,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副食店。

当时,由于我的背景条件很特殊,老人公是红军战士熊绍林,在赤水除了贾若瑜和秦川他们外,几乎没有多少这样的人,因此,我并没有仗着老人公的影响还挑选工作,而是按照政府的安排,我没有怨言。在我工作的单位当时来说在计划供应的年代,是比较吃得香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国家的富强,企业在1994年就彻底解体了。

我就在不惑之年的黄金岁月失业了,但我发扬了知青吃苦耐劳,勤劳的本色和不服输的精神,干起了个体经营饮食行业,而且干得有声有色,直到儿女们已经成才了,我才没有干了。

在知青从祖国的四面八方相逢美丽的赤水河畔50年的幸福时刻,回首我们青春不在,容颜已老,但年轻时健康,美丽青春,阳光的青年男女的形象依然犹存,我们彼此都互相珍藏着那份刻骨铭心的记忆,追忆那段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憧憬那份热烈、澎湃的青年时光,多少事,重来着,多少爱,珍视着,岁月的沧桑,艰难的岁月,幸福的时光,深情厚义的那份友情都在这幸福的时候高笑阔论,笑语琅琅中化作涓涓甘泉,滋润着我的心田。

每当我们纵情欢呼,放声歌唱我们甜蜜的生活,甜蜜的事业,甜蜜的爱情时候,我们举杯之际,候映之间,一切的一切都溶进烙印在我们知青生活人生的记忆里。

 

(编辑:黔州)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8088272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