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曼诗集《斩断一条新红颜写作的锁链》
信息来源:重庆 作者:巴曼 阅读次数:33372 发布时间:2013-10-19
诗集《斩断一条新红颜写作的锁链》
作者:巴曼
写在前面
从中国新诗的发展,到进入当下时代,“新红颜写作”是一种独特的现象,它更是一道无比别致的风景线。是她们投身当代积极地参与并写作,把现代新诗向前推进了一步。列入此名单的皆是美女兼作家诗人。当新诗还很稚嫩之时,她们却都已经成熟起来,遗珠之憾确实还有很多。做为女性,自古她们留给这个世界的印象永远是神秘的。为了完成此文,我花去了很多工夫,才从各方面渠道,找到了她们的隐秘或历史。我总是在心中希望着,如何才能够把她们打磨得更加地锋利。这样则更会多花去我的一些时日。或许你会感觉有些初试的拘谨。但古有“诗无达诂”之说,何况而今诗坛良莠不齐,面对着新诗这东西,我们原本也是在探索。加之本人水平与能力的局限。因此,文中的以下语言,权当一种极不成功的冒险尝试。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文中主要描写“新红颜”。但我却增加了一些篇幅来描写一些已成名的女性大家,可能你会认为她们已不是“新红颜”。因为她们已不再年轻。是的,年轻是我们所向往的,是无比美丽的,年龄的美丽却又是无比短暂的,可她们留给这个世界的文字,却是无比地年轻而又美丽的。所以,我却觉得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我们都不能够淡忘她们。因为她们曾经影响过一个时代或者说一代人。诚望方家多加批评与谅解。倘若有人说我是在写诗,也不如说我是在一块块绝美的花岗岩上,雕刻着一行行结结巴巴的魔咒!
一睹“红颜”,千山芳醉。“红颜”谓谁所有?她们只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文中行文也许你会感觉较为怪淡、灵异与荒僻。有人说不太好懂。这是因为文字结合了其女诗人她们的具体经历、她们的裸露情感、她们的优秀作品、她们的语言抵近方向,她们比较亮点的佳章美句等原因。如若不算是诗就算是人物简介吧。以此来记录李少君等专家对“新红颜写作”的构想,我想这也会是一件令人无比愉快的事情。
上者万千,是为戏语。
2010年7月11日
上部序
一二三四五,
上山打老虎,
老虎找不着,
找到小松鼠。
松鼠有几个,
让我数一数。
数来又数去,
一二三四五。
---(引自童谣《小松鼠》)
◎施施然
穿越过旗人的风雨,降临袁氏门庭
随风落地,生根,开花
地地道道一北方佳人
习美且从文
汉字似若风雨
心在民国的江南,酥手也昆仑
施施然,到底是在你的心中
有一片荒原,还是你要把巾帼之魂写入苍天
2010-7-8夜
(施施然:身在今天的北方,心在民国的江南,四分之一旗人血统,美术专业毕业。之前多写作散文、随笔,自2009年11月开始诗歌创作,同期进入爆发性写作状态。诗歌主张:“自由、性灵、超越,以一颗古典柔软心,穿越而今当下”。作品见《诗刊》、《诗选刊》、《诗林》、《天津文学》、《天涯》、《星星》、《山东文学》、《中国诗歌》、《北方作家》、《延安文学》、《西北军事文学》、《青年文学》、《中西诗歌》、《羊城晚报》、《现代青年》等,入选《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诗选》、《中国风度诗人》等多个选本。
◎郑小琼
从南充市,抵达东莞
这是一段漫长的人生之路
感觉尤为艰难
是否你忘记了天府的月色
隆隆机器声里,还能听出一丝儿乡音么
暗夜中
才能体查出夜的深度
是的,郑小琼一生就这样
在两个村庄来回地奔跑
许多梦境都写在她脸上
把一片少女的情愫,遥寄给黄麻岭
2010-7-10
(郑小琼:四川南充人,在东莞打工数年,有诗文散见于《人民文学》《钟山》《诗刊》。曾获人民文学新浪潮散文奖、华语传媒奖年度新人提名、庄重文学奖、2007年度十大“中国妇女时代人物”等奖项。曾参加第三届全国散文诗笔会、第二十一届青春诗会,出版诗集《两个村庄》《黄麻岭》《郑小琼诗选》《暗夜》,散文集《夜晚的深度》等。)
◎巫昂
闽籍文学大师
年轻,且能独立制造春药
且专攻下半身
很多人是如此认为
三联生活周刊
这样的单位,咱一辈子都想谋职
但不能成功
巫昂却真要求辞职
独闯自由精神的禁区
专门做专栏评论
写小说,就在那一夜
什么把我弄醒后
才突然发现,一个犹太人站在身后
可她不知道星期一是礼拜几
2010-7-10
(巫昂:1974-,祖籍福建,记者、作家、专栏作家、中国现代诗人。巫昂1996年毕业于上海复旦中文系,1997年以后在北京,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当代文学硕士。有个人诗集《什么把我弄醒》,小说集《春药》等。为同仁刊物《下半身》成员。巫昂曾就职《三联生活周刊》,任社会新闻记者。后辞职,成为自由作家。在《南方周末》、《新周刊》、《南方都市报》等媒体开设专栏,并持续创作诗歌与小说。旅行各地,时居北京。她的创作包括诗歌、小说、专栏、评论、剧本和新闻报道。以其特出才能和独立、自由的精神,深得人心。2007年,巫昂回归诗坛,以《犹太人》等一系列诗歌作品,赢得了新的创作高度,和广泛关注。2010年出版新书:5月:《星期一是礼拜几》(长篇小说)8月:《城中事》(随笔集)9月:《需要性》(诗集))
◎衣米妮子
非常神秘,门开着的
也许会让人找不着北
用眼睛能画出文字的女孩
多么纯洁
面对着你,一个简单的叙述
出版多少部集子
也感到苍白。衣米妮子
也许,这是你儿时的一个小小乳名
就那么一声轻唤,令整个夏季
一下沁凉到心底
2010-7-9上午
(衣米妮子:原名衣米,诗歌爱好者,业余时间写作。曾有诗歌发表于《星星》、《诗歌报》、《满族文学》、《天津文学》、《春风诗人》、《新世界诗刊》、《蓝》)
◎李成恩
我仗剑出游
沿汴河,经滁州而来
刚到李家庄
就遭逢一快马
有女子成天以诗歌蒙面
四处搏杀
如刀的随笔,只差一毫
险将恩人
斩于马下。旋即
我便从末代守陵人处
寻来三轮车夫,看红尘胭脂
在大声喧哗
春风中,似乎也有良知
一马牧鞭
她说要去追赶文明的孩子
猛回首时,大学城外
她已梦醒
我便是那军壁垓下吼断乌江的项王
揭去面纱
原来是旧时红颜琳达
2010-7-10凌晨
(李成恩:英文名Linda(琳达),80后女作家、诗人,纪录片导演。独立拍摄制作有《末代守陵人》、《三轮车夫》、《汴河,汴河》等“底层人文关怀系列”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凤凰卫视等播出,以及数部广告、音乐电视与电影剧本等作品。担任中央电视台多个栏目编导,现在北京某大学工作。在《诗刊》、《星星》、《诗歌月刊》、《诗选刊》、《青年文学》、《十月》、《作品》、《滇池》、《天涯》、《江南》等发表作品。入选《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中国新诗年鉴》、《2007-2008中国诗歌选》、《2008中国年度诗选》、《文学中国》、《2008年中国诗歌精选》、《2008-2009:中国诗歌双年巡礼》等选本。著有诗集《汴河,汴河》、《春风中有良知》,长篇小说《大学城》、随笔集《文明的孩子:女性主义意味的生活文本》等100多万字。)
◎夭夭
那人是谁?在此大唱空城计
还用妖语
反对着人民公社
假装隔壁三嫂的情人,让死了的人流泪
给盗墓者
带来天空的脚趾
孤单的,要死的
一步步靠近她的背影
夭夭,林中永远的山鬼
她永远站在秋千上
翻出我暮年的样子
2010-7-10上午
(夭夭:原名黄学红,安徽滁州人。70年代生于安徽明光,安徽省作协会员,诗作多次发表于《诗刊》、《星星》、《山花》、《花城》、《作品》、《青年文学》等刊物。作品收入《中国2008年度诗歌精选》、《2009年中国诗歌精选》、《2010中国年度诗歌》、《2010年中国诗歌精选》、《中国年度优秀诗歌2011卷》等权威年度诗歌选本,获安徽省政府2007-2008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出版奖(文学类)三等奖,滁州市第二届文学艺术奖“特别奖”和文学类一等奖,著有诗集《炼巫术》、《时光站台》。)
◎爱斐儿
那年的一场小雪,飘飞过河之南
一路抵达晋王府
其慧根还留在原地。瑶琴早已甩碎
那首旷世古曲
还流淌在山中
进驻京都,以岁月来演绎
燃烧的冰,爱斐儿
你开给天下的第一处方,如此神奇
2010-7-10上午
(王慧琴,昵称:爱斐儿,曾用笔名:小雪。出生于河南许昌,在山西生活多年,现居北京。1984年至今诗歌、散文散见于《诗刊》、《诗选刊》、《山西文学》等刊物、入选《中国网络诗歌前沿佳作评赏》、《2008—2009年中国最佳诗歌选》等选本。2004年出版诗集《燃烧的冰》。)
◎子衣
从江津漂来的女神
犹如春天的仙子
儿时的米花糖里,一定饱含着唐诗与宋词
当梦幻抵达词语的壁山
坐在父亲对面,疼痛
已被晚风吹远了
身边的人啊!千万别忘记了
给那个在子夜里劳作的背影
轻轻地披上一袭纱衣......
2010-7-8夜
(子衣:女,本名何春仙,七十后生。重庆江津人,现居重庆璧山。《大别山诗刊》创办者之一。有诗作发表于《诗刊》《星星诗刊》《诗选刊》《绿风》《诗林》《诗潮》《诗歌月刊》《岁月》《青年文学》《北京文学《西北军事文学》《山花》《女子诗歌年鉴》《芙蓉锦江诗刊》《大别山诗刊》《璧山文艺》《几江诗报》等官民方刊物。)
◎海湄
大潮之水掀动起波澜
海水碰触着晨光
如沸血一般的光芒
抵达彼岸
漆黑的逆风中,煽动着翅膀
我看见,在水的一方
你长久伫立湄之岸畔
以月华洗手的女子
不老的歌喉,把永恒唱响......
2010-07-07
(海湄:祖籍山东,西北长大;小时候就喜欢诗歌,她认为诗歌是最透明的自心灵之窗。自2004年中秋开始接触网络诗歌至今。作品被多家报刊杂志选用.)
◎桑眉
一枝桑,还在那年的晚风中
飘舞着。罗裙下
春的风华
醉倒过几多公子王孙
马车已经远去
腾起一方水土和尘埃
还是那年瘦枝上的一只画眉
宛转鸣叫的歌声,滑过村前
2010-07-07
(桑眉:原名兰晓梅(宝梅,祖上畲族)七十年代出生于四川广安。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记者/编辑。辗转四川湖北两地。)
◎玉上烟
昨日梦魇,我沉入一段仙韵
许多年轻的步履
才刚刚抵达
一个女人,火山口里喷发出鲜血和宝石
随手捡起一块大地之玉
那来自于地心的千般温润
总是慰藉于心田
我就站在这赤裸的大地上
看时时冒出的,阵阵凡烟
2010-07-07
(玉上烟:笔名玉上烟(颜小雨等),真名,颜梅玖,大连人。2008年开始写作。作品散见《人民文学》《十月》《中国诗歌》《绿风诗刊》《中国诗歌在线》“世界华语诗歌大展”《江山文艺》《新城市诗刊十周年珍藏本》《山西诗文》等。
◎金铃子
站在一棵柳树前
就这样频频伫望
一位仙女下凡来
才让我想起了你那般奢华的名字
信琳君,也许你隐匿着贵姓
以金铸铃
响彻天宇
你我皆子民,纵然倾城也是过客
可我发现,你的腰间
总是悬挂着史记不灭的铃铛
2010-07-07
(金铃子:曾用名信琳君。家居山水之间。曾参加24届青春诗会,获得2008中国年度先锋诗歌奖,第二届徐志摩诗歌奖,第七届台湾薛林青年诗奖。有诗集《奢华倾城》)
◎王妃
那年我为霸王
你在哪里飞翔
我所钟情一世的妃,楚歌声声
至今,还响彻于耳畔
乌江渡口,我的战袍下
血迹淹没去了阵阵烟尘
今我如尘
功名灰飞烟灭
从前的王者,背影已从史记中隐去
而今,你还在桐城独享此誉
啥时能与我一起,牵手民间
2010-07-07
(王妃:70后,生于安徽桐城,现在异地某高校艺术系工作。上世纪90年代大学阶段开始发表作品,后中断写作。2007年9月在新浪开博客重新进行写作,以散文小说为主,2008年正式开始学写新诗,曾在《青年文学》、《诗选刊》、《诗歌月刊》、《青年文摘》、《散文诗世界》、《散文诗作家》、《中国诗歌在线》、《长春》、《华夏散文》、《辽河》、《山花》、《中国教育报》等发表诗歌、散文诗、散文、小说、评论及报告文学等,有作品被收录《2009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2009爱情诗歌年选》等选本。)
◎林小耳
多年以前,已很久未归巢
一幢古旧的木质老屋门前
醒着三只神鹭。眼里
飘飞过一群粉蝶
将我目光引向遥远
闽南过后抵闽东,在两棵秀木的缝隙间
巴曼的目光,总是与春天碰撞
灼伤的却是我目光
一瓣桃香悄绽林涧,醉我
芳菲之梦魇。吾也学那年进城的崔护①
去一片桃花丛中,踮足
轻叩小户村舍
午时暖阳斜入篱笆。此门中
桃夭乍泄
我立刻竖起两只耳朵,聆听着
从宁德那边吹过来的风声
2010-3-4凌晨
(林小耳:天蝎座女子花之痕产地:福建宁德真实姓名:林芳,常用笔名:花之痕、林寞离、林子、林芳、(嘿嘿,新起了个笔名:林小耳)◎已有近百万字发表于:《人生与伴侣》、《知音•打工》、《爱人》、《家庭之友》、《幸福》、《今古传奇•言情时代》、《风流一代》、《辽宁青年》、《生活•创造》、《海峡》、《许愿树》、《漂流瓶》、《芳草小说月刊》、《红豆》、《参花•爱情故事》、《雪花》、《采贝》、《少男少女》、《演讲与口才•学生读本》、《中学生博览》、《中学生百科》、《健康向导》、《浪漫》、《女人坊》、《故事家》、《尤物》、《秘密花园》、《暖爱》《真情》、《男生女生》、《人生十六七》、《快乐青春》等近百种报刊杂志。◎部分作品被《读者》、《青年文摘》、《微型小说选刊》、《格言》、《喜剧世界》、《教师博览》、《都市文萃》转载。并有多篇作品被《湖边有棵许愿树2》、《2005年中国青春文学精选》、《纯情之爱》、《想念是会呼吸的痛》等二十余本畅销丛书收录。)
------------------------------------------------------------------------------------------
注解:崔护①《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额鲁特•珊丹
遥远的额济纳,你是一个神秘的部落
可千万别把这里想象成为荒漠和草滩
从腾格里圣峰上走来的女人
都是牛奶濯洗过的神灵
安巴的命运留在蒙古草地
伙居的日子隐着多少伤痛
至今,我还没喝过一碗蒙古毡帐的奶茶
也还没有饱览过
大野芳菲的自由天歌
如果你想揭开一段蒙古秘史,那么
请你首先打开额鲁特•珊丹
2010-7-9
(额鲁特•珊丹:1964年1月出生,蒙古族,额鲁特氏。自幼爱好文学,十二岁发表处女作。创作从散文起步,出版四部专著。2000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宫廷情猎》,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发行,1月印刷,同月再版发行,进入全国二十八部畅销书之列。2001年,其创作的《查干湖的传说其及郭尔罗斯史话》由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2003年,其创作的长篇传记小说《大野芳菲——丹麦探险家与蒙古王女》,获吉林省政府第八届“长白山文艺奖”。此奖为吉林省最高文艺奖,三年一度,仅有两部长篇小说获奖。该书被丹麦驻中国大使馆转送回国,现被译成丹麦文,被丹麦国家第一博物馆、丹麦皇家图书馆收藏。2005年,《蒙古秘史•文学本》由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另发表中篇小说《安巴的命运》(《民族文学》2004年第9期,头题)、《遥远的额济纳》(《民族文学》2006年第7期创刊三百期纪念号,头题)、《从腾格里圣峰上走下来的女人》、《伙居的日子》等十余部中篇小说及大量散文诗。《中篇小说选》正在付梓之中。长篇小说《神秘的部落》已经封笔,长篇小说《遥远的查干湖》正在创作中。)
◎胡茗茗
那时我见过的祖母也姓胡
同生于古月下的一枝莲叶
拿一生的时光
用诗句,在佛前打造出一条地道
做一世诗瑜伽
此时,我还在故地重游
想着那个儿时叫茗茗的女孩
芬芳之花,含满乳香
2010-07-07下午
(胡茗茗(官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文学院签约作家。曾参加诗刊社第二十三届青春诗会。获第三届中国女性文学奖、河北省第十一届“文艺振兴奖”、台湾第四届“叶红诗歌”奖首奖、《人民文学》、《诗刊》征文奖励二十余次。出版诗集《诗瑜迦》、《诗地道》等四部。其中《诗地道》(获全国图书装帧设计“优秀奖”)。2009年度有作品被中国作协列入重点作品扶持项目。)
◎白雪
巴曼贱为譚氏,祖辈相传
譚姓曾贵为特木尔。蒙古放牧时
可汗,却没有遇见过你的倩影
一马追到江南
还是当年的雄鹰么?念念不忘
阿尔泰山顶上的皑皑白雪
水的唇语,流过天山......
2010-07-07
(徐红:(白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协会会员,安徽省散文家协会理事。全球华人女性诗奖“第三届叶红女性诗奖”首奖获得者。作品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文学》《诗刊》等,接受过《诗选刊》《诗歌月刊》《新安晚报》《六十七度》等知名媒体专访。)
◎红线女
在重庆的江边,一只小燕凌空而来
猛一下,扎中巴曼的根
风中的眼睛,频来入梦
用一生善良纺织成红线
缠绕在大足的石佛上
这也只怪我
怎么就一个如此粗心人
我酣睡时,女孩留下了
她手指上的月亮
你为何不等我醒来后转身
2010—7—8午后
(红线女:何小燕,笔名红线女。中国作协会员,已出版个人诗集《频来入梦》和《风中的眼睛》《手指上的月亮》。)
◎古筝
伯牙和子期还独在山林间
终生只为那曲旷古绝今的高山流水
徘徊于尘世
琴音牵动着我的视线
山风撩动我一片春心,美人如玉
古筝之琴早已甩碎
陌生的不在民间。我在等着你
何时才能走出那湿画布的房间
2010-7-8
(古筝:现居南京。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获《芒种》2008年度诗人奖,“归来者诗群”代表诗人。作品散见各类省级报刊,并收录《2008中国诗歌年选》、《2007-2008中国诗歌选》、《2009中国诗歌选》等多种诗歌选本和年鉴。著有诗集《虚构的房子》(2007)、《湿画布》(2009),诗合集《南京五人诗选》(1992)、《五味子》(2007),编著诗评集《品筝集》(2008),主编民刊《陌生》诗刊。)
◎翟永明
从天府大地走出来的女人
花开漓江之上
当一身素影飘飞过沈阳,所有的爱
都在一朵玫瑰之上
改革中,她唱着黑夜的素歌
春风又吹绿了江南
她把生命的秘语
写在一张薄纸上
翟永明终身都在纸上建筑思想宫殿
到了纽约,或者纽约以西
虽然有些幻象让我周转不灵
但有一种鲜血,却永远在故土流淌
2010-7-11
(翟永明:(1955-),祖籍河南,出生于四川成都,知识分子写作诗群代表诗人之一。翟永明1974年高中毕业下乡插队,1976年回城,毕业于四川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曾就职于某物理研究所。1981年开始发表诗作,1984年完成了第一个大型组诗《女人》,其中所包括的二十首抒情诗均以独特奇诡的语言风格和惊世骇俗的女性立场震撼了文坛。该组诗在1986年《诗刊》社的“青春诗会”发表之后,更是引发了巨大的轰动,1996年出版了散文集《纸上建筑》之后,成为自由撰稿人。在数十年的诗歌写作中,翟永明一直保持充沛的写作和思考的活力,每个时期都有重要作品问世,在中国诗坛具有无可置疑的重要性。现居成都写作兼经营“白夜”酒吧。翟永明的作品曾被翻译成为英、德、日、荷兰等国文字。1986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女人》(漓江出版社);1989年出版诗集《在一切玫瑰之上》(沈阳出版社);1994年出版《翟永明诗集》(成都出版社);1996年出版诗集《黑夜中的素歌》(改革出版社);1997年出版诗集《称之为一切》(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出版散文集《纸上建筑》(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出版随笔集〈坚韧的破碎之花〉(东方出版社);2000年出版诗集《终于使我周转不灵》(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年出版随笔集《纽约,纽约以西》(四川文艺出版社)。)
◎舒婷
搭乘一艘双桅船
我把目光频频向上
抵达福建,最终停留在龙海市
石码头的小镇上
从插队的人群中
我突然发现,一朵会唱歌的鸢尾花
她在逆风中次第展开着
让一片崛起的诗坛
渐渐朦胧起来。诗风泛起一片橘色的心烟
挪动脚步,当我就要收回视野
眼前铤立着一棵高大的橡树
她就站立在沙漠中
浓密的枝叶间,飞来了一只始祖鸟
正在不息地唱歌
2010-7-11
(舒婷:中国女诗人,出生于福建龙海市石码镇,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舒婷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人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
下部序
小蚂蚁,搬虫虫,
一个搬,搬不动,
两个搬,掀条缝,
三个搬,动一动,
四个五个六七个,
大家一起搬进洞。
---(引自童谣《蚂蚁搬虫虫》)
◎赵丽华
那年,我在河北省廊坊市
偶遇这样一个女人
总是喜欢与九个人聚会
就算是人数最少时
起码也有六个,且她们都是女人
柔中有刚,她们一起探索爱情
赵丽华被鲁迅看中后
选为知己
河南,曾经无数次硝烟洗礼
面对这样一片火热的土地
脚踏英雄的血迹
我将则身走过去
2010-7-11
(赵丽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现居河北省廊坊市。曾在《人民文学》、《诗刊》、《诗选刊》等各大报刊发表大量作品。2001年先后担任全国文学最高奖“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评委,全国“柔刚诗歌奖”评委,《诗歌月刊》全国“爱情诗”大奖赛评委及全国“探索诗”大奖赛评委等。先后在《南方周末》《中国民航》《晶报》《东方新报》《都市女报》《兰州晚报》等几十家报刊开辟随笔专栏。与郁葱合作主编2000-2002年度《中国诗选》与罗晖、伊沙合作主编2003、2004年度《中国诗歌选》。曾荣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河北省作家协会奖、中国诗歌学会奖、“诗神杯”全国新诗大赛金奖等。出版个人诗专集《赵丽华诗选》、《我将侧身走过》,合集《九人诗选》、《中国实力女诗人六人集》等。主编《中国诗选》、《中国女诗人合集》等。)
◎碧宇
无论在六安,或者是在红安
我想它们都会被称作大别山
许多钢性的子弹
让一片绿色土地
一夜成名
那么就让我们首先
去苏埠镇,在陶家村庄
碧宇那个院落
群众的热情尤为高涨
如果要评选全国十佳,大别山
才是最具代表性的地方
2010-7-11
(碧宇:女,七十年代初生于安徽六安大别山南麓,淠河出山入淮的第一镇的苏埠镇,原名,陶群。九岁上学,十六岁辍学,同年参加工作,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并创作,完成合肥商校《供销企业管理》的学业和皖西学院《汉语言文学》的学业,二十二岁下岗,二十四岁在六安成家并开始创业经商,八年经商,虽尝遍酸甜苦辣、历尽人生坎坷,但也小有成就。八年后弃商从文,当过《法制日报》驻安徽记者站六安分站站长,参加成人高考,学习、研究汉语言专业,2006年10月创办“大别山诗刊论坛”,2007年5月创办《大别山》诗刊。有作品发表于《诗刊》《诗歌月刊》《散文诗》《诗参考》《中国文学》等报刊杂志,作品入选《中国当代诗库2008卷》《中华诗歌精选》《中国最佳网络诗选》《当代短诗精典》等多种选本。70后代表诗人、当代民间诗刊代表编辑,《大别山诗刊》创始人,“绿色诗歌”写作的倡导者,该主编的刊物以其“民间性、开放性、包容性”为中国当代诗歌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完整而全面的聚集地,同时也为诗歌评论界提供了诗歌文本。)
◎晓音
晓音那年出川
恰似西昌发射中心的火箭
上升的姿势
不可逆转
扎根在粤地
全国女子诗歌,唯她能独揽
乡关何处?
冢巢在原地,蒂红巫女
魂殇在边关
2010-7-11
(晓音:女,四川西昌市人,《女子诗报》《女子诗报年鉴》主编。199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作家班,文学学士。80年代后期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诗集《巫女》、长篇小说《蒂红》、《冢巢》、《乡关何处》、《魂殇》等。另有诗歌、散文、诗论文章30余万字散见于海内外报刊。现在在广东某市挂职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任教于某高校。)
◎蓝蓝
提到山东,我们就去烟台转转
大沙埠,一定有黄金
如果再到河南
那些农时
童年尤为简单
有些情歌是从内部产生的
内心生活,绝对丰富
手提蓝蓝
捧着诗篇,就去睡梦睡梦
一定会在乐趣中含笑终生
2010-7-11
(蓝蓝:1967年12月出生于山东烟台大沙埠,后随父母到河南,在山东和河南的农村度过童年,1988年大学毕业,迄今出版有诗集《含笑终生》、《情歌》、《内心生活》、《睡梦睡梦》、《诗篇》五部,出版散文集五部,出版长篇童话和童话集五部,现供职于河南文学院。)
◎春树
一棵种子降临在春天
眼看着就要长成大树
可她却对我说
活不下去了。到底天涯远不远
这还是个未知数。揉碎的树叶
是否还能飘动?生命中出现了缝隙
到底能不能够缝补起来
傻逼或者唾弃,骄傲过后
还是不想死去
留在诗江湖板砖爬行榜,肯定会很优秀
2010-7-11
(春树:女,北京孩子,1983年出生,2000年从高中辍学,开始自由写作。2008年毕业于鲁迅文学院高级作家研讨班。热爱摇滚,热爱朋克精神,热爱诗歌,热爱小说。曾经在“诗江湖”网站掀起巨大波澜,其板砖被选入《南方周未》“板砖爬行榜”;曾经被“诗江湖”网站称为最年轻的优秀诗人;曾经在北师大的诗歌朗诵会上怒斥众多大学生和研究生。)
◎毓梓
回首间,火车已远去
迎风落泪时
看天空中的辰景
那是谁家遗落的孩子
留在渤海湾
背影后面
夕阳下,陈放着奔突的魂灵
眼前滚滚红尘
毓梓欲滴的心思
那是飘动着的汹涌
日子已不再遥远
把岁月交给命定的世界
父亲,似乎从未存在
轮回在途中
痛楚不是前世的根
而是模糊的交点
2010-7-11
(毓梓:女,80后出生,天津人。在《世界文坛》、《影音世界》、《天津每日新报》、《佛山文艺》等发过作品。有作品选入《中华情-当代诗歌精品选粹》等多种。)
◎谢小青
谢过大娘,那夜在山中
是她留我一宿。之后
产生过许多悬念
因年龄尚小,我们彼此陌生
许多青绿岁月
就残留在这样的一个睡姿中
天空呵!
越睡越亮,比如在火车上看见霜降
回首那年的风景
我与一个男人躺在草地上
2010-7-13
(谢小青:湖南小女子,80年代末出生,现在某大学读书。有诗作入选《诗选刊》“2009年代诗歌大展”专号,获得《诗刊》建国60周年全国诗歌大奖赛优秀奖,在《诗刊》《星星》《文学界》《绿风》等刊物发表诗歌。)
◎余幼幼
那次留言:你下次来找我
假期里吃了苹果
开始判断通天塔
风,还在继续吹
余幼幼,当我老了才清仓
留下
一张X光片和灵魂通缉令
纤指缠绕吉他手
并向全世界宣称:幼女要革命
2010-7-13
(余幼幼:生于90年代盘踞四川。在《诗选刊》等发表作品。)
◎丝路花雨
在海伦这样一座北国小城
是谁遇见了一位冰雪女神
北方,润育出的美丽语言
通肯河的粮仓,多么丰盛
三江与松嫩
连接着一条悠长的丝路
一路搜索感恩,未来多么遥远
黑土地上那些神奇的传说
又频频地再现,漂泊
在烟雨中感受缄默与忠诚
2013-3-9
(丝路花雨:原名郭淑凤,1972年生,迄今已在《黑龙江日报》《岁月》《散文诗》《绥化日报》《中国网络诗选》发表作品。著有诗集《丝路花雨》。)
◎安琪
当我又来到漳州,打算多看一看
福建的美好风景。听说
在那里,曾经有一座金矿
安琪将它命名为:中间代
她还对我说:这要用柔刚
那样的钢材
打制出钻头
才能够进行开采矿石
我想,开矿所要付出的代价
可想而知
最后,我们终于没有答成协议
各自又回到原点
进行着最平常的叙述
2010-7-11
(安琪:女,本名黄江嫔,1969年2月出生,福建漳州人。2001年提出“中间代”诗歌概念,推出了一代诗人,被视为填补了诗歌史代际概念的一个空白,很快被写进《中国当代新诗史》(增订本,洪子诚、刘登翰/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迄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十几所高校数十位专家、学者、教授都为中间代撰写了理论研讨文章并在课堂上予以讲授。2005年获广东《女子诗报》社、香港两岸三地女性诗歌研究会联合评选的首届女性诗歌奖。在《人民文学》《诗刊》《十月》《解放军文艺》《星星》《诗选刊》等数十家报刊杂志发表诗/文数百篇。)
◎横行胭脂
从湖北启程
快要抵达旧时的一座皇城
却只因为临潼的天空太小
容不下
你这样一只翱翔于大地的鹰
苍茫人海
就算用尽一生,去打磨掉
你身上的全部胭脂
可注定也要横行于当代
人生一世
草木逢春,无论是悲或者哀
它们都显得尤为短暂
可是,有一种力量
却来自于你心底
那就是将滚滚红尘,踩在脚下
2010-7-16下午
(横行胭脂: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诗刊》、《星星》、《天涯》、《绿风》、《鸭绿江》、《诗选刊》、《红岩》、《诗林》、《飞天》、《诗潮》、《诗歌月刊》、《作品》、《朔方》、《山花》、《中西诗歌》、《黄河文学》、《延河》、《延安文学》、《文学港》、《文学报》、《天津文学》、《扬子江》、《西北军事文学》、《上海诗人》、《汉诗》、《中国诗歌》、《宁夏日报》等刊。作品入选《诗选刊》“2007、2008、2009中国诗歌年代大展特别专号”、《汉诗10+1》、《2007中国诗歌精选》、《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7年诗歌》、《中国2007年度诗歌精选》、《风吹无疆——绿风10年精品选》、《2008中国年度诗歌》、《中国2008年度诗歌精选》、《2008中国诗歌精选》、《中国西部诗选》、《2008年中国诗歌年鉴》《2009年中国诗歌年选》、《2009中国诗歌精选》。曾被《绿风》、《诗歌月刊》下半月刊作为首席诗人推出。被《红岩》、《诗林》、《作品》、《中西诗歌》重点推介。在《诗刊》、《绿风》、北京文华图书编著中心联合举办的“西部的太阳——中国诗人西部之旅”诗赛中获二等奖。陕西作家协会会员。参加诗刊社第25届青春诗会。)
◎林雪
一只神鹿正打北方而来
带着林中的雪影
飘舞过江南。天空中
闪烁着淡蓝色的星星
独自在诗歌那边
进行蓝色地抒情
此时我的盲眼
看不见大地葵花
五指,也不敢碰触深水下的火焰
为何要把你那小腰
安放在塞外静养
让你的一截截椎骨,化作亘古舍利
因为,我还是喜欢爱情
2010-7-19
(林雪:辽宁抚顺市人。20世纪80年代开始写诗。出版诗集《淡蓝色的星》、《蓝色钟情》、《在诗歌那边》、《大地葵花》、《林雪的诗》等数种。除诗集外有随笔集《深水下的火焰》、诗歌鉴赏集《我还是喜欢爱情》等。现居天津。诗作曾获国内数种奖项。)
◎池凌云
你的文字多与黄河有关
潮涨时
一如池中的月影。清风之夜
我梦见
你就站在但丁旁边
从塞纳河畔到佛罗伦萨
生命中的脚步留在印度
我们在克什米尔相见
我也真的不想把多余叙述
凌驾于,你那云朵一般的名字
因为,你如江南之水
那般灵动,滋润着我的祖国
2010-7-9上午
(池凌云:温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人民文学》、《诗刊》等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出版有诗集《飞奔的雪花》、《光线》(合出),《一个人的对话》等。诗集《一个人的对话》获2003年度至2005年度浙江省优秀作品奖。)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4b10510102e7aq.html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