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住庙杂记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汪 潮    阅读次数:22591    发布时间:2014-01-13

惠能与坛经

 

五祖寺有南廊,墙壁上的刻石文字记录了惠能求法问道的故事;五祖寺有六祖殿,供奉着惠能的塑像,摆放着他当年舂米的什物。这两个地方,我去过多次。因为惠能的事迹颇令我感动,他的成就让我景仰,他的思想对我有所启迪。

惠能祖籍河北燕山(今涿州),638年农历二月初八,诞生于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的一个低等的遭流放的宦官之家。他出生之时,亦如很多的圣人一般,多有神迹。譬如,红光腾空,异香满室。两个和尚主动上门起了个寓意“惠施众生,能力超强,可弘佛法”的名字。惠能出生后既不哭也不食母乳,夜间有神人灌以甘露云云。三岁丧父,家境贫寒,青少年时以打柴为生。他经常去城里卖柴,闲暇时喜欢到金台寺听和尚诵经。一天,听到《金刚经》中的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似有所悟。让他毅然奔赴千里之外,翻山越岭,涉水淌河,到中原的黄梅跟弘忍大师学习佛法。

当23岁、身材矮小的惠能来到五祖身边时,弘忍问道,你是哪里人?来求什么? 惠能回答说,我是岭南新州人,唯求作佛。弘忍故意说,你是岭南蛮人(獦獠),为什么要追求作佛呢?惠能机巧的回答说,人虽分南北,佛性却无南北之分;獦獠的身份虽然与和尚不同,但是,佛性又有何差别呢?

惠能的回答颇有见地,可谓自识佛性,颇具慧根,五祖甚奇之。但见当时在场的人太多,不便多说。就说,你去劈柴吧。

来五祖寺的日子里,惠能尽干些挑水劈柴、踏碓舂米的杂事。因为是岭南人,话语难懂,又是新人,常受人欺侮,随便哪个小师傅也可以指使他跑腿做事。但是,惠能不以为意,他觉得挑水做饭也是佛事,禅修就在日常生活之中。把这些琐碎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因为个小,他舂米时在腰间别个坠腰石,干的很卖力。舂米是个很重又单调的力气活,一臼米舂下来,人早已经汗流浃背。每逢师傅讲经说法的时候,他悉心聆听,认真揣摩,多有所悟。五祖尽管不与他多言,却在细心的观察他,觉得他是可造之材。

转眼间八个月过去了。一天,五祖召集门人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迟滞。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

五祖要大家速速各作一偈,并以此为据来选拔传位之人。

众人皆以为,六祖之位非神秀莫属。因他的地位仅次于五祖,是上座,还是教授师,常常讲经说法。因而几天过去了,也没人愿意作偈,作了也是枉然。

神秀自我感觉当然良好,觉得六祖之位非他莫属。他既觊觎祖位,又不想给人太过张扬的感觉,尽量身段曼妙莲花绕指一些。他当即就写了一偈,表达了对佛法的见地。几次想面呈五祖,又顾虑重重。于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悄悄地书写于走廊的墙壁之上。

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天亮时,众人驻足观看,皆说好。可是,五祖觉得此偈并未真正见性悟道。但是,五祖很有智慧,为了照顾神秀的面子,也打“妄语”,说此偈妙不可言,如果世人能依照这偈去修,可免堕三恶道;依这偈的道理去修,能得大利益。五祖私下对神秀说,你那首偈子并没有见性,还只是到了门槛,未能登堂入室,离菩提境界还很远啊。一般人依照这首偈子去修行,虽不致于堕入邪道,但决不能得到最高的智慧。要神秀再写一首能够证悟佛理的偈子。神秀思虑多日,也未能再写出新偈。    

谁也没想到,干苦工没文化的惠能也作了一偈,因不会写字,请张居士帮他书写在墙上。张居士开始不想写,说,你一个没文化没地位的獦獠,怎么写得出偈呢?再说,写了也没用。惠能说,你想学最上乘的菩提觉道,就不应该轻慢初学佛法的人。往往有的时候,最下等的人,却有最高的智慧;最聪明的人,却有糊涂的时候;地位高的人,却毫无见识可言。见惠能说的十分在理,不由心生敬意,就成人之美,帮他写了。

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惠能的偈颂,引得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此偈尽得佛道,通俗地讲明了“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的道理。他到此修道没有多久,莫非他就是位肉身菩萨?有的说,看来真不可以貌取人,我们以前不该欺负他。但也有人不以为然地说,他只不过是个獦獠,又能够作出什么好偈呢?

客观地讲,神秀和惠能的偈都是精品之作。一个是讲渐修,一个讲顿悟;一个是客观唯心主义,一个是主观唯心主义;一个是修而成佛,一个是先知先觉。顿悟也要靠日积月累的渐修。只是惠能的讲出了觉者无形无相无住的深刻道理,更契合五祖的主张,显示出天生的“英武”之气。而且,以惠能的文化,短暂的禅修,能作出如此步韵工整、义理高远的偈来,实在让人刮目相看。

大家乱哄哄的嚷嚷,引得五祖大师也从禅房里走出来,说:你们在这里吵什么?众人答:舂米的獦獠竟也会作偈颂!

五祖看了看,非常满意。但担心有人害惠能,就说,这是什么偈?根本没有见性。并用鞋子擦掉了此偈。

次日,五祖暗中来到舂米房,见到惠能腰上系着一块石头很费力地在舂米,就关切地问惠能,你为了舂米在腰间别一块石头,腰不痛骂?吃得消吗?惠能答道,修佛之人看不到自己的身躯,也就不觉得痛了。五祖十分感慨,觉得惠能很了不起,勉励他说:求道的人,为法而不顾惜身躯,是应当这样的。接着又问:米熟了没有?惠能答:米早就熟了,只等筛。说罢,五祖用拐杖敲石碓三下,背着手离去。    

五祖六祖的问答很简单,但语意双关。又像是打哑谜,无言说法。“米熟了没有?”既是问米,也是问人,寓意问惠能学佛是否成熟了,你在这里舂米修禅,禅的功夫如何?惠能也不含糊,颇自信,觉得自己早就悟道了。五祖为什么用拐杖敲石碓三下呢?是暗示叫惠能三更时到他那里去。为什么背着手离去呢?是叫他从后门进,不要让别人看见。惠能心领神会,与五祖心心相印。

为什么五祖像搞秘密工作似的呢?为什么要说一些善意的谎言呢?我们不能不慨叹,自古以来,佛门也非清静之地,一样的争权夺位追名逐利勾心斗角啊!达摩六次被人投毒,二祖慧可被同道害死,六祖惠能多次被人追杀,历史上的藏传佛教仇频发,密宗曾经“以杀为度”。他这样做都是为了方便法,保护未来的参天大树,让佛法代代相传啊。

三更时,惠能来到了五祖的禅房。五祖问他,你来做什么?惠能答:您叫我三更时来呀!是吗,我怎么忘了。你怎么从后门进来,不走前门?是您要我从后门进来的。五祖哈哈大笑,说:你很聪明,很有意思!你若问我怎知这事,我就要问你怎不知这事。

说罢,紧闭门窗,五祖用袈裟杷两个人的头包在一起,极尽神秘地为惠能讲金刚经和如何修成金刚不坏身,讲以心印心的妙法。将衣钵传授给他。想起二祖临被杀时说过的话,“到第四代时,楞伽经都变成名相了,没有人懂。”五祖不免有些凄凉,更觉弘法的巨大责任。故而深情地对惠能说,你要好好保护衣钵,这是由释迦牟尼佛一代代相传下来的。你到世间要广度一切有情的众生,将佛法广为流布,代代相传,无令断绝啊!五祖说了一偈: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

五祖接着说,衣钵是争端的开始,很多人觊觎祖师之位,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你须速去,恐人害你。六祖问,那我去哪里呢?五祖嘱咐去南方,并且先要隐藏起来,“逢怀则止,遇会则藏”,韬光晦迹,时机成熟时再公开传法。

交代完了这一切后,祖师二人星夜即刻赶赴九江浔阳驿。江边准备好了一艘小船,五祖本打算亲自把橹自摇。六祖说,师傅您请坐,我来。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弘忍听了,大为赞赏,便说:今后的佛法,将因你而大盛了。

五祖回寺后,几天没上堂说法。大家以为他病了,就来看他。五祖说,我没病,但是,衣法已南传了。大家猜测必定是惠能得了衣钵。于是,就上演了数百人追杀惠能欲夺衣钵的大戏。最为起劲者乃惠明、法如等人。以神秀的修为,不至于指使他们这样作。    

惠明以前是位四品将军,力大无比,号称飞毛腿,可日行二百里。他最先追赶上六祖。惠能因刚修法,还没有很大的神通,心中有些紧张。他把衣钵放到石头上,对天说,这衣钵是历代祖师传承的信物,怎可用武力来争夺呢?说罢就隐藏到草丛中。说来也怪,惠明看到了衣钵,但凭他的蛮力,却怎么也拿不动。冥冥之中,或许是佛陀、护法善神在保佑。于是就说,行者,我是为佛法而来,并不是要来夺衣钵啊!惠明或许是拿不动衣钵才如是说,或许真的意识到此衣钵非力可强夺。五祖衣钵传与惠能,这是天意。

这时,惠能就出来了,坐于盘石上。惠明给他行礼并请六祖为其说法。惠能就给他讲了一番话:你没有真正悟道,即便争得了衣钵也守不住。既然为求法而来,就该屏除一切万缘,不要生一丝一毫的杂念。他看看惠明,见他平静了,就继续说,刚才您既没有善的念头,也没有恶的念头,正在等待听我说法的时候,就是见到了惠明师父您自己的本来面目!惠明至此言下大悟,契入了明空双运的境界。惠明又问:除了刚才传给我的诸佛密语密意之外,还有其它更妙的吗?六祖说,佛法不是语言与文字,能说给你的就不是诸佛密意了,你要返观内照你自己的心,也就是观察你自己的心,(这时就是明空双运的境界,就是你的心的本来状态,除你自己的心外,别无诸佛密意。)诸佛密意在你自己那里。惠明说,我在黄梅这么多年,实在还没有看清自己的本来面目,承蒙行者的开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现在您就是我的师父了。六祖说,你既然这样谦下,我们都是同师黄梅五祖,你要善自护持,勿令退失。

惠明感激不尽,答应惠能,决不辜负六祖所望。并告诉惠能,后面还有大批人马将陆续追来,请他火速起程。惠能轻轻地拿起袈裟衣钵放入怀中,朝着广东的方向大步走去。惠明后来拜留六祖座下三年,又在袁州(江西)蒙山聚徒习禅,大宣惠能之旨。

次日,果然有数百人陆续追到大庾岭,惠明告诉众人:我已先到一日,方圆数里之内,都已询问过,又搜索了一遍,均未发现惠能的踪迹,想来是追过头了。将众人哄骗回头寻找。惠能暂且躲过了一劫。

惠能来到了广东的曹溪。追兵又来了,他们放火烧山。在熊熊大火中,惠能藏于大石缝隙中,幸免一死。他只好逃到四会、怀集(今广西怀集县)的猎人队中去避难。

“逢怀则止,遇会则藏”,看来五祖真是颇有先见之明。怀集、四会乃两广交界之地,山高林密,地广人稀,山高皇帝远,容易隐藏与逃逸,可进可退。山岩里有长年不涸的山泉滴水,连绵的大山中有丰富的野果可以充饥。这里系瑶汉杂居之地,民风淳朴,人民友好善良。山民们少有像中原地区那样根深蒂固的传统佛教思想,更易于接受顿悟禅学。

惠能在猎人中隐遁了十五年之久。在这里,他做些做饭、看管猎物的工作,时与猎人随宜说法。如果见到有猎物落网或被铁夹夹住,他就会前去解网松夹,放猎物逃生。有次,他正偷偷地把一只掉进陷阱的老虎给放了,结果被人撞见。猎老大气急败坏地说,我们辛苦打猎,你却放走猎物。就把他放在一棵大树上吊了三天,差点没命。作为信佛之人,不仅不能杀生,也不能吃荤。而猎人们整天吃肉。惠能就在山上挖些野菜放到肉锅里煮着吃。别人问他为什么这样?他就说,我只吃些肉边的菜,不吃肉。

惠能为人正直善良,乐于助人,除了爱偷偷地放走猎物外,与周围的樵夫、猎人、药农相处得十分融洽。那时,猎人们为争夺地盘、猎物,时常发生打斗,他极力予以化解。山民们有病就来找这位“卢居士”,而惠能则不分白天黑夜,刮风下雨,都是有求必应,经常替人治病。天干缺水,他帮人寻水打井。惠能平日常常劝导山民们多种五谷、蔬菜,少杀猎物,摒除暴戾野蛮之习气,多做积德行善的事情。

怀会之地,云蒸霞蔚,空灵缥渺。远山在云海里漂浮,恰似万佛来朝。看来是天公造物,上天赐给这里的山山水水以般若三昧不染万境的佛气。在尽一个伙夫和看护工的义务的同时,惠能继续自我修禅,领会佛的真谛。苦苦地思索着五祖所传顿教与西方《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妙诣与转承关系。他时常在想,世间万物都在变,西方的佛法来大唐中土也该变。恒河之水如何才能融汇到中土的黄河长江?他开始构思体现中国化、平民化的《坛经》,立志创立禅学“南宗”。

什么叫忍辱负重?什么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惠能是也!他是堂堂的六祖,但是,还不能向任何人宣说;他是个大彻大悟的得道高僧,却干些下人的工作。他在这里消业障,在这里培福慧,在这里放下,在这里禅定!什么是放下?所有境界都不放在心上,就是放下。什么是禅定?境界现前如如不动,就是禅定。他在无形中修行。修行在时时,处处。

隐遁十五载,该是出山时。弘法不可终遯。他辞别了猎友山民们,来到了广州的法性寺(今光孝寺)。此时,印宗法师正在广场上讲涅槃经。北风吹得旛旗左右摇摆。两个和尚争论了起来,一个说是风在动,一个说是旛在动。争论不休。惠能告诉他们,不是风动,也不是旛动,是仁者的心在动啊!僧人们听他这一讲,觉得非常玄妙,真是一语惊四座。

见惠能所云言简理当,不拘一格,奇妙异常,印宗法师就请惠能上座说法。并说,行者定非常人。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非是行者吗?惠能答道,不敢称行者,但五祖衣钵的确传于我。印宗法师一听说他就是五祖衣钵的传人,就向惠能叩头顶礼。要求他将五祖所传的衣钵出示给大众看看。惠能想该是公开身份之时了,就给大家看了。

印宗接着又问:五祖传衣钵于您时,有何开示呢?惠能说,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开示,只是谈论见性,并不谈论禅定和解脱。惠能接着又讲了一番不二之法等法理。印宗犹如醍醐灌顶,钦佩不已。激动地说,老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愿意拜您为师,盼多多赐教。惠能回答说,法师过谦了。我在东山得法后,艰辛备尝,命似悬丝。也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方始得闻如上顿教得法之因。今日得与各位长老、官长、僧众聚会一堂,深感庆幸。教是先圣所传,并非我惠能自己的智慧。汝等若谨遵佛法,清净自心,悉心体悟,亦可与先代圣人无别矣。

今天的广州光孝寺,无疑是佛教的光辉圣地。惠能大师在这里剃度、受戒,在这里公开说法、弘法。

公元676年,此时此刻,中土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正式公开登场了,开始了他其后37年传教弘法的伟大事业。

惠能说法,既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又深契佛理,多有创新,在岭南一带产生了很大影响。翌年,韶州刺史韦璩仰其道风,率同僚恭请惠能入城,于大梵寺讲堂为众说法,兼授无相戒。僧尼道俗集者千余人,门人法海编录其法语。

《坛经》“般若品第二”、“ 决疑品第三”比较详尽地记录了这段时间六祖说法的内容。比如,六祖解释了什么叫“般若”,什么叫“摩诃”,什么叫“波罗蜜”,它们是梵语,译成汉语就分别表示“ 智慧”、“大”、“到彼岸”的意思。“摩诃般若波罗蜜”就是大智慧到彼岸之意。这是比较简单的解释,因梵语中它们还包含其它的意义,如般若有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三种意涵,故而音译。

六祖说,无论何时何地,念念明明了了,念念不迷,常用智慧处理一切事情,这就是修智慧行门。智者知错即改,愚者明知不对,但还要试一试。

此岸就是生死,彼岸是涅槃。如何到彼岸?这就要脱离烦恼的大海。为何有烦恼,就因有无明。(无明就是你不明白的事)涅槃像水,本无波浪,但风一来就有波浪。风即无明,波浪就是烦恼。人的杂念就是波浪,也就是烦恼。若不贪执外境就像水无波浪,没有波浪就绝生死。若没有波浪,生灭就了了。没有生灭,生死也就了了。有生灭就名此岸。离开贪执就无生灭,就像水常运行不息。如此,智慧光明遍照,这就叫彼岸,所以叫波罗蜜。

六祖说,觉道的智慧,世人本都具足,在佛不多一点,在众生不少一点。只因心迷而不觉。故而需要正直而有德行的人去指引,使你明心见性。当知所谓智者愚者的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

六祖说,认识了本性后,不能只是尽作口头禅,不去实行。如果这样,即使经一万个大劫还是不能见本有的般若,这对你始终没有益处。而要口念心行,心口相应。

六祖非常形象、生动、精深地解释了“心的广大”、“宇宙的广大”、“世界的虚空”等概念。这既是精深的佛理,也是深奥的哲学思想。他说,人的心大如宇宙,无边无际,有的人想到月亮上去,想登天。所以说心无边际、无限度,故没有方圆或大或小。心无形,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心量也没有青黄赤白黑等颜色的表现,也没有上和下,长和短。自性本无嗔无喜,它是中道的;也没有是或非,若有是有非,就不是你的真心了。自性真空就是人心的本来面目。我们修道,是真空里有妙有,不是什么都不知道。要什么都知道,还要什么都不知道,明明了了,清清楚楚,就像“心清水现月,意定天无云”一样。

六祖说,世界、宇宙包罗万有,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概兼容并蓄。它不会因为你是恶人就要撵走你,你是善人就欢迎你来。它能包容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均在其中。人自己的本性就像宇宙一样,也能包含万法,这也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应该对一切人,无论是好或坏,均没有欢喜或憎恶的分别。我常对你们说,不好的人终究有好的一天,希望他能觉悟而改过。

六祖的说法充满了辩证法,十分励人之志。他说,凡夫就是佛,烦恼就是菩提。前念愚痴就是凡夫,后念智慧、闻悟了就是佛。前念贪执就是烦恼,后念放下就是菩提。凡夫只要修为到了,一样可以成佛。

六祖对自己的顿教法门十分自信。认为它是从一种般若而生发出无量般若,从一种般若生发出八万四千种智慧。以后得我法者,若能与有同样见地同样追求的人一起,如同事佛那样,矢志不渝地将之代代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定会成为一代圣人。正法不传,则邪门歪道就会泛滥成灾。

说法之时,六祖吟诵了一首长偈颂,表达其顿教法门的主要宗旨。颂曰:

 

说通及心通 如日处虚空 唯传见法性 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 迷悟有迟疾 只此见性门 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 合理还归一 烦恼暗宅中 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 正来烦恼除 邪正俱不用 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 但正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 一切尽不妨 常自见己过 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 各不相妨恼 离道别觅道 终生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 到头还自懊 欲得见真道 行正即是道

自若无道心 暗行不见道 若真修道人 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 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 打除烦恼破 憎爱不关心 长伸两脚卧

欲拟化他人 自须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 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 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 邪见名世间 邪正尽打却 菩提性宛然

此颂是顿教 亦名大法船 迷闻经累劫 悟则刹那间

 

此长颂挈其要者,六祖主要是说,心地法门本无顿和渐之别,只是因人有智愚,智者开悟快些,就可以教他顿法;愚者开悟慢些,就教他渐法。什么叫顿法?顿就是叫你断。断什么?断淫欲心,断无明。

世人若想要修道的话,什么法门都可以成就道业。若你真正明白正法,则行住坐卧都可以修行。关键是你自己要检讨反省自己的毛病、过错,经常用镜子照一照自己。不应尽看人家的毛病,而不问问自己是否守五戒或起各种邪念妄心。若能常见自己过,就与道相应,而不违背道了。

佛法就在世间,人在世间就可以修成佛。若离开世间去找菩提,这就好像要兔子生出犄角一样,是不可能的。    

我现在所说的偈颂是顿悟的法门,是成佛的法门,这一段偈颂亦可叫大法船。它能运载一切众生,从生死的此岸经烦恼中流而到涅槃的彼岸。你若是迷惑不明白,那要经很长的时间才能开悟;但若你能顿悟,将所有欲念都放下,那么,刹那间就开悟了。我希望你们都能躬行实践,脚踏实地去修行,见性成佛。

听了六祖大师的法言法语,韦刺史及众僧俗都如醍醐灌顶,幡然醒悟,赞叹不已。韦刺史说,真是想象不到,在我们这岭南蛮荒之地,出了一位真佛啊!

随后,六祖来到了曹溪的宝林寺(今韶关曲江南华寺),是为住持,驻锡传法三十余载。他以“见性成佛”为宗旨,提倡不立文字,融儒道传统文化之精髓和禅宗秘笈于一炉,弘扬“顿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独立精神气质的佛教宗派——“南宗”。影响遍及大江南北关内关外海内海外,不仅吸引了北宗的一批弟子,也惊动了朝野。

曹溪,祖师禅的发源地,是名震海内外的佛门圣地。有人将其与孔老夫子的故乡——洙泗相提并论。惠能也被尊称为“东方如来”。曹溪的得名,始于一代枭雄曹操的玄孙曹叔良于此定居。曹溪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宝林寺乃印度高僧三藏所建。梁天监9年(510),中天竺国那烂陀寺大德三藏,志弘大乘,乃巡历诸国,泛舶至韶州曹溪口村时,见此地地域形胜,堪为沙门居止。说若在此建寺,定会代出高僧,并预言170年后,“有无上法宝于此地弘化”。惠能的横空出世,或许印证了三藏的这一悬记。

世称南能北秀,南顿北渐。神秀也实乃奇人,一代宗师。少时即熟读儒家经典,兼通老庄,博学多识,名闻乡里。出家后,深得弘忍器重,称其为“悬解圆照第一”、“神秀上座”。五祖圆寂后,他在荆州当阳山(今湖北当阳县)玉泉寺大开禅法,四海僧俗闻风而至,声誉甚高,被视为名义上的六祖。后武则天闻其名,召到京师,“肩舆上殿,亲加跪礼”,敕当阳山置度门寺以旌其德,朝野景仰。时京都王公士庶,闻风争来谒见,望尘拜伏,日以万计。中宗即位,尤加敬异。中书舍人张说向其执弟子之礼,并赞神秀:“身长八尺,庞眉秀耳,威德巍巍,王霸之器也。” 因在北方传法,故其法系称为北宗。

神秀很诚实,知道自己的不足。时有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之感。当武则天把他封为国师的时候,他几次向其推荐惠能,声言惠能的禅机修行比自己高深。赞惠能 “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师五祖,亲传衣法。岂徒然哉?”我们要知道,神秀不仅年长惠能32岁,而且曾是五祖寺的“二把手”,而那时的惠能只是个年轻的杂役;此时已年逾九旬,又是两京帝师。他如此说,表明他的确十分钦佩惠能,有博大的胸襟。    

因惠能在南方传法声名远播,又有被视为一等高僧神秀的推荐,使得当时的国家最高领袖武则天对惠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先后于592年、596年、705年三次遣使“敕书劝谕”,欲迎请惠能入宫,以便就近讨教,“侧奉聆音”。          

今天的南华禅寺刻有一座武则天圣旨碑。其中记载,万岁通天元年(696),武则天御赐南华禅寺六祖惠能大师圣旨一道,赞六祖“入大乘之顿教,表无相之真宗。” “横舟揖于苦海之中,究沉溺于爱河之岸,”“ 大济群生。”使得“万机无恼,八识俱安。功超解脱之门,心证菩提之序。”因而“名振十方,声誉四海。” “朕以身居极位,事继繁煎,空披顶戴之诚,伫想醍醐之味,恨不趋倍下位,侧奉聆音,倾求出离之源,高步妙峰之顶。”九五之尊的皇帝愿意放下身段,坐于讲堂之中,聆听大师说法。看来,武则天是惠能的铁杆粉丝。

能得到皇帝的垂青,当面向其讲授佛法,这是个人名扬四海的绝好机会,也是多少高僧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惠能却如如不动,有自己的考虑。国家能重视佛教,以佛教立国自然是好事。但是,我惠能属于大众,而不只属于一人,自已的禅学只能植根于广大黎民百姓之中。再者,皇宫看似富丽高贵,实际上也是一座囚牢,在哪儿将很不自由。惠能既上表谢恩,也给皇上送了两件东西——新州桔和祖传袈裟。

在辞疾表中,惠能称“陛下德包物外,道贯万民,育养苍生,仁慈黎庶,旨弘大教,钦崇释门。”惜自己“久处山林,年迈风疾”,请求让他“居山养疾,修持道业。” 一再婉言谢绝两位皇帝的邀请。

他让皇帝的使臣薛简给武则天带去了自己家乡的特产——新州柑,以谢皇上赏识之恩。武则天吃了薛简带回的新州柑后,觉得果汁丰富,芳香清甜,赞不绝口。命园丁在皇宫种植此新州柑树。可是,北方京都洛阳种出的柑橘苦涩难咽,与两年前食到的新州柑有天壤之别。此时,武则天悟出了惠能送柑橘的用意:“橘生于南为橘,橘生于北为枳”,得道高僧也需要适合于自己的土壤。就不再要求惠能进京了。还给惠能送来袈裟一领,水晶钵一个,锦缎500匹。又拨款在惠能家乡新州扩建报恩寺,并亲笔题写寺名“敕赐国恩寺”。并要求地方官员安恤僧徒,不要打扰寺庙的清静。唐中宗继位后对六祖也十分尊重和关照,多有赏赐。

禅宗历史上的两件著名公案——志诚“盗法”、志彻灭祖,反映出北宗门人对惠能由蔑视、怀疑到向往、归附的心路历程,也体现出惠能的智慧和胸襟。

话说已身居国师之位名震四海的神秀大师,晚年几次修书给昔日的小师弟惠能,欲邀他北上,共话禅机。但是,惠能却总以种种理由推脱。一天,神秀对门人们说,惠能或许是先知先觉者,深悟上乘。祖师将衣钵传授给他,必有其道理。你们为何不到他那里去参决悟道呢?他特意对志诚说,你聪明多智,可以代我去听法,若有所得,尽心记取,回来后说给我听。

志诚遂谨遵师命,来到了曹溪。他没有讲明自己的身份,只是混在众人中听六祖讲法。六祖乃得道高僧,慧眼扫过去,就知道听法者的心思。于是就说,今天有人来盗法,他就潜伏在你们中间。这是在逼志诚现身,希望他端正学法的思想。果然,志诚坐不住了,站起来向六祖行礼,说明自己的来处和目的。

六祖问他,你师傅派你来这里偷听我讲法,是不是应该算作奸细呀?志诚连忙说,不是。六祖问为什么说不是呢?志诚辩解说,我在未表明自己的身份时,有偷听法的想法。现在我说明了来由,就不应该算作奸细了。六祖笑着让他坐下。

接着六祖和志诚就什么是禅法,什么是戒定慧,如何了生死等问题展开了对话,讨论。往往是志诚问,六祖解答。六祖对神秀的有关看法也颇感兴趣,志诚讲了他师傅的看法后,六祖就来一番“批驳”。比如,神秀常叫他的弟子住心观净,多坐禅,少睡觉。六祖说,长坐少睡,人会很疲劳,身体得不到放松,又怎能进入禅境呢?再比如,什么是戒定慧?神秀认为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六祖认为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六祖还说,你师傅的戒定慧是劝小根智人的,而我是劝大根智人的。那意思就是说,你师傅只能培养出画匠,而我是要培养画家。

通过几天的参学、观察,志诚觉得六祖的法理更高远、通俗易懂,使自己获益良多。有些事情,在师傅那里九年也未曾开悟,而听六祖一讲就豁然开朗了。再者,这里的氛围与玉泉寺也有很大的不同。神秀禅师讲法时,端坐在高高的法椅之上,面前的法桌上放着几堆经卷,受过具足戒的僧人侍立两旁,一般的僧众盘腿坐在下面,听他居高临下地讲经。而在这里,所有的人都盘腿而坐,不分等级贵贱,惠能禅师面前也不见一本经书。他不像是在讲法,倒像是和大家一起聊天。他更喜欢此等平等融洽的氛围。于是,执意要留在六祖身边,愿意朝夕不怠地跟他学习。惠能成全了他。志诚后来成了六祖的得法弟子。

志彻俗姓张,名行昌,江西人,年轻的时候是个侠客,后在神秀门下出家。本来,神秀早已忘记了与六祖的恩恩怨怨,或者说根本就没有什么恩怨。可是,他的门徒却一直对六祖夺走五祖衣钵这件事耿耿于怀。706年,神秀圆寂后,玉泉寺继任方丈就指使志彻来谋杀六祖。《坛经》上说六祖料事如神,早就算到了有此一劫。于是,在志彻要来行刺的当晚,将十两黄金放在座椅上。

深夜,志彻潜入六祖的房间行刺。连砍三剑,六祖却毫发无损。六祖坐起来说,正剑不邪,邪剑不正。我只想给黄金你,不想舍命给你。见砍了三剑,六祖都毫发无损,难道他真的是神人吗?志彻吓破了胆,连忙跪地求饶,深表忏悔,并说要跟六祖修道。六祖说,我给你十两黄金,你快走吧。恐怕我的弟子们知道你行刺不会放过你。你要是真心出家,等你以后放下了仇恨诚心向佛了再来找我。我可不收一个刺客。于是,志彻再次顶礼膜拜,然后悄悄地走了。

几年后,志彻来投奔六祖,继惠明之后,成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又一人,在悟道弘法上有很大的成就。

禅者如何面对生死?他们很淡定、从容、洒脱、超然。在他们看来,生死乃一体之两面,生死循环,本是自然之理。生固非可喜,死亦非可悲。禅者知道自己的本心“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往无住”,因此无惧于“生死”,甚至视生死如游戏。所以,他们看淡生死,不为生死所挂碍。肉身虽死,而他的法身慧命,他的真心自性,则永存于宇宙,亘古常新。不生不灭就在生死之中。这就是解脱。

712年,75岁高龄的六祖已着手准备后事了。像六祖这样的佛的确有很大的神通,知道自己哪一天会圆寂。得道高僧,一样的不可能长住世间。若非如此,就不需要涅槃了,就不需要往生净土了。这段时日,六祖一直在考虑自己的身后事:我传法37载,所说法语已由法海记录整理为《法宝坛经》,它能够得到广为传播吗?弟子们能够很好地弘扬光大禅宗法门,做到世世代代薪火相传吗?他们能够普度众生吗?他们还有那些疑问需要我解答?我要跟他们讲清楚为什么以后只传法而不传衣的道理;家乡新州还要抓紧建一座灵塔呢,我到底在哪儿圆寂呢?等等。时日不多了,要只争朝夕啊。

一天,六祖把他的十大入室弟子——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叫到座前,对他们说:你们十位不同于常人,我圆寂后,你们应该成为一方法主,弘化一方,成为人天师范。现在我要教你们说法的方法,以不失顿门禅宗的宗旨。

这些弟子皆为人中豪杰,为南宗最终一统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法海,编辑整理了《六祖坛经》;神会,年轻有为,深得六祖佛法,后来创立了荷泽宗。他颇有辩才,滑台之辩,为南宗打败北宗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也有人称其为禅宗七祖;志诚弃暗投明,志彻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法达熟读经书……。惠能的弟子中,江西老表最多,法达、智常、行思、志诚、志彻皆是。

五阴、六入、十八界三科,天地、日月、明暗、阴阳、水火、有无、色空、动静、凡圣、僧俗、长短、智愚、正邪等三十六对,古已有之。六祖根据禅宗的特点而加以归纳,作为自己的教学纲领。六祖说,“说一切法,不离自性”,以中道为根本。唯有中道才能实现超越。佛法最主要的,就是要我们能够离开偏执,放下,做到通达,超越自己,以平常心过一种随缘自在的生活。

另一天,六祖继续对他的弟子们说,我于大梵寺说法,迄今凡37年。我的法言法语,已辑为《法宝坛经》,你等须倍加珍重,善加守护,并广为传播,普度众生。依此修行,就是正法。我今天也要说说为什么今后只传法而不传衣的道理。其一,这是先祖的嘱托。五祖当初就对我讲,衣钵止汝勿传。禅宗初祖达摩师曾付授偈意,衣不合传。他说,“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一花”就是祖师,“五叶”就是二祖、三祖、四祖、五祖到我。我要践行祖师的教导,因此决定以“法”印证,而不传“衣钵”。其二,衣钵是纷争之源,往往导致流血冲突。初祖六次被人投毒,第七次最终死于投毒;二祖被同道害死;我几次遭人追杀,我示灭后还会有人要我的脑袋。其三,衣钵只传一个人,而法可以传给众人,这更有利于弘扬佛法。

后来,六祖准备回新州入灭之际,又有门徒问他:大师既说不传衣,只传法,法当传付何人呢?六祖回答说:法已付给大家,有道者得之。我灭后二十余年,邪法惑乱,扰乱我的宗旨,届时会有人不惜生命,出来替佛教厘清是非,拨乱反正,那就是我现在只传正法,衣不复传的原因。

果不其然,732年,神会禅师在滑台无遮大会中,高树法幢,大作狮子吼,辩倒了神秀门人,从而使南宗取代北宗,成为中国禅宗之正统。六祖也成为中国文化史上光耀古今的千秋伟人。

一天,弟子们讨教禅宗的法统问题,六祖做了详尽的总结归纳。六祖说,禅宗法统的世代次第,肇始于释迦牟尼佛祖。首传摩诃迦叶尊者,经阿难尊者、商那和修尊者、优婆毱多尊者等到菩提达摩尊者已有二十八代祖师。再经慧可、僧璨、道信等大师,到弘忍大师,就是三十二代祖师了,我是第三十三代。若就东土而言,达摩大师为为东土第一祖,慧可为二祖,僧璨为三祖,道信为四祖,弘忍为五祖,我为六祖。无论是过去古佛,或是娑婆世界的三十三祖,乃至历代禅门的高僧大德们,因为有他们的师资相契,才得以使佛法传灯无尽;他们的一生,代表的是佛法,是法脉相续的无尽灯。汝等向后,也要递代流传,毋令乖误。

禅宗为什么能够历经千百年而长盛不衰?这与六祖大师建立了自已的法统有很大关系,与六祖在这里的付嘱有很大的关系,与《坛经》的凝聚力量密切相关。六代传法,千真万确。六祖的高明处在于将此法统上溯到释迦牟尼佛,使自己有了绝对牢固的依据,而优越于其它宗派。后来,天台、华严、净土、密宗等也竞相效法禅宗,试图建立自己的法统,但都远不如禅宗那般牢固。如天台宗在《佛祖统纪》中所作的努力那样。因为把法统上溯到释迦佛并不难,难的是在现实的社会中,该宗派是否有能力维系这个法统。历史事实表明,在这方面禅宗最为成功。“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的这一旗帜,在中国佛教徒中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由于其简捷易行,故易受僧人和士大夫们的尊信和奉行,为自己建立了广阔的传布空间。所以,在六祖之后短短百余年间,禅宗不仅承受了唐武宗灭佛运动的打击,而且迅速形成了五宗竞荣的局面,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当然,对于禅宗的法统,教下各大宗派是有异议的,但却无力动摇社会的承认,最后也只好随波逐流了。

一个宗派的发展和繁荣,仅靠法统是不够的。它本身还应具有超凡的实践力量和普遍性。自己就是佛,“自修、自行、自成佛道”,六祖大师归结的这一总纲,就圆满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浓缩了整部《坛经》的基本精神。你看:“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不论因也好,果也好,六祖把佛与众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上,放在每一个人的身上,消除了一切差距。所以,每一个人,只要你发心,只要你按照六祖的开示去修,去行,你就可以得到解脱。历史上的禅宗大师们,他们是那样的自信,那样的洒脱,那样的自在。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尝到了这种无上的法乐,当然是信心百倍了。

712年7月,六祖就命门人在新州国恩寺建灵塔,后来又多次督促要加紧建设,次年夏天终于落成。六祖这样急着督工,或许是想在里边圆寂吧。

713年农历七月初一,六祖命人鸣钟击鼓,召集所有徒弟到法堂开会。六祖说,下个月我就要离开人世了,你们若还有什么疑问,就趁早问,我为你们答疑。

见六祖要跟大家告别,个个悲恸不已。包括法海在内的众弟子,有不少人眼泪夺眶而出,有的还放声大哭起来。只有年龄最小的神会似乎无动于衷,既没有眼泪汪汪,也没有啼哭。

见大家这样哭哭啼啼,六祖有些生气地说,你看看你们!你们这样悲伤,是为我吗?你们是担心我没有去处吗?如果没有去处,我是不会事先告诉你们的。我知道自己的去处,所以很坦然。法性本来就没有生灭、去来。你们应该学学神会,毁誉不动,哀乐不生,有个无善无不善的境界。真是枉费你们跟我修了这么多年!过了几分钟,见大家慢慢平静下来了,六祖又跟大家讲了一些法理,做了一番交代。

过了几天,六祖执意要回老家新州。大家又是苦苦挽留。六祖说,叶落归根。诸佛出世,尚且要示现涅槃。有来必有去,这是常理。我这肉身骸骨,该有所归。六祖还预测他圆寂五六年后 ,会有人来取他的首级。这一提示提醒了大家,后来,在六祖圆寂后,弟子们在他的颈部用铁托做了加固处理。使得那个高丽僧的图谋未能得逞。

过了几年,高丽的一个和尚,想将六祖大师的头偷回到他们国家供养,就花重金雇请张净满,来取六祖的头颅。他不知道六祖法身颈部用铁做了包裹,砍了几下也没砍掉。响声惊醒了守塔的和尚,就把他给抓起来了。对张净满如何处理,当时的郡县官员说,张净满太猖狂了,竟敢取六祖的首级,真是无法饶恕,一定要予以杀头。时任方丈慈悲,说,此事若依国法,犯人理当斩头,毫无保留的余地。但在佛教里,冤亲平等,我的意思还是将他放了,因祖师预见到了这个劫数。刺史柳无忝听后说:我今天才真正体会了佛门的广大,佛门太伟大了!于是就将张净满给放了。

开元元年(713年)八月初三,新州国恩寺。吃过斋饭后,六祖郑重地与各位徒众道别。六祖说,我要走了。你们要善自珍重。我灭度后,希望你们不要像俗人一样悲伤哭泣,受人祭奠,身穿孝服。你们如果这样做,就不是我的弟子,也是不懂佛法的表现。希望你们见自本性,虔诚修行,觉悟成佛,普度众生。接着又说了四句偈语: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

说罢,六祖端坐至三更。忽然对大家说,我去了。刹那间圆寂。一代佛教大师、人间佛,走完了他76年的人生旅程,迁化涅槃,往生极乐净土。是时,异香满室,白虹属地,林木变白,禽兽哀鸣。

六祖示寂,其真身安放何处?各地官员和僧人争个不休。新州人说,大师是我们新州人,他自己也说叶落归根,理应回家乡供养。韶州人说,大师是南华寺的开山祖师,驻锡传法三十余载,理应回韶州。广州人说,光孝寺是大师最早公开弘法之地,也是他老人家落发受戒之地,理应回广州。大家争论不休,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无法决断。这时,有个聪明的和尚就说,我们还是让六祖自己来作决断吧。六祖生前心通,圆寂后,当然也心通啦!我们现在为供养他老人家的真身而争得面红耳赤,他一定很不高兴。我们来焚香吧,香烟所指方向即六祖所愿之地。大家都说好。

于是就焚香,香烟直往韶州南华寺方向飘。广州和新州心服了,无话可说。于是就决定将六祖大师的真身送往南华寺去供养。

十一月十三日,众官员和众僧迎请六祖真身和达摩祖师所传衣钵到韶州南华寺。次年七月二十五日,把六祖大师真身从龛中请出。六祖弟子方辩颇善造佛像,由他为六祖真身整容。六祖曾说过,五六年后会有人取他首级。故而,特意进行了加固处理。真身入塔之际,塔内冒出白光,直冲云霄,光照大地,三天后才慢慢消散。达摩祖师所传信衣,中宗所赐袈裟和水晶钵,方辩法师所造六祖法相及六祖所用道具等放置塔内,永作宝林道场镇寺之宝。

六祖大师金身永谢,薪尽火灭,全国沉浸在一片哀伤之中。列郡恸哭,世且空虚。山崩川竭,鸟哭猿啼。皇上及众大臣也悲恸不已。唐玄宗敕令为六祖立碑,纪师道行。唐代三大文豪王维、柳宗元、刘禹锡分别撰写了碑记,颂扬六祖惠能的功德。其中犹以王维的《六祖能禅师碑铭》最为后人所推崇。该文文辞华美,庄重典雅,善用典故,有理有据。比较全面、高度浓缩地介绍了六祖的生平行化事迹,高妙法语和顿悟理论。在碑铭中,王维盛赞惠能至性淳一,天姿贞素,行无碍之慈,宏济四生,大庇三有;移风易俗,教化众生;道德遍覆,名声普闻,实乃世之至人,化身菩萨。后来,唐宪宗追谥六祖惠能为“大鉴禅师”;宋太宗加谥为“大鉴真空禅师”,宋仁宗加谥为“大鉴真空普觉禅师”,宋神宗加谥为“大鉴真空普觉圆明禅师”。

六祖惠能曹溪弘法三十七载,培养出的弟子英才如云,龙象辈出。嗣法者四十三人,最有成就者乃南岳怀让、青原行思、永嘉玄觉、南阳慧忠、荷泽神会。他们被尊称为“五大宗匠”。在全国各地的名山大刹,广为布道,发展了禅林学说,自成一家,风行草偃,形成了星月交辉、联炬烛耀的格局。如临济宗从六祖并始,师师相授,灯灯相续,传到今天已历四十五代。

自唐以降,六祖禅宗不仅成为中国佛教的最大宗门,而且对濂溪心学、宋明理学、吕洞宾全真派道学等发生了深刻影响,还传播到日本、韩国、朝鲜、越南、泰国、印尼、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他们的很多佛教门派以六祖为宗。近现代,还播散到欧美等西方国家。

在此,不妨摘引当代著名佛学大师、一身兼祧禅宗五家法脉的虚云老和尚的一篇文章(《为六祖请赐加封谥号呈文》),以阐述六祖的地位和影响。文曰:

 

故我六祖慧能禅师,生于唐代,得衣钵真传,大显法化。唐中宗神龙元年,遣内侍驰诏迎请不赴,惟于曹溪,阐扬心地般若法门。嗣法者四十三人,闻法而不失宗旨者,万千之众。其后分为五宗:曰临济,曰曹洞,曰沩仰,曰云门,曰法眼。皆一脉相承,普遍南北。法眼一宗,远传于泰国、高丽。曹洞亦盛行于日本。教化广被,渊源深远,古今鲜见。玄宗光天二年,六祖示寂,留肉身于曹溪。宪宗谥曰大鉴禅师,至宋朝太宗加谥曰大鉴真空禅师,仁宗加谥曰大鉴真空普觉禅师,神宗加谥曰大鉴真空普觉圆明禅师。……曹溪禅道愈久而弥著者也。宋儒周濂溪,参学于东林聪禅师,得心性之传,并得竹林寿涯禅师所授易学。而二师皆渊源于曹溪。二程朱陆性理之学,又皆出于濂溪。考其法脉源流,宋明两代言性理之学者最著。其于曹溪,则犹古之洙泗也。至于道家,如唐之吕洞宾,参学于黄龙禅师,而得悟道。元之张紫阳,得雪窦祖英禅师语录启发,始开妙悟。此道家犹龙一派,称为纯正者,以得闻曹溪之禅法,而中兴其宗派焉。故曹溪不独为禅门之祖庭,亦儒道两家之大宗师也。盖其源远则其流长。佛教传入中国,始于汉而盛于唐。法师如林,惟我六祖远绍直指单传明心见性之宗,化行中外,朝野尊崇。得不谓一代之人杰,三教之师表耶。兹更就其与粤东文物关系论之:相传曲江张九龄于童年时,尝随其家长参礼曹溪。六祖为之摩顶授记,谓“此子器量不凡。他日必束带立朝,身为大臣。”曲江风度,脍炙人口。而不知已于龆龀之年,早得祖师为之印证矣。岭南文化落后,自六祖得衣钵后,教化普施,从此粤人不再以獦獠见嘲于中原矣。粤东文物之盛,亦自此始。未几而有黄巢之乱。黄巢曾率兵,取道曹溪,以不礼于祖庭。风雨晦冥,迷途失路,终日不能出山。乃慑栗礼敬,始解昏厄。后将其屯兵之营田,尽舍于南华,供奉祖庭香火。志书名其地为黄巢庄,是以魔王而转为护法,尤为奇事。又韩愈以谤佛被贬为潮州刺史,三致书于大颠禅师,亲入山敬礼,为大颠所折服。唐尚书孟简,作韩愈别传,记其问答之言。宋欧阳修跋其别传,则曰:“反复读之,知大颠果非常僧也。”又曰:“若非深达先王之法言者,莫之能为也。”大颠为曹溪第四传弟子,其见韩愈之年已八十八岁。韩愈未至潮时,潮人早受法化久矣。后人谓潮州赖有韩愈开辟草莱,不知其功乃种因于大颠禅师也。曹溪弟子分化各方。蛮烟瘴雨之乡,咸沐其化。其与广东文化关系之深,殊未易殚述。自唐迄今千有余年,各地禅寺类多颓毁,独曹溪一寺,(初名宝林后名南华)巍然独存,香火绵绵。每年六祖诞降之期,曲江近县善信之士,咸来晋香顶礼,络绎于道。其德泽感人,灵显佑世,千年如一日。

 

中国佛教史上有“曹溪一滴水,遍覆三千界”一说,即是说,在曹溪南华寺哪怕得到一滴水的智慧,也会受用一生。“曹溪”二字之于禅宗,宛如“洙泗”之于儒家、“哈佛”之于教育界之分量。

在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国家图书馆广场,矗立着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塑像,其中有三位东方人,即孔子、老子和惠能。因而有惠能与儒家的创始人孔子、道家创始人老子一起被并称为“东方三圣”的说法。也有些西方人说他是“东方耶稣”,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

毛泽东发动的文革,使得包括佛教在内的传统文化遭到巨大冲击或者说灭顶之灾,惠能的真身也被红卫兵写上“坏蛋”二字拉去游街示众,但是,毛在1959年说过一些比较客观的话。他说,广东历史上出现了两位伟人,一个是孙中山,一个是惠能。六祖是持修外来佛教最成功的一个人。六祖思想离不开释迦牟尼的学说,但是他成功地将之浓缩换面,使之适合中国人修持。毛还说,《六祖坛经》是劳动人民的佛经,六祖以出世佛法,做入世事业,来普度众生,是真正的从人民群众中来,到人民群众中去。

惠能也许不能与孔子、老子媲美,但说他之于佛教有如孟子、朱熹之于儒家之地位也不为过。在世界佛教史与中国哲学史上,他具有显赫、崇高的地位。思想如此美妙,德行如此高尚,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历史上,有十余位帝王为六祖或他曾经驻锡的寺庙封谥、题字,近当代有孙中山、毛泽东、朱德、邓小平、胡耀邦、江泽民等政治家,或对其给予好评或参访拜谒南华寺等六祖道场。一代文豪苏轼在政治失意遭贬的时候,也刻意拜谒南华寺,留下了“水香知是漕溪口,眼净同盾古佛衣。不向南华结香火,此身何处是真依。”的诗篇。文天祥作了《望南华》的动人诗篇:“北行近千里,迷复忘西东。行行至南华,葱葱如梦中。佛化知几尘,患乃与我同。有形终归灭,不灭惟真空。笑看漕溪水,门前坐松风。”

惠能禅法博大精深,既对传统佛教,尤其是如来藏思想与般若思想有重要继承,对中华传统主流文化——儒道思想有重要借鉴,也有他自己的重大创新。简而言之,其主要思想包含如下内容:

一、人人皆有佛性,皆可以成佛。在《坛经》中,佛性有本性、自性、真如等表述。《坛经》的基本思想是“见性成佛”,即所谓“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惠能认为,人有南北之分,而佛性本无南北之别。“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佛与众生平等无二。惠能还认为,人的自性本来清净;自性本来具足,含藏一切万法;佛性真谛超越万法,不落有形,是非常非无常、非善非不善,即佛性是不二的。

二、主观能动,顿悟菩提。顿悟虽非惠能首创,但他是把顿悟作为解脱和成佛的根本思想和方法的第一人。在《坛经》中,他一再强调,惠能禅法是“顿教”、“顿法”、“顿教法门”。他说,“故知一切万法,尽在自身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今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令自本性顿悟。”“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迷来经累劫,悟即刹那间。”“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即烦恼是菩提。”“一悟即至佛地。” “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所以认为顿渐只是假名,佛法只为一乘法,“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 惠能以文句简单的《金刚经》义代替《楞伽经》,其目的在于摆脱名相烦琐的思想束缚,而单刀直入求得开悟。

他认为,人们无须经历长期的修习,只要刹那间领悟自心等同佛性、自心即是佛性,便是成佛之时。惠能的“顿悟菩提”说,开辟了一条简捷的成佛道路,在佛教史上的价值非同一般。

三、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他说,“自心归依自性,是皈依真佛。自皈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皈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皈依。” 惠能认为,“行、住、坐、卧皆是禅”,“运水搬柴皆是道”, 成佛悟道就在日常行为日用当中。他还主张,“若欲修行,在家也得不由在寺”,从而把修行活动深入到世俗生活的每个角落,而不仅仅限于僧侣生活,使禅更趋平民化、世俗化。因此扩大了南宗禅传播的范围,影响也越来越大,正所谓“凡言禅者皆本曹溪”。

四、戒禅一致,定慧为本。惠能主张无相戒,强调持戒应该以自心为本。惠能的无相戒完全是落实在人的自心自性上,让修行者把向外的追求,转向为向内的自心证悟,从而走向内在的解脱超越之路。惠能提倡戒禅一致。他把这两者融会贯通,使佛教戒定慧“三学”分离的传统理论和实践得到了统一。统一的结果,使“三学”的分离失了去意义,“顿悟”成为现实的问题。神秀认为,“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此即名为戒定慧”(《观心论》)。他坚持的是传统见解。惠能则认为,神秀所说是劝导下等根器的;与此相反,“吾戒定慧,劝上智人。得悟,自亦不立戒定慧”。又说:“心地无非是自性戒,心地无乱是自性定,心地无痴是自性慧”(《坛经》)。所以,三学一体或不立三学实际是一回事,都是为“顿悟”服务的。惠能还说,“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第一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体一不二。即定是慧体,即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此义即是定慧等。学道之人作意,莫言先定后慧,先慧后定,定慧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内外一种,定慧即等。” 他并不以静坐敛心才算是禅,就是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动作里,也可体会禅的境界。定、慧本是禅法修行的两个方面。定,指意志锻炼的功夫,通过固定的身体姿势,调整呼吸,达到精神的专注;慧,指在定的基础上获取的宗教体验和悟解。隋唐佛教宗派十分注重定慧双开、止观并重,但一般都视定、慧为禅的先后两个步骤,虽也力求把它们统一,而实际上仍然分裂为一。

五、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三无”学说是禅宗的重要思想,惠能加以继承和发挥,开示出一种全新的修行理论和方法,提倡直觉能力的自然发挥,简化修行成佛的顺序、步骤,使成佛的高深理论演化成普通民众的广泛实践,丰富了他的顿悟修行方法。

无念是宗旨。只要做到“于一切境上不染”,就是“无念”。惠能的“无念”,是与神秀的“离念”相对立的概念。惠能并不要求人们去除妄念,抑制正常的心理活动,而以发现真如佛性为根本。无念,无意于抑制自发的意识活动,而是强调真如佛性的自然发挥或心灵的直觉感受。惠能说:“悟无念法者,方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顿法者,至佛地位”(《坛经》)。“无念”对顿悟学说的确立和修行方法的改革具有重大意义。顿悟是以世人“念”的存在为起点,又以真如起用的“无念”为关键而实现的;同时,“无念”提示一种直觉的内省,打通了神秘顿悟的大门。无念的提倡,开拓了一条在日常生活中悟道成佛的新路,抛弃了达摩所立的冥想枯坐禅定修行,并日益表现出它的生命力。

无相是本体。无相,指“于相而离相”。惠能认为,世人对于声色诸相容易产生执着,神秀等人教人看心、看净、离念,实际上也是一种执着。离相,则虽身处世间,为声色诸相所包围,却不予计较、执着。“无相”的落脚点在于反身内省,自悟“性体清净”,当下脱离烦恼。

无住是根本。“住”,即“着”;“无住”,即无所执着。惠能说,“为人本性,念念不住,”这里说的“本性”,虽有世俗本性和真如佛性二义,但重点指世俗本性。意为人的世俗本性念念不住、迁流不止;若一念断绝,“法身即离色身”,于“别处受生”,人就不再存活,转入新的轮回过程。同时,世间诸法也生灭无常、迁流不息、念念不住。所以,“于一切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众生应当顺应本性,由无住而达无缚,自然无碍,随心任运。

惠能反对传统佛教“七宝布施,等恒河沙;亿劫修行,尽大地墨”的做法,倡导自力、无为的修行方式,使成佛的道路直捷而易行。

六、一行三昧, 般若三昧。四祖道信主要依《文殊说般若经》而立“一行三昧”,惠能则主要依《大乘起信论》说“一行三昧”。前者重视念佛实践,这是与住心看净、摄心内证一致的修行方法。惠能则认为,一行三昧者,于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常行真心是。真心是道场;真心是净土。但能行直心,于一切法上无有执着,即名一行三昧。惠能完全排除了念佛、坐禅等手段,表现为活泼的自力、自悟的立场。真心即佛性;一心三昧,即指真心的不加修饰的直接体现和明白显露,其中没有造作,不假外修。若着意外修,坐禅净心,便等同于无情,永远不能成佛。

在《坛经·付嘱品第十》中,惠能说:“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也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可见一相三昧也是让修行人无住离相,如果能无住离相,自然能于一切法不取不着,不生憎爱,而能使心性达到安闲恬静,虚融淡泊的境界,这也就是一相三昧的境界。总的来说无论是一行三昧或是一相三昧都是让人无住离相,达到成就菩提妙果的境界。

七、不假文字,重在自悟。按照禅门的解释,“不立文字”的主要含义是指以心传心。当年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以“拈花微笑”的方式,将“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传授给摩诃迦叶,这被认为是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开始。东山法门打出了“传佛心印”的“教外别传”之旗号,惠能则丰富了“不立文字”的内涵。惠能的不立文字,主要是不执着于文字的意思,并不是说完全不要文字。在他看来,语言文字只是一种符号、工具、手段,只是用来指月的手指,并非月亮的本身。更何况,佛法大义不可言说,超言绝虑,非语言文字所能及,因此不能执着于语言文字,而应得意忘言,得鱼忘筌,去体认语言文字背后那超言绝虑的诸法实相,这才是禅宗所言不立文字的真意。不假文字,实质上表达了惠能对经典和读经的全新看法。经是要读的,关键在“心悟”,领宗得意,自性觉悟。不能被文字相牵着鼻子走,“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他从“自性般若”出发,认为“三世诸佛,十二部经,也在人性中,本自具有”,而自性起般若观照是“不假文字”,只要识心见性,去除执心,就能觉悟成佛,因此经典只是启发修行者开悟的外缘,关键还在于自悟。

总之,传统佛教重视诵经,惠能却主张“不假文字”、“当令自悟”;传统佛教提倡布施、造寺、立像等功德行为,惠能却视之为“修福”而非积“功德”,竭力反对;传统佛教主张念佛往生西天,惠能却指出,“心起不净之心,念佛往生难到”,“迷人念佛生彼,悟者自净其心”,念佛不能成佛;传统佛教强调坐禅用功,惠能却以为坐禅是“障道因缘”,提出“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常行真心”这一新观念;传统佛教鼓励出家修行,惠能却认为,“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这样,惠能就在一向重视他力信仰、崇拜诸佛菩萨、宣传布施积德的中国佛教中,另外开创出依靠自信自力、主张自我觉悟、反对巨资布施的派别。惠能禅宗的创立及其顿悟学说的提倡,掀开了中国佛教史上崭新的一页。

中土禅宗,开创者是达摩祖师,发扬光大者是慧可、僧璨、道信、弘忍等大师,集大成者非惠能莫属。《坛经》是佛教禅宗的基本经典,它记载了惠能的主要禅法思想。如同对儒家学说的研究不能离开《论语》一样,对佛教思想的研究也不能绕过《坛经》。

惠能说法37年,其法语由门人法海记录编辑为《法宝坛经》,神会很可能也是该经的重要作者之一。《坛经》在惠能生前已有版本问世,后来又有些增改。内容分为十品,即自序(行由)、般若、决疑、定慧、妙行(坐禅)、忏悔、机缘、顿渐、护法、付嘱。记述了惠能一生得法传宗的事迹,启导门徒和大众的法言,与门人的对话及对门人的交代。《坛经》内容丰富,文字通俗,长2万余言。由于历代辗转传抄,因而版本较多,体例互异,内容详略不同。主要有:一、法海本。书名特长,约1.2万字,因直到近代才在敦煌发现,又称“敦煌写本”。二、惠昕本。晚唐或宋初僧人惠昕改编,约1.4万字。三、契嵩本。宋仁宗至和年间(1054~1056)僧人契嵩改编。1卷10品,约2万余字。该本被称为曹溪原本。四、宗宝本。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前后,僧人宗宝改编。1卷10品,2万余字。1944年“普慧大藏经刊行会”刊印了以上 4种版本的合编本。《坛经》在世界上影响很大、流传很广,很多国家将其翻译成该国文字。到目前为止英文本的有12种,还有韩文、日文、西班牙文、法文、德文等译本。

佛教经典,分为“经、律、论”三大部分。往往只有佛祖本人所说之法才可称为“经”,其余历代祖师大德对佛经的阐释、解读,都只能称为“论”。“律”即佛门中的戒律。在中外佛教史上,惟有六祖这位寒门出身的“文盲”僧人打破了这一惯例,给后世留下了一部他亲口所传的“经”——《六祖坛经》。这不仅是惠能本人的极高荣誉,也是中国佛教的骄傲!

六祖惠能作为一个寒门出身没有多少文化的“下下人”,而成为一代佛教宗师的人生轨迹,作为有“东方如来”之称的思想大家,作为佛教中国化平民化生活化的革新者,他的学说和精神有哪些特色呢?有哪些不朽的价值呢?对我们有哪些启迪呢?

一、追求平等自由。儒道思想当然很博大精深,正面的东西居多,但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那一套,显然有很浓重的等级特权思想;老子有愚民的倾向;早期佛教大乘、小乘之别也是等级的产物。即使是当时流行于下层民众的净土宗,也有体现等级的“十六观”修行法。整个中国的早期佛教,有士大夫、统治阶段上层佛教和一般老百姓的下层佛教的等级区别。东山法门使这种状况有所改观,而惠能更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惠能高扬“众生平等”、“佛与众生平等”的大旗,上承释伽牟尼普度众生的慈悲精神,而着重解决中国的精神拯救问题。在惠能看来,众生与佛的区别,只在一念的迷与悟。“迷即众生,悟即佛”。

在“众生平等”的理念上,他进一步提出众生“自性自渡”的主张,启发人们打破自卑,打破依赖思想,增强自信,自己救自己。六祖现身说法,把《金刚经》中“破一切执”的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把人们从种种“相执”中,包括由佛教“随缘”的种种设置中,觉其迷误,启其心性,获大自在,以渡此苦海,抵彼觉岸。后来的禅宗,在其传播过程中,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六祖思想中的“平等”、“自由”(即“获大自在”、“来去自由”、“自在解脱”)理念,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精神生活,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构成。

二、使佛教中国化生活化社会化。印度佛教的精深理论和普世真理要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必须适应中国的国情和文化。六祖在这方面多有创建,功勋卓著。我们中国人有着久远而浓重的祖先崇拜情节,一般人难以接受那种先人转世轮回成为自己的后人、乃至成为畜牲的观念。西来佛教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若干世的刻苦修行,积累功德,便不可能达致佛境。这必然成为国人接受西来佛教的巨大障碍。对此,六祖语出惊人:无论任何人,都可以即世、今生就可求得佛法,“一念即知佛也”。在《坛经》中,六祖不厌其烦地反复表述了这一思想。

佛陀所说佛经中原本就有一部《维摩诘经》,专门讲居士在世间的修行理论。可佛法传入中国之后,传法的高僧大德一般都是僧人身份,他们大多远离尘俗,寄身山林,这也让很多人误解,认为学佛一定要出家,一定要出世。针对这种误解,惠能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自家修清净,即是西方。” “行住坐卧皆是禅”,“运水搬柴皆是道”,成佛悟道就在日常生活之中。经六祖大力提倡解脱不离世间之后,禅宗乃至整个中国佛教便逐渐朝着既入世又出世的道路发展,即“以出世之心,为入世之事”,“身在红尘,心怀净土”,这样,便将世间与出世间打成一片,使佛教充分生活化、普及化。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实践,注重经验,善于从前人的经验中吸取解决问题的智慧,直接从实践中获得启发。这是一种直接从实践中通过非逻辑的、非有先后次序阶段的、一旦领悟便可豁然贯通的突变、飞跃的方式——顿悟——来认识事物,把握事物规律的思想方法或智慧。六祖的“顿悟”说就融汇继承了这种传统,是《周易》“立像以尽意”、 《庄子》“目击道存”、 《般若》“般若观照”、《金刚》“破一切执”思想相结合、融会贯通的产物。

佛教经典多如牛毛,修行的法门也很多,一般人很难抓住要领,得其精髓,惠能做了很多通俗化简略化的工作,这样便于普及。祖师禅一般只要求人们读简要的《金刚经》、《坛经》就可以了,不拘执于文字的掌握、经书的诵读,反对把佛经知识的多少作为本钱拿来炫耀,甚至于不提倡拜佛,也反对苦行僧式的坐禅、修行方式。“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一首偈,直截了当,就把佛学的精华概括得差不多了。老百姓如此行,离佛就不远了。

三、自己救自己。儒家讲“反求诸己”、“反身而诚”。《国际歌》中唱道: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这种声音真是和惠能心灵相通。佛普度众生,这自然没错。按照佛说的去做,绝对不会成为一个坏人、恶人。很多人经常求神拜佛,求佛祖保佑。保佑自己升官发财,生活幸福美满等等。可是,他们不明白“佛”的意义就是叫你自己觉悟,而是把希望寄托在佛的“普度”上,自己不去努力。有鉴于此,六祖惠能一直强调自修自度。当初,告别五祖时,他就“悟了自度”。在日后的弘法活动中,他对此做了进一步的发挥,说:大家都说“众生无边誓愿度”,且不是惠能度,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他强调,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既然都有佛性,那么每个人都可以而且应该尽量地开发自己的生命潜能,使本具的佛性得以彰显,这就叫“自性自度”,而不可光求佛菩萨保佑,自己偷懒。这种自度的修行理念无疑更能激发我们的生命潜能,具有更积极的意义。

四、思想在民间。古今中外的历史表明,一切震古烁今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思想,大都来自民间,而不是庙堂或所谓体制内。主流宗教或思想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孔子、耶稣、穆罕默德、马克思是也,墨子、王阳明、康有为、卢梭、尼采亦复如此。所以,孔子说,礼失而求诸野。当然,当这些思想学说得到认可之后,它会成为官方的东西,成为整个社会的指导思想。六祖惠能也是这样一位来自民间并永远保持平民本色的思想家。六祖出身于所谓蛮荒之地的寡妇之家,青少年时代是个樵夫,得法之后又在怀会大山之中生活十五年之久,出山扬名后,皇帝多次邀请入京而被其拒绝。他一直生活在民间,思索在民间,弘法在民间。坚持独立自主,避免政治、名位等因素的干扰和束缚,始终保持一种自由、“在野”的状态。他的民间本色还在于,使佛教从上层回复到民间,在民众之中得到普及,为普通百姓打开了方便之门,是真正的普度众生。

五、人是主体。惠能说,一切经书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故知万法,本从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在惠能看来,经书只有适应了人的需要才有价值,人比经书更重要。他还说,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离财离色,名两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故,即无爱着;以无爱着,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妄念,虽在自性,自性不染着,名众中尊。又说:若言归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即无所归。惠能认为,众生归依的佛、法、僧三宝,其实都在自己身心之中,而非身心之外。人有自觉性,有菩提智慧,所以能把握好“三宝”,而不是成为“三宝”的奴隶。他以自己的经历为例,说,“吾一生已来,不识文字”,但听人念诵《法华》一遍,便能“转《法华》”。《坛经》还把佛教传说的一切佛和菩萨都视为主观精神的产物,说:“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是释迦,平直是弥勒。”认为只要通过意识的转变,即刻成就佛道:“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智慧光明,照耀六门清净,照破六欲诸天。下照三毒若除,地狱一时消灭。内外明彻,不异西方。”传统佛教提倡对释迦牟尼以及其他诸佛的膜拜,《坛经》则反其道而行之,主张破除对“西方”的迷信,否定心外之佛。这一思想,极大地维护了民族感情,恢复了人的尊严,同时也为后期禅宗进一步破除偶像崇拜奠定了基础。顺着这一思想路子,后期禅宗进一步提倡“大胆怀疑”、“独立思考”,主张“离经叛道”。这些,对不断摆脱印度佛教的繁琐神学理论和宗教仪礼也都具有重大意义。

六、解放思想,打破束缚。在宗教史上,有两个影响巨大的改革家,这就是佛教的惠能和基督教的马丁·路德。惠能的改革既有理论上的创新,也有修行方式上的革新。这种革命性的创新思想和实践,促进了佛教的发展,使之中国化东方化大众化,对整个社会的精神生活也发生了深刻长久的影响。六祖打破迷信,解放思想的作为具体体现如下:

中国人一样可以创造“经书”。历史上,只有佛祖所说法言法语才能称为经,余者只能解说,只能“论”。惠能不信邪,难道泱泱大哉、文明古老的中国就不能有一部自己的经书吗?我就要搞一部经书,并且还是“法宝”经书!事实证明,惠能的《坛经》既继承了佛学的真谛和精髓,又融会贯通了中华文明的传统精神,创造了新的禅学理论和修行方式;既简洁又通俗易懂。很成功嘛!而历史上所译经浩如烟海,文字艰深晦涩,把人们局囿于繁琐的章句考证和义理的研究,限制了佛教的发展。

破除偶像,凡圣平等。在惠能看来,佛祖及其他菩萨是很伟大,值得我们顶礼,但是,他们也只是先觉悟了的人,不是神。我们与佛是平等的。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能成佛。一念悟时,众生是佛。自性觉即是佛。

没有所谓的“净土”,“净土”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惠能认为,与其寄希望于来世,不如更重视今生;与其去所谓的西方净土,不如内求于我们的“自心”。他说, “东方人但净心无罪,西方人心不净有愆。迷人愿生东方、西方者,所在处并皆一种。心但无不净,西方去此不远;心起不净之心,念佛往生难到。”强调“净心”,提倡内求于“自心”,反对向身外寻求,从而变心外佛为心内佛。

不必累世苦修,修佛就在日常生活之中。佛陀为救苦救难证得觉道,放弃王子身份,而隐遁于森林深处,过着苦行僧的生活;达摩面壁,慧可断臂;唐三藏西天取经历尽千难万险。他们的精神令人敬佩。但是,对普通大众来说,都去这样的累世苦修,很不现实。惠能认为,“平常心是佛”,在平静如常的世俗生活中,一样可以修行,寻求解脱。他说,“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修清凈,即是西方。”“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以人为本。六祖把“心性”看作智慧、菩提,同时智慧、菩提也即是人的本性和心的本质。这样,他把人心抽象为性、心,进而把心性具体规定为佛、觉悟和智慧。由此告诉人们,人之所以为人,全在于他具有智慧和觉悟,智慧而觉悟了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人。于是强化人们成佛的可能和信心。使人们明白人人具有成佛的资格和可能。“人人平等”、人人皆可成佛作祖。惠能心性论,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从而更明确地揭示人的自身可以自然拯救,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开辟了一条以人为本的自我实现与生命创造的途径,它使人类活动方式广泛地存在于众多实践活动领域,对人类各种形式的创造性活动具有启迪作用。

七、六祖的人生是成功学的典范。六祖出身于岭南的贫穷家庭,因为家贫,没上过学,是个“大老粗”。但是,他却有着远大的理想抱负,年少时就立志成佛。他是没文化,却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有极高的悟性和非凡的智慧。当机会来临之时,他敢于也善于紧紧抓住,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如作偈,讲自己对风动还是旛动的见解等等。时机不成熟时,就隐忍等待,韬光养晦,在怀会山区隐遁十五载。他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师傅叫他舂米就舂米,干的十分卖力。他思想解放,敢于革新,善于创新。他有杰出的辩才,博大的胸怀,出众的能力。他培养了很多可以继承大业弘扬佛法的人才。这一切成就了一代伟人,一代大佛。六祖的人生说明,下下人可以有上上智,下下人可以有大作为。

位我上者,灿烂星空。惠能无疑是思想的天空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星星,在那里闪闪发光。他曾经照耀了漫漫黑夜,今后还将发出光亮。给我们有益的教诲和深刻的启示。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2496738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