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选题”好。文艺之要在于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文艺作品题材有大小之别,无好坏之分,关键看是否“合体”。既要善于大中取材,从历史大势、时代洪流、社会变革中见真性、见真情、见真理;也要善于小中见大,从凡人小事、生活情趣、乡村山廓中发现新内涵、新气象、新品格。选定题材是开展文艺创作的发端,关系着作品的最终走向。在选题伊始,就要综合考虑作品的体裁、样式、风格等,做到与之相得益彰、相映生辉。于贵州文艺工作者来说,承担着为贵州发展凝心聚力的历史使命,在确定选题时,既要考虑作品面向全国受众应具备的“国家意义”,也要考虑作品立足传播贵州应彰显的“地域特质”。两者和谐统一,则是最佳选择。此外,选好题、选题好,还要体现在创作者对作品的高超驾驭上。确定选题时既要敢于跳起来摘桃子,自我加压、自我挑战,也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创作实践、生活积累等因素,力求从自己擅长的领域着手。如此,超越自我,打造精品更加有保障。
二是“剧本”好。文艺创作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以剧本为主要形式的一度创作成果是决定作品宽度和高度的基石。创作之难在于剧本之难。以影视剧为例,一般来说,一部好的影视作品,用于剧本创作的时间大多在三年以上,而拍摄加上后期制作大多能在一年内完成。打磨一个好剧本,必须切实树立内容为王、剧本为先的理念,把写好剧本作为打造精品力作的第一要务,放在创作生产首要位置,切忌重明星、轻剧本,重场面、轻内容的现象。写好剧本,必须增强定力。以社会效益为第一追求,不能当市场的奴隶,在价值取向上着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力求通过作品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传递正能量。写好剧本,更要耐住性子,以“慢工”出细活;也要不离不弃,靠坚持赢胜利。写好剧本,还得沉下身子。正如总书记指出的,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只有沉下身子,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真切感受人民群众所忧所虑、所思所盼,才能进入群众话语体系,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
三是“呈现”好。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形象、一个个精彩的人间故事,要在舞台、荧幕上展现给广大观众,还需要导演、演员、摄像、美术等各个行当基于一度创作之上的视听呈现(二度创作)。对于影视、戏剧、歌曲、广播剧等综合艺术作品来说,二度创作必不可少,与一度创作一样至为关键,共同决定着作品的“精度”。二度创作是把“双刃剑”,可以让精品提升为经典,也可能让精品跌价为次品。好的二度呈现需要各个艺术行当的相互协调、密切协作、齐头并进。导演要调度有方、表演要生动形象、道具要活灵活现、美术要修旧如旧、摄像要进退有据、剪辑要恰到好处等等。如某一方面不给力,作品势必流于一般,甚至下层。搞好二度创作,需要所有幕前幕后工作者对一度创作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掌握,立足各自的“角色”定位,把握时代背景、把握故事脉络、把握人物性格、把握情感主线、把握场景特征。当然,导演、演员等主创人员的功力在其中尤为突出。名剧之后一定有名家名角,这就要求我们在创作生产时要十分注重发挥“名导名演”等的作用。
四是“制作”好。精品之“精”,在于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随着人们见多识广,对文艺作品的审美标准也日益提高。文艺作品主题再宏大、表演再到位,制作上粗制滥造或“一般般”都不会为市场所接受、人民所认可。制作不精的问题,在我省较为突出。在组织创作生产时,对作品的主题内容、艺术表现研究得多、投入得多,对制作问题,或多或少,有意或者无意的忽视甚至忽略。这在我们的电影、电视、戏剧、歌曲、广播剧等领域都普遍存在。贵州的一些歌曲,歌词很生动、旋律很优美、演员实力也很强,但强强联合之下却是中层甚至下层之作,问题就是忽略了制作,整体不匹配、不协调。“人靠衣裳马靠鞍”,文艺作品同样需要适当的包装。精良的制作是包装的第一要义。因此,打造文艺精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这三者必须兼顾,不可偏废。从我省文艺创作生产的实践看,对“制作”应该在思想认识上更加重视、在投入上更加侧重,特别要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和群众审美需求,充分利用数字特效技术新科技,提高文艺作品的制作水平,从内容到形式、整体到部分都力求极致精美,为观众提供更多时代精品,让人民享受更多“视听盛宴”。
【编辑:黄先兵】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