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大洋子晃荡着肥胖的身体小跑了过来,并且左右手各拎着钓竿和装鱼用的竹编鱼篓。不一会功夫,大洋子便气喘吁吁的登上三米高的红色土坡,此时干二叔推开驾驶室的车门,冲着喘息之中的大洋子说道:“阿罄的,你阿叔公、在家呢吗?”。
这时,大洋子喘息着忙冲着驾驶室的干二叔答复道:“阿東叔、我阿叔公在家呢,刚才我从家中出来时,他一个坐在院子里编织竹凉席呢。”。这时,干二叔忙冲着大洋子说了一句:“洋子、上车、去你阿叔公家~”。
就这样,大洋子晃荡着肥胖的身体先将钓竿中间两节拧开合并成两截,顺着放入我们脚底下而后他便钻进了吉普车。就这样, 三十分钟之后我们的吉普车停在了玉泉山东坡,此处正是江南村东边竹林子的边上。
翠竹遍地,排列纵深,幽深静寂,偶尔鸟语花香,尽抒江南少数民族村寨(江南村)之美景,也许幽静深深、竹翠兰香、茶树芳草、这可是“庭院深深深几许,幽谷叠翠鸟啼鸣”。
原来,这里是敖江大桥东岸边上,镇级乡间红土公路延伸到路北方的远处。公路东北角处是大面积的半山红土坡子,红土坡上边是一大片竹林子。而在十几米高度的红土坡底下就镇级公路,顺着敖江岸边上山形地貌呈现出弯弯曲曲的,一直往东南方向拐了几道弯直着奔福州市北郊区的晋江古镇而去。
这里,乡间红土路延伸到东岸两里多地远,在半山形红土坡下边分离的叉道处,红土坡往北部缓缓伸展出一大片竹林子,而这个位置正好是狮虎山主峰脚下的东北半山坡处。
大片翠绿,隐匿着的丛林竹海。深邃翠绿的空间,呈献出蓝天、白云、江水、绿竹,翠柏,清新、淡雅、而又十分幽静。远远望去,竹林深处可以看见四、五家竹林小院,隐隐约约、朦朦胧胧、淡淡雾气、偶尔的鸟鸣,打破幽幽的寂静。
这工夫,我们的吉普车快速地开到红土坡下边的叉道处,一个急转弯便朝着红土坡上的竹林子里开了去。不到十分钟左右,吉普车停在了竹林里深处的毛毛小道前边。
这时,二叔转身回头冲着后坐上的我们三个人说了一句:“行啦,咱们下车吧?前边汽车进不去,全都是竹林子,只有一条毛毛小土道可以走人?”。
此刻,我和表哥阿辉(钟镇辉)、表哥阿涛(钟镇涛)先后从吉普车的后屁股下了车。这工夫,二叔“碰”的一声关闭了驾驶室车门,而后一转身便往吉普车前边竹林子深处走去。我们几个人便紧紧跟随在屁股后边,这工夫大洋子晃荡着熊熊的身躯,一个劲地加快了脚步,不一会功夫便超过了二叔钟琦鸣。只见大洋子顺着前面的羊肠小道边走边一路小跑。
此时,我开始观察周围的环境,原来这里是狮虎山东边峡谷里面,此处是一大片竹林子。这个位置正好处于干妈干爸家东边,距离约七、八里地左右。
因为,再往东南方向竹林深处观察,可以看见玉泉山脚下上山的一级级台阶,这个位置正好是狮虎山的东坡峡谷里边,也是玉泉山西北方向的山脚下之处,抬头望去透过竹林深远的毛毛山路可以隐约看见烈士墓碑。
这工夫,二叔回转身体叫嚷道:“宝仔、阿辉、你们二人快点、跟上来?前边还要走几道弯呢?别走丢了?”。此时,我和表哥阿辉二人互相看了一下,而后笑了笑还没等我开口说话呢。表哥阿辉先用手拍了一下我的肩膀,而后搂着我的脖子开口说道:“宝弟,这也就是你,二一个人,二叔也不会亲自开车求老林头的?”。此时,我一听表哥阿辉说话天上脚、地下脚,这明摆着话里有话吗。于是乎,我们一边往前走,一边依偎在表哥阿辉身边听他讲述以前的事情。因为,表哥阿辉一米九十几的高个子,好像一根竹竿似的。我在他身边矮了半截,他用胳膊搂着我的脖子一时无法离开。
就这样,两个人、一高一矮,加快脚步顺着竹林小路往里边走着,一边走表哥阿辉一边讲述着二叔钟琦鸣与老林头(林子详原是老县委地下交通员)的恩恩怨怨。
原来,老林头,真名叫“林子详”,七十八岁(当时)。原来,老人是民国时期(1930年——1960年)温麻人。青年时代,十五岁便参加了闽西北的游击队,是老县委(连江老城)的地下交通员,主要负责递、送情报工作,为了掩护身份在敖江古镇(古城)的沙家粮店当小伙计,随着地下工作的深入后来当上了沙家粮店的小老板(三一年秋九月,原沙家粮店的老板为了给山里游击队护送粮食和情报,牺牲在了上杭县大帽山区)。当时,沙家粮店地下交通站负责人牺牲之后,应福州地下党委分工老林头便当上了小老板,而林子详老人当时才二十岁刚刚出头。而当时一九三九秋天,日本海军派遣军,暗地秘密派遣武田英男、山田敬之特工人员,分别从台湾和厦门登陆,与当地的日本菊机关特务内外勾结。于一九四一年四月十八日,集结在川石岛海面的日军先以飞机轮番轰炸连江、长乐、福州等地。地面进攻福州的日本侵略军系以陆军第四十八师团为主体,并配合海军第一舰队所属之海军陆战队一部,这些部队属于日军华南派遣军。
日本侵略军并非从闽江口正面进犯,而是从闽安古渡口、黄岐半岛的黑屿、可门港偷偷登陆,而后先占连江古城(定海)、长乐古城、福清县、闽候县等周边县城。四月二十一日日军分兵数路包围福州,一部分由营前渡乌龙江,登峡兜,沿福马路进入市区,一部分由峡兜环南台岛抵湾边,切断福州与永泰交通;-部分上趋西门外洪山桥,截断闽清、古田,建瓯联络;一部分由连江丹阳越汤岭,占北岭岭头一带,而当时林子详老人在的闽西北的游击队,一直与侵略者周旋并配合国民党正规一线部队打游击战争。
后来,林子详老人当我们面前讲述着:“闽西北的游击队的第七支队,活动于潘渡与汤岭一带、以及福州西北、西部的群山之中,一直周旋于大山区里边。这支一千多人的队伍在连江的潘渡、梅洋、丹阳古镇、罗源县、福州西北部群山里、闽西县(闽侯县古城)郊外。以及邵武地区、南平地区一带活动、与日本鬼子打游击战争。”
后来,我听表哥阿辉(钟镇辉)说,建国之后,一九五二年,老林头被分配到了县委党办任主任,一九八一年退到二线,一直工作到一九八八年才退休。再后来老伴没了,只剩下老人一个人居住在江南乡竹林深处。虽然说有子女一帮人,林玉萍(大女儿),大儿子林文远(大儿子)、二儿子林文臣(二儿子)、三儿子林文武(三儿子)。还有亲侄子林东仔几个家庭一大帮人。
可是,老人十分古怪、性格特性、为人十分内向、孤僻、因为年青时期搞过地下工作,为人特别低调、独来独往、朋友也不多,只有三个以前搞过地下工作的老哥们,有往来、从来没见到过老人有什么交往,剩下的只是几个徒弟们与老人有交往。再也没有什么人与之往来。
也许,我听表哥这么一说,心里觉得这个老人不好接触。所以,我们二人跟在二叔几个人屁股后边,心里一直犯嘀咕。就这样,我们几个人在二叔和大洋子的带领下,东绕道弯、西拐一下,顺着竹林子的毛毛小道走了好几道弯道,最后终于在一家竹篱笆前停住了。
再看,这一家的院墙太漂亮了,全部用胳膊粗壮的毛竹和虎斑竹编织而成,竹墙高约二米五、六,一排排围绕着竹林丛中深处的一排五间老式江南飞檐形瓦房,十分奇葩的是五间瓦房全部用竹编成大飞檐形体,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老人编织好后,由徒弟们抬着重达五十多斤的竹编飞檐形体,再用绞车绞到原来石头、瓦片制造的飞檐上套装上去的。这站在竹板、竹筒、竹竿编织而成的院门,更奇妙、更奇怪,院门顶端是竹编制造的门楼,门楼也是全部用毛竹和虎斑竹制造而成,而且全部用螺栓、螺钉、螺丝铆成,显得十分坚固而结实,并且更奇葩的是门楼里边摆放着一盆盆花卉,足足有大大小小三十多盆花卉和盆景。十分好看、新鲜。
这工夫,就在我站在大家身边观察着竹林深处的小院落时,竹制小院门“吱扭”一声开了,我急忙收敛回东鳞西爪的目光。这才发现是朋友大洋子已经推开了竹门,二叔钟琦鸣回头冲着最后边的我和表哥钟镇涛、表哥钟镇辉说了一句:“你们哥仨先别进去了,我和洋子进屋问一问?行了再招呼你们哥仨?在门口等着吧?”。就这样,我们干表兄弟哥仨站在竹门外边足足等了十多分钟,这才见到干二叔钟琦鸣走了过来,而且满脸带着笑容冲着门口的我们说道:“你们几个快点进来,林师傅在屋里等着呢?”。此时,大表哥阿辉一拽我的衣服,低头冲我小声耳语了几句:“宝子、一会你跟着我们进屋,见我们招呼师傅,你就上前行礼、懂吗?”。我这时急忙点了点头回答了一声“是!”。此刻,二叔急忙一摆手又一次招呼我们说了一句:“走、走、进屋~”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