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难忘的知青经历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洪啟敏 何正国    阅读次数:19823    发布时间:2019-11-08

 

挑交公粮,不惧路途遥远艰辛

挑谷子交公粮是最“伤心”的事,大家心里虽然不情愿,但又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在挑交公粮时工分高,大家都想干,我们女知青通常情况下都是以背为主,男知青以挑为住,由于路途遥远,道路坎坷,背上七八十斤重的一背,在阳光的照射下汗流满面,脚下滚烫的道路和背心灼热的摩擦,不到半小时,浑身上下的衣服、裤子都可以拧出汗水来,周身布满了白色汗渍(地图),从心里上来说,一年辛辛苦苦的艰苦劳动,黄橙橙的稻谷交出去了,在物质生活条件极度贫乏的年代里,想到稻谷只要在打米机里过一道,簸箕上簸几下、团几下就能煮上香喷喷的大米饭来,所以想到这些,心里难免就会有舍不得的感受。

 

为体现知青人生价值,春节背片石头修公路痴心不改

上世纪70年代的初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百废待兴,唯一一条通往外界的公路由于是土路久年头修,为了改变这种长期的环境条件和面貌,在公社、大队、生产队的动员下,全力以赴打响修公路的冲锋号,当时的党员、团员,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起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积极性非常高涨,并且还要在不耽误农活的情况和条件下进行,所以选择农闲春节这段时间,我们知青显然也要参加,天刚蒙蒙亮,男工妇女都在队长和青年突击队的带领下背石头修公路,我也不甘示弱地背片石,难怪当时的乡亲们开玩笑说:“大年初一不回家,背着石头笑语朗朗图表现自己”,这句话确实不假,那个年代的青年人都有健康向上,要求进步的思想也不奇怪,而且年轻恢复能力强,有的是力气,既是在劳动中锻炼自己,从今天来看又能为第二故乡作点贡献也是可以的。

50年前的农村是土地集体制,每天早上队长口哨一吹,全体队员一起出去干活,但明显的出工不出力,开着玩笑,讲着低俗的段子,一锄一站,一站就是几分钟或是十几分钟,抱着“点天”的混天思想,因此,地里的庄稼长势和收成肯定不好,大家都是时而干干停停记工分。生产队地里稀疏的包谷穗,枯黄长势不佳的秧苗,被太阳晒得快干的地里庄稼……,都让年轻的我们心焦。我们每天被记工分,拿着年底分红不多的余额,不知该怎么办?好在下乡第一年有国家每月40斤粮的补贴,大约八元钱,倒也不愁吃穿用。心里总是在想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个头?

4个月后,公社在知青中组织了宣传队,叫我们排练节目下生产队表演。我们表演的节目有《红灯记》、革命现代舞蹈《白毛女》、京剧《沙家浜》、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等,每到一处,乡亲们敲锣打鼓,聚集在一处较宽阔的地带,听我们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看我们载歌载舞,生龙活虎的男知青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女知青多才多艺的艺术风格和魅力吸引了四方八面的乡亲。而我们知青却乐在其中,在文娱生活很枯燥的年代,感受到了一点思想和精神的安慰和艺术享受。

半年后,由于凤凰公社学校缺乏老师,我被安排到凤凰小学、发明小学当代课老师。我亲眼目睹了乡下孩子每天爬山越岭,忍饥挨饿,穿着单薄的衣服,光着双脚,天蒙蒙亮就背着书包打着火把行进在泥泞、崎岖的乡间小道上的情景,我此刻深感自己肩上的担子是多么的沉重,公社信任我,我就要将课带好,不负乡亲们的厚望,对得起每天起早摸黑的孩子们,在课堂上,我看到幼小的孩子一双双求学期盼的眼神,孜孜不倦求学的情景,我感到心里受到感动、感染,我下决心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这对我在今后几十年从事教育工作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生产劳动中的真挚友情、感情、爱情天长地久

下乡近一年半时间的知青生活,同时也考验、见证了我和爱人王明廉忠贞不二的爱情、丰富的感情。我和爱人明廉因宣传队熟悉、相识、相知并相恋。我下乡后,他几乎每隔一周周六、周日(那时无双休日),下班后步行赶到凤凰公社,第二天帮我做半天农活再回赤水,那时他在印刷厂工作,因工作积极肯干被评为省新长征突击手。我在乡下当知青期间,由于我慈爱的父亲因历史的原因经常被批斗(其实他只是一个供销社的会计)。面对一下比我下乡迟,家庭成分好的知友们都纷纷回城就业,我伤心地对明廉说,我可能回不来城了,要在乡下呆一辈子了。他说没关系,我每周末来陪你,看到你我心里就踏实,爱情虽要时间来验证,我们海枯石烂、永不分离,你无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我都陪伴你左右。未来的婆婆也不嫌弃我,她说要教我做衣服,将来靠做衣服手艺养家。在患难真情面前,我被王明廉真挚的情感和专一的爱情深深地打动了我这颗年轻的心,在生活学习中、共同的劳动,共同的理想,加上善解人意的未来婆婆对我更加关怀备至,我心存感激,想到明廉与我心心相印,随着时间的流逝,彼此互相的了解,我们的心贴的更近了,每到周六、周日我劳动时都巴望着见到他和我一起劳动,因此,我和明廉的爱情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和条件中建立起来的。虽然我们现在已年近古稀,但五十多年的风雨人生,大家彼此关心、照顾和帮助,联想起我们的知青时代,想起我和凤凰知青朋友们相聚的欢乐时光,一切都淡然、坦然了。我将和明廉携手过好我们的夕阳红生活,相敬如宾、白头偕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走过这条路,荆棘又坎坷。走过这条路吃苦不言苦,风雨经历过,流过的泪、流过的汗,几十年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流金岁月,仿佛都融进我写在这里浅薄的文字里。

人生路漫漫,忠诚来相伴,50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天南海北的知青战友重逢在赤水,相逢在第二故乡的凤凰情丝如涌,感慨万分,踏着我们脚下这片红土地,望着有过我们挥洒过的青春、理想、汗水的地方,睹物思人,万千思绪,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我们都如此的熟悉,村里村外一幢幢农家别墅拔地而起,灯火辉煌,电视机荧屏里报道着祖国赤水各行各业的发展,乡亲们热情地接待我们回到“娘家”,在举杯之隙,候映之间,遐想之时,蓦然回首,我激动得热泪盈眶,乡亲们盛情款待的那晚,我们都陶醉了,忽听手机悦耳的来电铃声是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李谷一老师的《难忘今宵》,这首歌。

“水千条山万座我们曾走过,每一次相逢和期待都彼此铭刻,在阳光灿烂欢乐的日子里,我们手拉着手啊,想说的太多,阳光想渗透所有的语言,春天把美好的故事传说……”

 

编辑:纤手香凝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8088159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