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评论 >> 正文

追逐文学梦想的艰难跋涉之旅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贵州赤水 田文甲    阅读次数:27951    发布时间:2024-07-28

——回顾谢成的文学创作历程兼议小说《仁岸盐商》

 

今天是谢成79岁的生日。在这样的日子里,能有赤水文联组织召开对其遗作《仁岸盐商》的出版发行研讨会,足以说明赤水文艺界对其生前为赤水文艺事业所作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也凸显了出席会议的文友们对他的尊重和怀念。作为谢成的挚友,能参加这样一个会议,既感到十分荣幸,更感慨万端,不禁回想起谢成一生在文学创作道路上的艰难跋涉,想起他为追逐文学梦想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我和谢成同年出生,读小学时就在一个年级。从初一同班起到他2018年6月离世,六十年间,从未中断过交往。(赤水方言叫“扭死幺二拐”)俗话说,“发财看不见,落难大团圆”。赤水方言,“落难”叫“打难仗”,正因为彼此都有近三十年“打难仗”的经历,才使我们不时相聚。以至于坊间把我们和另一个同学李西云一起戏称为“三剑客”。相信宿命的人会说是命运弄人,实际上是对文学的共同爱好这样一根纽带把我们栓在了一起。几十年间,每读到一本好书,都要互相推荐,然后聚在一起谈读后感;偶得一首小诗,在谢成担任诗词协会会长之前,大多不会发表,但必定要互相品评。我生性疏懒,常常随写随扔,多亏谢成为我收集了一部分,临终前才发给了我。我们都喜好阅读。从初一起就因沉迷于武侠小说而经常在一起厮混。记得我们有好几个同学包括谢成在内,曾经以自己为主角写过武侠小说的片断。初二、三时(1958年前后),文艺界曾经有一个短暂的繁荣期,相继出版了《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野火春风斗古城》等称之为新文艺作品的小说。其中杨沫的《青春之歌》曾经在青年学子中唤起了一股文学热潮,书中的女主角林道静更成为一代读者的梦中情人。或许从那个时候起,文学梦就已经植根于谢成心中。

进入高中,我们先是追逐外国名著,继而对古典诗词发生了兴趣。从学校的图书馆借来不少关于诗词方面的书,并开始尝试着写作。语文老师李湘腾因为曾经借给我们两本《杜甫研究》最终命丧黄泉。高三上即1962年上半年,我和谢成等十来个爱好文学的同学办了一个诗刊,取名《古吟新颂》。意思是用传统的文学体裁来歌颂新时代。由于极左路线的推行,诗刊被学校和公安局组成的专案组结论为“反动诗刊”,即当时曾上报到中央的“星火”反动诗刊案。此案虽然因为省公安厅不同意专案组的定性而被搁置,我们却因此失去了升学和就业的机会并成为公安局内控人员。同时也正因为未作处理在1978年平反时仅下了一纸平反通知。

谢成和我从1963年离开学校起就不得不浪迹江湖,从事体力劳动。我和他都属于多子女家庭,同为八姊妹。我们不仅要养活自己,还要顾及家庭,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谢成仍然不忘追逐自己的文学梦想。1964年我们在道班上养路的时候,谢成开始创作一部反特题材的电影文学剧本,被人举报后,公安局专案组的人员通知我们到派出所好一顿训斥,不但收走了手稿,还被告诫不得再有类似行为。

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写作对于我们成了禁区,只是仍然保持着阅读的习惯。没有钱买书,就常到书店蹭书看。记得《李自成》第一卷刚出来时,我们都很欣赏,凑钱买了一本来传看。当时曾经有以太平天国为题材创作一部同类小说的想法,却投鼠忌器,不敢付诸实施。“文革”中,社会上虽然闹书荒,但由于赤中、九支中学等学校的图书室相继被洗劫,加上被收缴的民间书籍也有一部分流落到市井中,我们反而有更多机会得到阅读的书源。那一段时期,是谢成知识底蕴的充实阶段。

一九八三年起,我们相约参加了高教自学考试。虽然当时都在街道企业担任有会计工作,但我们都选择了中文专业。1986年我们同时取得了首届自考大专文凭。通过这次考试,谢成的知识得以系统化,为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1990年5月,我们同时被招聘为合同制干部,有了一个稳定的职业,让谢成实现自己的文学梦想具备了物质条件。

我曾经有一首题名《病中感怀》的小诗描述了这一段经历:“家事艰难未可倚,中年得聘亦称奇。当时好学曾罹祸,却信祸兮福所依。”原本没打算发表,也只是具有相同经历的谢成才能体会个中之味,没承想他将其拿到了诗词学会。某编辑大概不了解我们在赤水一中那段经历,不能理解“罹祸”二字的含义,将其改为“当时好学因时势”,完全曲解了我的意思。我又不能像一些老会员拄着拐杖去讨说法,只好对着谢成好一顿埋怨。

1992年,赤水诗词协会成立,谢成和我同时成为第一批会员,并加入了遵义和贵州省诗词协会,先后在《赤水诗词》遵义《播风》贵阳《爱晚》诗刊上发表过多首诗作。2002年起,谢成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黔边一九四九》。大约是2005年夏天,他给了我厚厚两本打印的书稿,把我作为第一个读者征求意见,让事先并不知情的我着实大吃一惊。我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认真阅读之后,觉得小说的初稿虽然存在一些瑕疵,但从主题、篇章结构、情节设计、人物形象、细节描写等方面来看,总体还是相当不错,当即给予了肯定,同时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以我们相互了解的程度,我的评价他还是很在乎的。他表示我的赞扬让他增添了信心,决定认真修改后谋求出版。在得到谢尊修老师等的支持和帮助下,《黔边一九四九》于2009年3月正式出版并得到不少读者的好评,标志着谢成在文学创作道路上取得了初步成功。

2008年起,谢成陆续创作了《竹乡记事》系列等二十余篇中、短篇小说、散文和数十首诗词,大部分刊载于《赤水情》《赤水风光》《赤水诗词》等刊物上。通过这一些作品的写作,进一步增强了其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

2010年以后,他又萌生了创作第二部长篇小说的念头。一开始想以周西成为题材,后来了解到已有《周西成传》《周西成演义》之类的作品面世,遂舍弃了这一计划。越年,他看了《赤水文史资料》第六辑中署名“于声”的一篇文章《城北黄家》,讲述了住在赤水北门后街的陕籍盐商黄老陕一家的悲惨命运。一段真实的历史,却具有曲折、复杂的传奇色彩。曾经富甲一方的盐商,几十年间由盛而衰,最后家破人亡,几个女人先后惨死,令人不禁掩卷唏嘘。作者本名黄振声(《仁岸盐商》中邝振声的人物原型),原名段传科,东后街段家院出生,段碧荪(人称段蝴蝶)之子,段雪笙之侄,其生母乃黄家二房长女,因黄家绝嗣,由段家过继到黄家。20世纪80年代,在遵义四中教书的黄振声写了《城北黄家》,除刊于《赤水文史资料》以外,后来收入了其胞兄段传极编纂的《赤水段氏家史资料》。当年苟克嘉曾经有将赤水的段、黄、刘、田几大盐商的兴衰写成一部小说的想法而未能实现,三十年后,却由谢成来完成了他的这一夙愿。想两人若在九泉下相遇,苟克嘉当向谢成表示感谢!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2480152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