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参观福州大学游记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耿彪    阅读次数:59097    发布时间:2020-12-20

 

另外,这个明朝遗留下天井式的四合院式院落,离着老干妈家居住的 (钟声家)小胡同,在距离上只拐一道弯而且十分近。

当年,老友阿瑛(我的师妹谢兰瑛)是老妹子钟声的同学兼闺密,同时又是光屁股一块长大的发小,她与钟声、阿琦(萧南)、阿葉(叶玉菁)、阿龙(林永龍)阿昌(林文昌)、小胜子(林永钰)阿军(陈玉军)阿萍(林玉萍)几个人光屁股长大的。

当年的谢兰英(大家都叫她阿英),二十八岁,一米七十多、高高瘦痩的,瓜子脸、浓眉、大眼睛,爱说爱笑、爱打扮。而敖江文化中心却是她爷爷谢秉東老教授开的一家私人交流的会所。这里除了一些已经退休的老教授、老师们便是一些前来补习的福专的大学生和当地学生。

在江南水乡水泽遍地土地奇缺的山区里边,附近有一些专业的文理科学院,而有一些爱好学习的学生们喜欢找当地知名的老教授补课。

而江南乡桃花巷里的敖江文化中心,这个站点其实是她爷爷在自己家老院落的房屋改造而成集交流、休闲、授课为一体的休闲之处。

这里必须要介绍一下谢秉東老人,也就是本人的写作上的启蒙恩师,虽然说在不认识谢秉東老人以前,本人也曾写作诗歌一类,但是那只是一种低廉简单而已。

谢秉東老人青年时期叫谢秉义,建国之后名字改成了谢秉東,一直延用到我认识老人那个时候。

因为,老人年青的时候是福州大学中文系教古文的老师,当时我亲身听老人讲述退休之后因城市改建扩建新城区,这个大院里另外两家人搬迁到新城区(凤城镇北郊区)去了。

所以,老人便个人出资买下另外两家的六间旧木制古厝房屋,这样一来好像北京二重四合院一样的明朝古厝便到了老人手中,这一个拥有影壁墙、东西厢房、南北正房带天井的古木厝重新装修了一翻。当时,老人是这么讲的:儿子、女儿一大帮人,除了老六阿琳(谢琳)在南京外,其他的儿女多数居住在福州市区,周末放假儿女回来时房间便不够用了,于是便把自己和老伴的积蓄拿了出来买下了这些老宅子,另外自己在福州上班时有不少老哥们儿、老姐们,坐车来到他这里也不方便~

在县医院和长途汽车站最西边的郊区边缘,当时那里一片三四里地的洼地。而在这里却是车来车往、人流如棱一片繁忙景象,原来这里正在建设一群群新的高楼大厦,这是新城区里边的一片繁忙景象。

当年,我经常会去小熟食酱肉店找与钟声的同学阿琦(真名叫萧南,梅洋村人)、阿葉(真名叶玉菁,阿龙(林永龍老大阿昌(真实名字林文昌 小胜子(真实名字林永钰,阿军(陈玉军)、阿萍(师妹林玉萍)、阿瑛(师妹谢兰瑛)、大师姐阿青(叶玉菁)和二师姐阿颖(钟凤颖)等几个人。几个人经常去狮虎山和斗门山溜达,

也许,他叔公爷在这古老的桃花巷里边开了这家小熟食酱肉店,正好居桃花巷中心的位置所以生意还不错,离着斗门山上的含光塔(当地人也叫镇海塔)也不到一里地左右,江南乡地处凤城老城区的東北角地域,北边过了敖峰公路大桥与长龙镇的长门村(翻过山岗子便是长门炮台)相连只见公路两边翠竹遍地顺着山坡与岗地时高时低,排列纵深的地方幽静深寂,偶尔有翠鸟的啼鸣尽抒江南少数民族山寨之美景。

当时,连江老县城是由老凤城镇、敖江镇、江南乡三个峡谷小镇子,组成了十分独特的老县城老城区,这也是江南水乡十分普通的特殊地理环境。

因为,大山区里边水系纵横交错,江、河、湖、海错综复杂交织的情况,在长江以南的八闽红色老区里边十分普遍。

当时,我们几个人因为是早上八点多钟到阿瑛表姐(钟瑛)家里,而她家住在校区内部的家属楼,所以在阿瑛表姐家里边聊了一会天,于是在阿瑛表姐与其丈夫邝广明的盛情之下,带领众人到校区里边走一走、溜达溜达、看一看福大的湖光山色历史古建筑

也许,回忆起上个世纪改革开放初期里的小故事,青春时代我在江南水乡福州市经历。

在上个世纪改革开放初期那个以计划经济为主体的纯真年代里边,我个人在这个省会福州市这个群山环绕、江海相拥抱的异域地区,自己亲身经历过一段光阴的江南水乡真实的生活时期。

也许,自己亲身生活在江南福州市的水乡山水之间,日常普普通通的生活之中,也就深深地体会到闽东人与东北人不一样。由于福州人与东北人在生活上的巨大差异,与之的便是日常生活上完全大不相同,所以在日常生活之中发生了一些有趣的小故事

后来,我单独先后走访了福大、医大、工大和法大,会见了几个大学校园里的通信多年的朋友,因为以前没有见过面一直以通信往来。

这一次特地在老城区里先打电话联系完后,并共同约定时间大家先后约会好见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次会晤,我们九个人并在福州大学后边台江区的滨江南路边缘的小海鲜排挡店(小吃部),我亲手将大师兄颜晔、南开大学的师兄孙锐在我临行离开清华园时写的三封信件,在校园里写的三封信件交付给了他们(她们),这其中包括了政和县的汪明荃、闽侯县的林贤清、陈阿菁三人。同时也是这几次交流与走访,顺道也在市区里边冲洗了几卷胶卷,由于当年这一些日本产的富士胶卷,在专业冲洗照相馆里当天是取不出来的,必须五天后才能去取相片和胶卷,后来我与干弟弟钟点又去了两趟,同时也在三坊七巷溜达游览了一翻。

由其是对于自己在长江以南闽江流域福州市(東北郊区)的生活,尤其是对于那里的古城和古镇里边的山山水水,自己亲身走遍了那里高山族支脉(山哈子)畲族人的山山水水和一些少数民族山寨。

由于本人日常平常就生活在少数民族村寨之中,亲身体验到了这九乡十八寨的异域(少数民族地域)风土民俗。

也许,我自己孤身在江南水乡的红土地上生活过一段时光,亲身经历了那里少数民族聚集地域的异域的风土民俗和感情故事。

这一晃过去快三十年了,那一些我本人在江南水乡山区生活的事情经历历历在目,犹如发生在昨天的故事里边一样精彩和传奇,这生活的影像在脑海里边挥之不去抹也抹不掉。

也许,那是自己一生之中唯一的一次,在计划经济时代里边江南水乡真实的生活经历。

也许,那是一个真真正正朴素无华的纯真年代,在江南水乡大山区里的人和江南水乡日常生活上的小故事。

这可真是古树桃花丛林里,青山茶香竹海深。悠悠碧绿峰叠嶂,青峰岭下隐古城

我们的旧吉普车顺着县级油漆公路一路飞驰,大片的翠绿隐匿着丛林竹海。深邃翠绿的空间呈献出蓝天、白云、江水、绿竹,翠柏,清新、淡雅而又十分幽静。

此时,旧吉普车在县级公路上,顺着崎岖弯沿的盘跎道路一路爬坡,先后穿越了两个山脉隧道有如穿越时空一样。

当时,吉普车行使在半山半海岸的公路上时,远处淡淡雾气、偶尔的海鸟鸣叫打破了依山临海的风景。 

咸咸的海风一展抒怀,揉尽海风的万般暗然销魂,拂袖着远处公路下边海浪那时有时无的清音,浪过情浓于海天一色,自然而然融入于异乡的山海相拥之美。黄歧半岛奇达村最美的风光,莫过于山海大观。

这正是:

 “一城山水,半城雾,雨巷深深,桃花依然,桃花小巷伊人旧,轻风不语,淡云妆。石径幽幽、静静离人。狮山篱人影,虎岭鸟鸣翠竹青。

《虞美人*忆江南伊人旧》

秋风淡淡、炊烟渺渺。烟雨江南,柔情似水,几许忧。一丝丝绒万古愁?凭栏远望、烟波江天一色,心绪何求?那山色、那水泽、那小花伞、伊人梦远,江南离愁,几许忧?愁状成何绪。痴情天涯客、山水似挽舟。

不思量、天地远。多少梦,故重游。山道弯弯深几许,一份相思,几念离忧?一段尘缘缘似梦,一帘幽梦。情依依、山水重、人依旧,几从容、千里山,万江流。一点烟波离人影,人清瘦、旧难忘,春花秋月何时了,雨巷桃花深几许。丁香花色容颜旧,梦忆离愁,多少江南雨?

《采桑子放排敖江游江南乡》

狮峰虎岭敖江美,碧波悠悠,绿洲长堤,芳草凄凄青青竹。

微风拂面雾笼莎,排渡江天,涟漪微微,离岸蓑翁垂钓时。

念奴娇小住江南雨巷

闽江涛涌,黄歧春,青芝翠柏心经。二十光阴,忆江南,桃花伞下人旧。青石雨巷,古木香樟,桂花巷里幽。榕树新芽,嘻笑欢时旧梦。

已经有 1 条评论
最新评论

飞翔的鹰【耿彪】 : 2020/12/20 9:41:52

这是本人刚刚到江南水乡福州市干亲戚家的第五天,在干亲戚的带领下走访亲戚、朋友的经历!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7168759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