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怀念老徐(外一篇)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肖德良    阅读次数:6823    发布时间:2025-09-25

 

佟表姐

这天上午去南白办事,在原遵义县三中门口,邂逅了佟表姐,佟宝玉表姐。

十多年没见了,她依然还是以前的她,挑着一担水豆腐沿街叫卖。都五十出头的人了,瘦削的、瓜子型的面庞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头上仍是满头青丝。

远远的看她挑着水豆腐从客车站前面的人行道上走来。为了给她一个惊喜,便三步并作两步走,匆匆来到她面前。

“五角钱的水豆腐,卖不卖?”我操作一种恶作剧的腔调问。

“卖噻,啷个不卖嘛!”她埋着头,一本正经的回答。

“没得钱呢?卖不卖?”我又问。

她这才慢慢抬起头来,冷冷的说:“啊?想吃斋饭啊?”

她把我仔细的看了两眼。眼神还是那双充满清纯和阳光的眼神,眼睛眨了又眨,眨了又眨,立刻,脸上绽开了两个深深的酒窝。

“哎呀!老表啊,你要死啊!好多年没见你了,今天是哪股风把你吹来了嘛!”

听了她诅咒我的话,我一点也不生气。我说:“没死,活得好好的呢!”

我们彼此笑够之后,佟表姐问我:“好多年没见你了,这些年你都跑到哪里去了嘛?”

我说:“我已经搬到遵义八九年了。”

“那你为啷个不跟我讲一声呢?你是看不起我啊?”

“姐,你这话说到哪里去了,我啷个会看不起你呢?”

沉吟半响,她又问我这些年在哪里工作。

我说我已经没有正式工作,都已经下岗好多年了。

“下岗?你啷个会下岗呢,我才不信哟。”

“真的呀,我早在十多年前就下岗了。”

“那你还有钱搬遵义?”她似信非信地说。

我笑了笑,回答她:“都是逼出来的噻。”

末了,佟表姐叫我不要走,等把我的事情办完后就打她电话,中午到她家吃饭。

我说饭就不用吃了。因为穷事太多,只是记了她的电话,叫她哪天抽个时间到遵义来,到我家作客。 

“你家还住在三中后面吗?”临别时,我问道。

她说:“早就搬喽,蔬菜队老屋基那些地势,房开商占了,赔了两套房子,还赔了两个门面呢。”

“那你还干这个?”

“不干这个又干哪样呢?我这辈子没文化,做别的太困难,门面租给人家了,你表姐夫也老了,一天就帮我煮一锅水豆腐,卖完就休息,卖多卖少不要紧,就当锻炼身体得了。”瞧她那神情,那样的轻松自如。

“表叔呢?他身体还好吗?”

“好啊!”她说,“都八十多岁了,还天天去爬象山,锻炼身体,风雨无阻的哟!”

我又问:“那——表叔娘呢?”

佟表姐她沉吟半响才说:“不晓得,我才难得管她的哟!”

“你那两个小孩呢?都在做哪有啊?”我再问。

“噢!小孩啊,都大了,我都当奶奶喽。大的个叫黑团,大学毕业后都在贵阳工作好几年了,二妹也从医学院毕业在县医院上班了。她准备过完年后在三八节结婚,到时候,你这个当表叔的要来坐上席、喝喜酒哟!”

听了这个喜讯,为她由衷的高兴。我说:“那是当然了,到时候,我是必定要来坐上席喝喜酒的。”

我们又唠唠叨叨的聊了一阵子,终于告别了。半路上我想,哪天得空的时候,肯定是要到她家去坐一坐的。还要看看表叔,敬他两杯小酒,他老人家平时也是喜欢喝点两小杯,找人侃大山、聊闲话的。

 

佟表姐是我奶奶的亲侄女的女儿,是个有过半生辛酸的农村妇女。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老家刚刚度过困难时期,因为生活艰难,营养不良,医疗条件欠缺,宝玉一出生的时候,她妈妈就大出血死了。奶奶说宝玉生下来像只猴子,眼睛骨碌碌的转。每次看到宝玉,都会忍不住伤心落泪。那时候,我家条件好些,奶奶便把宝玉抱到我家喂养了一年多,直到她能下地走路了,才由佟表叔接回街上蔬菜队自己的家去。

第三年,佟表叔续弦,娶了个从四川逃难上来的一个姓张的女人。这女人就是我今天的张表叔娘。后娘就是后娘,张表叔娘带不得宝玉,经常打骂她。表叔娘把自己带上来的孩子和后来与佟表叔生的两个孩子娇惯得像公子和公主一般,宝玉在他们的眼里,却像个任随使唤的丫环。

一天上午,那天好像是过一个什么节气,我奶奶去赶场,顺便看看宝玉。奶奶在他们家门外悄悄看见张表叔娘他们一大家人正围着一锅炖鸡津津有味的吃,却给一角钱叫宝玉出去到街上去卖油炸粑。宝玉不去,表叔娘给她啪地就是一巴掌,打得她嘤嘤地哭。

宝玉哭了一阵,自己就去买了两个油炸粑有滋有味的吃起来,还拿回去给了最小的弟弟留了一个。

铁锅里炖的鸡,她却连汤也没能喝一口。我奶奶把这一切从头到尾的看在眼里,更疼在心里。她气得火冒金星,抬起一脚就把他们的铁锅给掀了。奶奶大骂,张表叔娘也骂,佟宝玉却在一边吓得周身哆嗦。

“他们带不得你,姑婆带你!跟姑婆走!姑婆家有的是鸡肉给你吃!”说着,我奶奶拉着宝玉的手就走。

就这样,宝玉表姐又到我们萧家坝住了三年多。佟表叔每次来看她的时候,我奶奶都把他骂得狗血淋头。佟表叔也觉无奈,只好叹气。直到宝玉7岁那年秋天,该读书了,才由佟表叔才接她回街上去读书。不过到底读了几年书,我就不知道了。以后的事,更是无从谈起。

1987年,我到南白工作后,才听父亲说佟宝玉他们一家也住南白。表叔在西大街左面的胶鞋厂上班,表叔娘在蔬菜队种蔬菜,叫我抽时间去看看他们。 

遵照父亲的嘱咐,好不容易找到他们那里。一进门,表叔并不认识我,当他听我作了自我介绍之后,对我格外热情。张表叔娘和我少年时代记忆中的样子比起来,老得一塌糊涂,但从她那对人不冷不热的表情看去,还跟当年一样的德性。

几十年过去了,他们的生活好像也没有发生什么明显的变化,自己修的三间房子,墙壁黑黢黢的,一部黑白电视机的画面上,尽是些雪花点点。

我问表叔:“宝玉姐呢?”

“你问宝玉呀?她都已经结婚喽!喏,墙角那个唱大花脸的小兔崽子,叫黑团儿,就是她的!瞧他那样儿,像个哪吒儿似的!”表叔说。

“那她人住哪里呢?”我又问。

佟表叔伸手一指,口气有些生气的说:“看嘛,那边,那边山脚下,就是宝玉他们在那里修的房子,用石头修的干打垒的房子。咳!她不听话呀,找了个比她大二十多岁的老男人,还是结过婚的,比我还大一岁,老子提起她就气不打一处来。”

“张先!菜整好没有?快跟我端上来哟!”佟表叔对着灶房吆喝道。

“来吧,我们两老幼喝两杯,佟宝玉,不管了,老子才懒得管她的哟!”

我们正吃着喝着尽兴的时候,宝玉表姐他们就回来了。他们进屋时,佟表叔半天也没抬起头来。我拐了拐表叔的胳膊,他才问宝玉认得出我不。宝玉表姐眼睛尖,一下子就认出了我。

“咦!你跟小时候相比,并没多大的变化嘛!”她说。

我说:“是吗?我倒是觉得你变多了,变得一个大美人呢!”

“哟哟哟!老表!你就不要奚落你这个穷表姐了嘛。”她拉着身后看起来比她老得多的男人,用一种调侃的口气介绍道:“这个你要喊老表哟!他姓张,叫张德军。他家是四川的,是从四川跑上来的川军!”

几十年不见,没想到佟表姐她竟然那样的开朗,引起一阵阵大笑,佟表叔也忍不住一阵冷冷的笑。

席间,张德军老表主动跟我碰了几杯包谷酒,也敬了佟表叔几杯。那时候我酒量差,禁不住劝。他们把我灌得人仰马翻的,最后还是宝玉表姐和张德军把我扶到他们那栋干打垒石头房子里面去睡的。

 

记忆里,他们家里十分简陋,只有几个破沙发还算家具,剩下的,好像就是一把虑豆浆用的摇架了。第二天起来,我头重脚轻,走起路来还是飘飘然然的。佟表姐舀了一碗热豆浆给我喝。她说,豆浆喝了正好解酒。我喝完豆浆,她就挑着水豆腐出门沿街叫卖去了。我也跟着出去赶回单位上班。

在回单位的路上,总认为佟表姐是个当之无愧的美女,瓜子脸,杏仁眼,长辫子,姣好的身材,尽管穿得破破旧旧的,还是仍然遮盖不住她那天然的娇美,正如古人所说清水出芙蓉那样的境界。那么,她到底像谁呢?想了好久,才觉得她长得就像王文娟饰演的、越剧《红楼梦》中那个林黛玉似的。

“咳!都是一路苦命的人哟!”我禁不住一声叹息。

以后十多年,每年春节期间,我都前去佟表姐家和她父亲家去拜年。老一辈结下来的亲情,不能忘却。

1993年夏天,我在南白结婚成家,他们还为我忙前忙后的帮了几天忙。

 

光阴荏苒,时间就这样一年一年地过去,佟表叔和佟宝玉表姐他们的生活一天天向好。县城也越来越干净和漂亮,规模一年比一年扩大,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马路边上,关于南白城区地界的标牌不断的往四面延伸。佟表姐家那栋干打垒的石头房子是在1998年左右拆了新修过的,换成了一幢三个排面两楼一底的红砖房。所以,今天她说房开商赔了她两套房子和两个门面,我是一点也不觉得奇怪的。

屈指算来,她那在大街上叫卖的水豆腐生意,已经做了三十多年了。这让我想起我们老家那首童谣:

 

一颗豆儿圆又圆,

推成豆腐卖成钱。

人人说我生意小,

小小生意赚大钱。

 

佟表姐从小到大,半生经历了难以叙说的苦难,和张德军老表走到一起艰苦打拼,先是一个干打垒石头房的家。然后,就靠卖水豆腐经营人生。不管风吹雨打,也不管严寒酷暑,就那样坚守着,从来没有中断过。

她以她那柔弱的肩膀,每天挑着一担水豆腐在南白镇的大街小巷来回叫卖。卖得出了子女读大学,卖出了孩子们成家立业买房子,更把干打垒的石头房子变了电梯楼,换得了门面,换得了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

然而,佟表姐苦尽甘来却不忘本。一个人,一辈子,做什么事情只要做习惯了,日久弥深,就产生感情,天道酬勤,她怎么丢得下她那小小的水豆腐生意呢?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93812533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