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在激情燃烧的岁月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洪开第    阅读次数:28137    发布时间:2019-11-06

 

首演成功  引起轰动

1971年6月下旬,天台公社为配合县委派出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在农村全面开展整党建党运动,召开了有公社、大队、生产队领导参加的“三干会”,要求宣传队给会议演出。从演出的前两天开始,我们就忙的不可开交,宣传队也全天集中,进行走台、彩排。我们几个牵头的知青,一是要负责纠正统一舞蹈动作,撰写报幕词,还要到县文化馆借服装道具。那年头,没有公交车,公社自己也没有交通工具,我们只能步行进城借好东西,还要用背篼连夜将服装道具背回天台。特别是演出的当天,要求每个演员都要试服装,衣服、裤子大了,还要用针线来缝上,二十多个演员化妆也由我们几个县宣队的老队员来完成。到了晚上,公社礼堂舞台上挂起几盏煤气灯,显得特别明亮,台下坐着一百多参加会议公社领导和各大队、生产队的干部和基层单位的工作人员,加上公社周围和附近生产队专门赶来观看演出的乡亲们,大家热情高涨,在当时文娱生活十分单调、枯燥的年代里,宣传队的这一演出,无疑是让周围数十里的乡亲们都十分高兴的大喜事、大好事,一时间不算太大的礼堂顿时就挤了几百人,再上礼堂四周也站满了人,进进出出、来来去去,首场观众最少都有上千人。热烈的掌声在礼堂内此起彼伏、经久不息。演出结束后,许多乡亲们都在舞台前,看看我们,摸摸道具,舍不得离去,强烈要求再演一场。公社党委冯书记、革委会刘主任找陈永坤部长他们商量后,决定第二天在公社的坝子里,露天再演一场,以满足乡亲们的要求。

再接再厉  进军县城  收获喜悦

首场演出成功后,我们接着安排时间,到红岩、王家、池竹、曙光、新阳、天台山等大队演出,而且为不误农业生产,基本上都是晚上演出,每到一处,乡亲们都是在晚饭后,打着电筒,多数是打着火把从四面八方,走了好几里甚至十多里路赶过来看演出,我们还应邀到过凤凰、新店、文华等公社演出,也到过105地质队礼堂、华一影剧场等为企业职工演出过。1971年7月,我们还到县城,在县电影院为出席遵义地区早稻验收现场会,来自全地区十二个县(市)代表演出;12月到甑子山人民剧场为赤水县总结交流“农业学大寨”的经验而召开的全县五级干部会演出,每场演出都非常成功,都获得好评,受到县委、县革委和相关单位领导的高度赞扬和鼓励,为天台公社增了光,也为我们知青争了气。

时光荏苒,回首往事,现在离我们参加天台公社宣传队已有四十多年,我们已从活泼、纯真、爱美、健康的青年男女变为耄耋老人,但每当谈起这段历史,当年的知青和曾参加过宣传队的农村青年男女,都会感到自豪和荣光,这毕竟让我们的青春年华没有虚度,在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中曾激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共鸣,在举杯之隙,大家彼此都会激动不已,都因这段不平凡的经历而感到欣慰,我们铭记着青春岁月中的点点滴滴。

回顾过去,当年参加宣传队知青的我们相逢时谈论此事,我们感慨万千,情丝如涌,虽然有的身居天南海北,有的已不在人世,但曾经朝夕相处排练节目和生活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这一切的一切,都使我们在无限的激动中深深地怀念。

 

 

(编辑:黔州)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8088274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