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纪实文学】一次特殊保镖的行程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耿彪    阅读次数:81647    发布时间:2021-01-02

 

此时,大鸭梨钟玉慢腾腾地走到沙发边上,一屁股坐在那随手拿起来一个火龙果,一边扒着外皮一边漫不经心说道:哎!大哥,这枇杷果在大桥上买得,七毛钱一斤,就是火龙果太贵了,两块多钱一斤。于是我一转身冲着沙发上的大鸭梨问了一句:哎!鸭梨妹子、你要买什么东西吗?我们上漳州进货给你带回来?。这工夫,大鸭梨一转脸白愣了我一眼,而后笑嘻嘻地冲着身边穿衣服的我说道:大哥、你买点火龙果就行了,咱们敖江镇的太贵了二块多一斤呢。。我急忙一甩手说了一句好的!于是,我便急急忙忙跑出了四楼卧室,因为在干弟弟点点打完招呼之后,他和老妹子钟声早已经跑出了家门。

当时,我、干弟弟点点、老妹子钟声三个人,便从家门口顺着桃花古巷的弯弯曲曲小巷道往北,路过阿瑛爷爷家的敖江文化中心。因为我们事先早已经与阿英(谢兰英)商量说好,大家一块在桃花古巷她爷爷家(即敖江文化中心)“会合了!

当时,老妹子钟声一个人进院子招呼出来阿瑛(真名谢兰英),当阿瑛和阿军(陈玉军)、阿南(萧南)、大昌子(陈迅昌)几个人,一边说说笑笑的陆陆续续地走了出来。因为,阿瑛、阿军、阿南与阿昌早已经在阿瑛家里等待着我们几个人了。后来我们几个人一块嘻嘻哈哈地走出了谢兰英爷爷的家门,顺着明朝时代的桃花古巷往已古村村口边上的敖江大桥走去。

我现在还记得当年老妹子钟声与我、阿瑛(谢兰英)几个人,我们一边聊天一边顺着狭长的古老小巷道一路走着。当时,我们一边走着一边听着老妹子钟声鸭嗓子,讲述着以前她几次去漳州进金银模具和加工机器的情况。当时她还讲述了干二叔钟琦鸣前年开着茶厂吉普车,带领着她们(钟声、钟点、大鸭梨)去泉州开原寺游玩的事情和经过。此时,干弟弟点点和阿军(陈玉军)、阿南(萧南)、阿昌(陈迅昌)几个人,在我们三个人身体后一边跟随地走着,它们却谈论着昨天晚上林玉玉家的一些事情。这工夫我和老妹子钟声、阿瑛(谢兰英)三个人,先走上了敖江大桥的桥头堡。

此时,敖江大桥桥头堡边缘两则,有不少贩卖蔬菜和水果的小商贩,推车的、摆摊儿、还有挑担叫卖桂花糕点的,还有几个人推板车叫卖新鲜枇杷果的。

此刻,正是早上八点左右大桥两头桥头堡的边缘,都是一个个小商贩子贩卖着各种蔬菜、水果和日常用品。这时,我身旁边左侧走着的阿瑛(谢兰英)叫嚷着非要买枇杷果,这工夫老妹子钟声和阿军(陈玉军)、阿昌(陈迅昌)三个人吵吵着到县长途客运站门口再买。当时,阿军(陈玉军)笑着嚷嚷说他弟弟阿仔(陈东仔)在客运站门口摆水果摊呢,还买什么啊直接装一袋不得了,当时阿军(陈玉军)一边笑一边说话一边接过干弟弟点点递过去的香烟。

当年,我们几个人一路上欢笑着走过敖江大桥”(现在叫解放桥),一直走到桥北(老县城中心方向)桥头堡下边敖江镇菁英街(的南一节街,陆陆续续走进路东侧第二家林玉玉二姑妈家开的小超市(当地叫便当店)。此时,干二表哥阿涛(大鸭梨的二哥钟镇涛)、大舌头李军(钟声的同学)、阿萍(我的大师妹林玉萍)、阿滢(钟声同学林洆滢),阿丽(我的二师姐林菁丽)小胜子(钟点同学林忠)六个人早已经在小超市里边等待着我们五个人呢。

当时,老妹子钟声、阿军(陈玉军)和阿南(萧南是钟镇涛的司机好哥们)先行走了进去,老妹子钟声操着鸭噪子招呼道:阿萍、阿滢、阿丽你们几个先到了,哎!小胜子,二表哥、你们几个也去呀!                                                                                                                                                                                                         

就这样,我们这一群二十岁刚刚出头的青年人,十一个人便陆陆续续地分成前后三帮人,走向老县委太阳楼对过的连江长途汽车站。

当年,大表哥钟镇辉、老弟钟点、大舌头李军、小胜子四个人,可以说都穿着一身水磨石的牛仔服装,上身还穿着亚麻布料的大花衬衫,下身一条牛仔式大喇叭筒裤子。我却与他们不太一样,只穿着褐色大花衬衫与从中山北路(魁龙坊南街)新买的牛仔裤。

这时,大表哥钟镇辉、老弟钟点、大舌头李军、小胜子四个人,先行走进了老连江(凤城老街金凤东路老县医院斜对过)县长途汽车客运站。他们四个青年人这人人一身牛仔服装,蓝天色的美国西皮士牛仔上衣,下身一条纯粹牛仔喇叭筒裤子,代表着上个世纪改革开放初期(1996)青年人的热血豪情,同时也是上个世纪改革开放初期那个时代里边最流行的潮流主旋律。

当年,我们这一帮青年人都是二十一、二岁左右的年龄,唯独我本人和阿萍(大师妹林玉萍)、阿瑛(二师妹谢兰瑛)以及干二表哥阿涛 (钟镇涛),我们五个青年人却是二十五、六岁的年龄,一直是属于大哥级别的领军人物。

不过,当时老妹子钟声几个人去漳州进货,干大表哥钟镇辉当时与我和钟声打招说有私事没有跟着。当年,尤其是以二十四岁的钟声、二十五岁的干二表哥(阿涛)钟镇涛、以及二十四岁的阿瑛(谢兰英)最爱东游西逛的主,还有就是我本人了那年是二十六岁。就在这工夫我和阿军(陈玉军)、阿南(萧南)以及阿昌(绰号大昌子),我们几个人凑热闹搂脖抱腰的走在一块。

这里必须得介绍一下阿昌(绰号大昌子),小伙子一米五十多的大高个子,瘦长瘦长的身材极度偏瘦,却拥有着长臂猿的胳膊,圆脸、一双大眼睛好像玻璃球镶嵌在玉盘子上一样,大蛤蟆嘴吱着一对大板牙,脸色却好像是一块红烧肉似的。

因为,这与阿昌(陈迅昌)工作有关系,他是凤城镇开货车给文笔路东街 “海鲜农贸市场,以及敖江镇桥南菁英南街东侧的几家农贸市场海鲜农贸市场送冰块、开车送渔货的,整天开车在烈日炎炎的高温、高热、高湿下炙烤着。

我本人跟阿昌(绰号大昌子)还单独送过一次冰块,这也是他来干妈家(钟声)里送东西,一看我与大鸭梨、奶奶三人在家,于是招呼我跟他去菁英南街东侧的 “农贸市场海鲜农贸市场送冰块,忙碌完一上午的送冰块工作之后,我们二人在桥南路边的一家梁仔鱼丸店吃的中午饭,这也是阿昌(大昌子)头一次请我吃饭。

后来,我在梁仔鱼丸店(小吃部)与他吃饭的时候,特别地问过阿昌为什么给每一家卖海鲜的送冰块。他当年说福州地域高温、高热、高湿,没有碎冰块镇着那些海鲜就放不了多长时间便坏掉了。

后来,我经常去菁英南街的农贸市场和海鲜农贸市场买东西,这也是与干妈 (钟声母亲)或干弟弟点点、大鸭梨几人一块溜达。因为当时作为家里的一员必须要做家务活,比如与干妈 (钟声母亲)一块去海鲜农贸市场,我得帮着拎东西或是当跑腿的。

其实呀,在敖江镇有八九家专业生产碎冰块的工厂,不过这些工厂全部都是个人家的工厂和生产车间。

不过,阿昌(大昌子)这个人给我的第一个特殊印象,就是拥有着百分之一百的南方人一切的特点,也就是说江南人拥有的特点他全都拥有,瘦瘦的、小个子、就好像十分营养不良那种人一样。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7156658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