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现代 >> 正文

兴贤小学校园的稻田(外三首)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杨雪    阅读次数:9880    发布时间:2025-05-24

◎兴贤小学校园的稻田

 

在校园的一隅

一方稻田悄然安躺

红砖白柱的楼宇相伴

守护这方希望的土壤

嫩绿的稻苗身姿轻晃

在微风里浅唱着时光的歌

那翠绿是生命的笔触

描绘着蓬勃的梦想轮廓

宣传栏静静伫立一旁

知识的光芒与稻香碰撞

学子们的脚步匆匆而过

眼中藏着对丰收的想望

这里没有喧嚣的集市

只有宁静与知识的交响

稻田里的每根稻苗

都是未来诗篇的起笔一行

从课堂到这方田垄

知识的根须深深扎藏

待到金秋时节来临

看那稻穗闪耀满是荣光

 

赏析:

这首《兴贤小学校园里的稻田》是一首富有韵味和教育意义的自由诗,以下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赏析:

主题立意

诗歌围绕校园里的稻田展开,将教育与农业生产相融合,展现出独特的立意。它不仅仅是描写校园中的一处景致,更寓意着知识的孕育如同稻谷的生长,学生在校园中汲取知识养分,如同稻苗汲取阳光雨露,最终收获成长与成功,传达出对教育和未来的美好期许。

意象运用

稻田:作为核心意象,象征着生机与希望。嫩绿的稻苗“身姿轻晃”“浅唱着时光的歌”,赋予稻苗以人的姿态和情感,生动地描绘出其蓬勃的生命力,也暗示着学生们在校园中的活力与朝气。

红砖白柱的楼宇:代表着校园的建筑环境,它们“守护这方希望的土壤”,象征着学校为学生提供庇护和成长的空间,营造出一种安全、稳定的氛围。

宣传栏:是知识的载体,“知识的光芒与稻香碰撞”,将无形的知识与有形的稻香相结合,形象地表现出校园中知识与生活实践的交融。

学子们的脚步和眼眸: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憧憬。“眼中藏着对丰收的想望”,直接点明了学生们怀揣梦想,期待通过努力学习收获成果。

语言特色

清新自然:整体语言风格清新质朴,如“嫩绿的稻苗身姿轻晃,在微风里浅唱着时光的歌”,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校园的稻田之中,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

生动形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除了拟人,如“那翠绿是生命的笔触,描绘着蓬勃的梦想轮廓”,将翠绿的颜色比作生命的笔触,形象地写出了稻田所蕴含的生命力和梦想的美好形态;还有通感,如“知识的光芒与稻香碰撞”,把视觉(知识的光芒)和嗅觉(稻香)相互沟通,使读者获得更丰富的感受。

节奏明快:诗句长短错落有致,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感。例如“这里没有喧嚣的集市,只有宁静与知识的交响”,简短的语句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校园环境的独特氛围。

结构布局

诗歌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篇“在校园的一隅,一方稻田悄然安躺”直接点明地点和主体,引出下文对校园稻田的具体描写;中间部分分别从稻田的景象、周边环境以及学生们的状态等方面展开叙述,层次分明地展现了校园稻田的独特魅力;结尾“待到金秋时节来临,看那稻穗闪耀满是荣光”总结全文,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展望,与开头相呼应,使诗歌结构完整。

情感表达

整首诗洋溢着积极向上的情感。诗人对校园里的稻田充满了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传递出对学生们的鼓励与期望,希望他们能像稻苗一样茁壮成长,在知识的滋养下收获成功的喜悦。这种情感真挚而温暖,能够引起读者尤其是学生群体的共鸣。

 

 

◎兴贤小学校园的菜畦

 

在兴贤小学的天地

一方菜畦悄然崛起

红墙为幕

它是灵动的诗

于校园的角落

绽放生机

藤蔓沿着竹架蜿蜒攀爬

似在书写与天空的对话

叶片如翠绿的手掌

轻轻舞动

拥抱阳光的魔法

那一抹抹嫩绿的新芽

是梦想在土壤里萌发

黄瓜垂下小巧的身姿

像在与我们悄悄对话

微风拂过叶子沙沙

奏响自然的和谐之琶

这里是知识的另一扇窗啊

让童真与田园共话

孩子们好奇的目光

在这菜畦里尽情地丈量

观察着生命的成长

心灵也染上自然的香

兴贤的菜畦是校园的宝藏

承载着希望

洋溢着欢畅

在喧嚣中辟出一方静壤

 

赏析:

这首诗围绕兴贤小学校园中的菜畦展开描绘,营造出了充满生机、富有教育意义的美好意境。它将校园菜畦这一独特场景作为载体,展现了自然与教育、童真的和谐交融,表达了校园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场所,更是孕育希望、让学生亲近自然的乐园这一主题。

语言特色

生动形象的比喻:诗人运用了大量精妙的比喻,使诗歌语言极具画面感。如“红墙为幕,它是灵动的诗”,把红墙比作幕布,形象地突出了菜畦在校园中的独特位置和如诗般的韵味;“叶片如翠绿的手掌,轻轻舞动,拥抱阳光的魔法”,将叶片比作手掌,赋予其动态感,生动地描绘出叶片在阳光下摇曳的姿态;“黄瓜垂下小巧的身姿,像在与我们悄悄对话”,把黄瓜当作有情感、会交流的对象,增添了趣味性。

富有韵律的表述:部分语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一定的韵律美。例如“藤蔓沿着竹架蜿蜒攀爬,似在书写与天空的对话”,句式较为整齐,且“爬”“话”等字的押韵,使诗句富有节奏感。

清新自然的词汇:选用了许多清新自然的词汇来描绘景物,如“嫩绿的新芽”“翠绿的手掌”“沙沙”等,营造出一种纯净、美好的氛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充满生机的菜畦之中。

结构特点

诗歌采用了较为自由的结构,但又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开篇先点明菜畦在兴贤小学校园中的存在,如“在兴贤小学的天地,一方菜畦悄然崛起”,引出描写对象。接着从菜畦的整体景象,到具体的藤蔓、叶片、黄瓜等细节进行描绘,展现了菜畦的生机与活力。然后通过描写孩子们在菜畦前的表现,进一步深化了菜畦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最后总结菜畦是校园的宝藏,强调其承载的希望和带来的欢畅,使诗歌的主题得到升华。

情感表达

整首诗洋溢着对兴贤小学校园菜畦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对菜畦中各种植物生动细致的描写,传达出对自然生命力的歌颂;同时,通过对孩子们在菜畦前活动的刻画,表达了对孩子们能够在自然中探索、成长的欣喜与期许,也体现了校园教育中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不仅有知识的传授,还有对自然的认知和情感的培养。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1578302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