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屏
有一个历经400余年不倒的贵族祠堂叫周家祠堂
赓续红色血脉
在印合村三组,靠近公路边不远处的一个地方,有一个历经400多年的岁月洗礼仍然屹立不倒的贵族小四合院,大门口的两面墙上清晰的写着“清廉”二字,正对大门的堂屋上方,挂有镌刻着“周氏宗祠”的匾额,两边木头柱子上的两幅对联深邃醒目。有资料表明,这里是中共地下党古蔺县第一个地下党支部,还是中共第一届古蔺县委临时办公地点。
走进宗祠,有几间简陋的房屋,红白墙面,黑色瓦片,红色屋顶横梁上两条雕刻精致的小龙栩栩如生,正静卧守护着中间的那颗明珠,灰白的石梯子上长满了青黄色的苔藓,因年久失修残垣断壁早已没有往日的气派,一切似乎都在讲述着那个风雨飘摇战火年代的烽烟狼卷。
然而,宗祠的房间内却别有洞天。在一间侧房里,红色的墙壁上工整地写有200余字的“周氏家训”,教导周家人要父义母慈子孙孝顺,兄弟友恭,夫唱妇随,长幼彬彬,待人谦恭,不损人利己,不妒富欺贫,不赌博奸盗,要贫穷相济,要婚丧相助,要疫病扶持。堂屋里的木头柱子上大写的“忠孝仁义勇智礼节”陪衬着8副对联,还有清晰记载着周亚夫、周武王、周瑜、周一德、周树人、周仁等周家子孙代表人物的生平先进事迹,默默讲述着他们为共和国胜利、家国繁荣和民族复兴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艰辛努力,以及修建宗祠的功德碑,将整个祠堂设立的深意推向了顶点。
85年前,发生在川黔滇交界地区的四渡赤水战役,是红军长征途中一次决定性的胜利,也是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被西方评论家赞誉为“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因为四渡赤水战役,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奇观,是以少胜多、由被动转为主动的光辉战例。
据《古蔺党史》记载,1935年,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期间,三次经过石屏镇,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石夹口宿营,中央红军足迹遍布全镇。尤其是在当年的1月29日,中央红军进入古蔺县,于3月23日离开古蔺,转战54天,毛泽东三进古蔺,在古蔺行军共计16天,居住13个晚上。红军入川第二天,毛泽东从乐用(今永乐镇)翁家沟出发至石夹口住在一师范生刘宗沛家,而刘宗沛就是一名地下党员。
《古蔺县志》提到,1936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游击队转战古蔺时,路过乡所在地石夹口,找到地下党员刘宗沛,通过其母亲迅速通知了龙山乡地下党员邓伯明与游击队员联系。1948年,建立了中共地下党石屏总支委员会,有党员70多人,由赵本生担任总支书记。而石夹口也就是石屏过去的称谓。
如今,周氏宗祠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未来将教育引导更多的党员干部永葆清廉本色、砥砺前行、实干担当、不负韶华。
在石屏
有一种幸福叫我在石屏等你
感受诗和远方
石屏是普通的,现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可是她又与很多农业乡镇大不同。她的峰峦叠嶂是天然的,也注定了她的绿色与众不同。
有人说,石屏之所以称为石屏,是因为场镇四面环山,岩石裸露,沟壑纵横,远看静卧在两座大山之间的山坳上,两座大山在此地形成一个“大口”,山岩如屏,加之街道建于大山合围的石山坪子上而得名。
的确,石屏以大自然风光为主,著名的景点除了雷火坪彝家山寨、野猫洞、周家祠堂、华尔洞之外,还有花果山、神龙洞、平安洞、仙女潭、观音岩、打龙沟、梯云寺等等,海拔550-1200米,境内的石亮河从扎山村经向顶村后流入赤水河汇入长江,河道共长7千米,在蓝天白云的掩映下,一幅天然去雕饰的巨型山水墨画呈现在面前。
石屏其实很大,幅员97平方公里,距离古蔺县城43公里、泸州市区170公里,远离城市的喧嚣,从地图上看就像一陇绿肺镶嵌在古蔺县。走在石屏的老街上,整体给人的感觉街道有些狭窄、建筑有些陈旧,加之街面两旁保存下来的老式房屋,配合着古老的石板路,在夕阳的照射下诉说着属于这个城市的沧桑故事。然而,当你跨进新的镇政府办公驻地,周边的街道明显宽敞许多,两旁的建筑依山而建,整体的建筑格调和气势与老街截然不同,置身其中,一种发展的韵味愈发浓烈。也许这里并不算繁华精致,但不管如何,终归也是时间的有力见证。
整个石屏,拥有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彝族文化、红色文化、工业遗址文化、古生物文化和生态环境文化在领跑石屏发展的路上越发光彩夺目。每当闲暇时,带着爱人、孩子,漫步在石屏的大街小巷、乡野村道,民风淳朴,云雾缭绕,山地绿油,如是天然氧吧,一种透彻的绿静渗入心底,可以洗净昨日的尘埃。原来,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前所未有的岁月安详与从容。因为一步一景,如诗如画。
人生的小确幸是什么,可以是读一本好书、听一首美妙的音乐、约上三五个好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等等。而开着车,缓慢行进在石屏的蜿蜒小道上,领越大自然的无限风光,仿佛穿行在白云之上,也是一种幸福和满足。
石屏的美还有很多种,但是无论哪种美,总有一种能让你魂牵梦萦吧。石屏还是个云上秘境,天空小镇,她就像儿时种在心里的一个念想,告诉你有一天终将抵达。
这样独特的石屏,遇见也是缘分。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