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校园 >> 正文

乡村喜鹊(散文 外一篇)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王海清    阅读次数:3811    发布时间:2014-05-20

我小时候大多数是在爷爷家度过的,爷爷家是在乡下一个山脚下居住,门前一条缓缓的小溪流,溪水两旁是奶奶嫁到爷爷家是用榆树钱种植成的相对两排的大榆树,奶奶时常提起这些树的好处,它坚固了溪水两岸的泥土,尤其是在春季跑桃花水时,不会冲到奶奶的房屋,还有奶奶精心侍候的那几分菜地。

可让我难以忘记的是,高大的榆树上的喜鹊窝,几乎每颗树上都有一到两个喜鹊窝,那是一种黑白两色的长尾鸟儿,头到尾端都是黑色的肩膀和胸腹覆盖着白色的羽毛,好像穿着白礼服一样,在眼前展翅而过的时候,你就会看到它翅膀两端那美丽的羽。

每到春天花开草盛的时节,奶奶总会叮嘱我不要让屯里的淘小子上树掏喜鹊蛋。记得邻居家的二黑子不听我的劝阻,我奶奶知道了,追到二黑子家把他臭骂一顿,硬是把还没有来得及煮的喜鹊蛋送回窝里。我也会按奶奶的吩咐告诉屯里的小朋友,吃鸟蛋脸上会长斑的,长大了会娶不到媳妇。后来我才知道,奶奶门前怎么会有那么多喜鹊,原来是与奶奶的精心保护密不可分呀。

父亲几次要接奶奶到身边居住,可奶奶总会找理由推脱,其实,奶奶是眷恋着陪伴她老人家大半生的故土,院落几乎布满了各种瓜蔬果蔬,门前小溪鱼虾嬉戏,爷爷时常弄来下酒。屋后还散养着猪鸡鸭,一年还能看到喜鹊这样的吉祥鸟,简直就是一个世外生态园。

记忆里,喜鹊永远是点缀乡村的一道独特的惊喜,无论是路边,还是河岸,都有喜鹊或疾翔,或驻足的身影,喜鹊喜欢与人为邻,它的巢与乡村袅袅升起的炊烟遥相呼应,有的近在咫尺。

喜鹊的巢大约能有半米多高,像个大球,外表看似粗糙,其实用心得很,里外有好几层,外表用树枝精巧的搭建在一起,内里是山间柔软树木的枝条,盘旋横绕,形成一个半球状筐型,再往里是用河泥糊上,那些泥是用啄一口口衔来,再用爪子一下下拍实上去的,里面还要铺上各种毛发和纤维,巢中有横梁顶上还要加盖,疾风骤雨都打不透,这样的一个精致喜鹊窝,从衔枝到最后搭成,至少需要四个月,难怪奶奶时常念叨,过日子要像喜鹊搭窝一样有信心,有长劲。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喜鹊的概念竟然淡忘了,也许是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每当天空的喜鹊飞过,我们都无暇顾及了。几年前,我回乡省亲,还特意去了奶奶居住的位置,物是人非,昔日景象早已了无痕迹。山依稀,小溪依旧,可小溪两岸的榆树早已不见了踪影,喜鹊也不知去向。无意中和村民们闲聊着喜鹊时,它们都满不在乎的说,多数喜鹊都被地里的毒药或农药给药死了。我听后内心马上开始隐隐的颤栗和惊愕,喜鹊不但没有了栖息之所,即便生存也难保性命。只要你随处在乡村的公路以及村屯一走,就会发现没有几棵高大的年头多的树,也很难寻觅到喜鹊的踪影,尤其是公路两边,早已被农田垦侍得连杂草都没有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刻不容缓,而且任重而道远.。

几日前,我又一次回乡,几只喜鹊在眼前疾过,留下几声清脆的鸣叫。我马上驻足观看,望着它远去而熟悉的身影,内心好生纳闷,近处并没有一棵高大的树木,怎么会有喜鹊哪?当我把目光落在那高高的高压线角铁架上的时候,我愕然顿悟,这些睿智的小生灵,竟然也学会人类选择钢质结构来建巢了。再仔细看公路两边一棵棵刚植过的杨树,正沃绿吐翠,当这些树木枝繁叶茂的时候,一定会有许多喜鹊在此居住,那时,你漫步在乡间,会听到渣渣的喜鹊声。

 

登阅春山竟风流

 

我虽然登临过北京的八达岭长城,在今日的旺春季节,正是日暖花胜的时日,五一的小长假恰恰封住了我去远处登临的愿望和计划,在我意兴不决的时候,我选择了名不见经传的小南山,大东北一座极尽平常的小山,它的起源堪称历史久远,亘古不变,就因为它隐于群山之中,远离闹市之外,并无奇珍野果,实在是太平凡了,然而,它多像一位脚踏实地而又好高骛远的凡夫俗子呀,默默的守候在群山深处。
   当然,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回望四周的群山,贯于耳际的还真不少,南有长白山,北有吉林北山,域内的肇大鸡以及康大蜡等等,这些山传奇而驰名,登临者不绝如缕,多半是冲着山的历史名气和人文背景而来的。
  我选择小南山,其目的是以点带面的感受一下山的热烈,抖掉心理的杂念。虽没有川流不息的人群,更没有相伴而随的同伴,但我并没有感到孤寂和独处的幽怨。的的确确让我感受到了在这些树们之间的伟岸,去与纯净的大自然进行一次静寂的对话。在滴翠的叶脉中,听着它们旺盛的生命之歌。婉约的细风徐徐轻抚你的脸,感觉那阵阵的凉意,我不仅轻笑着想,风儿是不会常搭理我的,这个不速之客,不由我分想,顷刻之间,整个森林竟然静的出奇,好像一切都定格在一副浓墨重彩的画卷一般。
  人至半山腰,索性小憩一会,倚在一棵小树下,回望走过来的一条山路,若即若离,若远若近的风景在眼前铺开,令我诧异,的是竟然看不清走过的山路了,路越弯曲寻找就越困难,意想不到的每一个拐角,都会让你毫不犹豫的选择和无可奈何的放弃,不经意间朝着方向走去。可我品味着树的品质:以绿叶的方式来表达爱的浓情,绝不掩饰,尽自己所能向火热的阳光袒露。只要泥土容得下一粒树种,树就会回报给大地固本的根基,至此,根和泥土有了相拥相依的缘份,舍弃一方都会命运多舛,树还会有勇于承担风雨,勇于播撒绿荫,淡然面对风云变幻的风度,多像一位有情有意的君子呀。如果来生我是女人,就找橡树一样的男人做自己的丈夫。
   人生也是如此,步步登高总有疲劳的时候,小坐一会蓄意待发,一步一层天,境界有所不同,又一会就到了山顶了,虽不算绝顶,但环顾四周,眼前的几座小山尽收眼底许多山渺小了许多,“山高我为峰”,我马上感觉自己高傲或伟大起来。
  我突然明白了人类向上的动力,原来是为了摆脱渺小的境界,未免虚荣了几分。把高大的看成了弱小,自己的境界就突出了,把弱小的看大了,自己就深邃了。世态炎凉,际会风云,一阵凉风袭来,日以偏西,我不仅赶紧收拾起心情,沿着来时的山路回转,顺路采了不少野菜,也算不虚此行,回到我的住处,过着简约而平淡的生活。
   我虽不是寄情于山水,放浪形骸的隐士,但总能从山水中品读一些酸楚而浪迹的点滴,洗涤我纳污藏垢的灵魂,慰藉我孤单寂寥的心胸。
  登阅春山竟风流。

 

王海清,60年代末出生,80年代发表文学作品,中国音乐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协会会员,现在某事业单位从事文秘工作。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511079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