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栏江,在梦里流了两年,在杯里盛了两年,也在歌里婉转了两年!
两年前我从海拉到过牛栏江边。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虽有收获,写成一篇散文《听涛牛栏江》,却也留下了一丝遗憾:没有看清江水和峡谷。牛栏江如镜花水月,给我的印象只有朦胧美!
什么时候再一次走进牛栏江,真真切切看清她的真容,探究她的神奇?我一直盼望着,期待着。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再一次牛栏江之行,我好象“诗仙”李白,寻仙问道,娱情山水,身属于尘世,心领略牛栏江大峡谷的玄妙,领略人生意态的高远与宽阔;再一次走进牛栏江,与上一次夜晚去的感受截然不同,视觉与内心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与震憾,登高壮观,大江茫茫,激情万丈!
我们一行10余人在斗古街上吃过午饭,到一个叫做“关口”的地方时已是下午2时许,从县城出发时的凉意荡然无存,太阳火辣辣地照在身上,似乎要把人烤燋,嗓子里干得仿佛要冒烟,时时需要用水滋润。水不能都喝完,要存放几瓶在山路上。来过关口的一位友人说,有经验的人从关口下江底,一路上要存放矿泉水,不然回来时心烧口渴,四肢无力。
来过关口的友人还告诉我们,虽然在岔河、海拉也能看到牛栏江,但观赏牛栏江最佳处还是斗古的关口。站在关口索道处,俯视深壑,曲涧流碧;纵览群山,千峰竟秀。牛栏江大峡谷,山如巨龙狂奔,壁如刀削斧劈,壮观,磅磗,豪情油然而生,壮心翩然而至,我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慨造物主的独具匠心。
牛栏江在谷底一路向东,雄浑,大气。以前曾见过乌蒙高原上的一些江河:珠江、乌江、北盘江……这些江河,似乎都没有牛栏江的狂野禀性,没有牛栏江泡哮的气慨,缺少牛栏江独特、奇异的神韵。北盘江、南盘江和乌江,虽然也是乌蒙高原朝夕相伴的情人,却不及牛栏江这样爱得执著、胆壮和热烈!
江面束窄,水流湍急,无以为渡,历史上牛栏江边人家全靠溜索过江,历史上人马货物坠江损失不计其数。如今溜索仍在,除了偶尔输送一点货物,一般不再使用,只是牛栏江上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它当初的风华只留在了上点年纪的老人们的记忆里。
走在关口悬崖绝壁间山路上,山风劲袭,我时时提心吊胆,迈着步子战战兢兢往前挪动,一眼也不敢往悬崖下面张望,当时我想:如果我能象《天龙八部》中段誉那样,有“凌波微步”的功夫,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就不会如此狼狈了,然而我那不是“凌波微步”,而是“临空危步”——身临绝壁之上,一脚踩空就有危险!如果不是友人们的一再鼓励,我真想中途而返,从小长这么大,走如此险要的山路还是头一次。前面有两位友人与我一样,脸色苍白,心提到嗓子眼上,小心翼翼往前移动。
走着走着,我们见前面有几位背着货物的妇女,便上前搭讪,得知她们是江底人家,每场街子都要上山到关口一集市上采购所需物品,靠人背驴驮运回家中。我看到其中有一女老人,背着40多斤的物品仍然健步如飞,一打听,才知老人家已是78岁的高龄,早过古稀之年,让我们望尘莫及,羞愧难当!
我奇怪:谷底那么狭窄那么贫瘠,为什么不搬迁到平坦之处呢?
在惯的山坡不嫌陡,高处不如低处暖!老人话语不多,言简意赅,如一智者哲人。
一路走走歇歇,两个多小时才到达谷底,一行人累得几乎爬在地上。峡谷内蜿蜒曲折,峰回路转;步步有景,举目成趣。山势雄奇险峻,江流奔腾湍急,峡区礁滩接踵,夹岸峰插云天,牛栏江大峡谷壮美如画廊。令人称奇的是,牛栏江大峡谷里奇秀险绝兼有,酷署清凉同聚,一谷之中,可以欣赏不同的景致;一日之内,可以领略不同的气候。在我眼里,牛栏江峡谷奇峰冷峻似美人,青色素衣,尘埃点点,绝世容颜,冷若冰霜,一付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冷艳高贵,雍容典雅,却又让人心仪!我们在几棵麻栗树下乘凉休息,仰头回望我们下来的山路,大吃一惊,心悸后怕:高山巍峨,壁立千仞,路如羊肠。我倒吸了一口冷气,同时在心里琢磨:一会儿如何回去啊!
上山容易下山难。一会儿回来你们就知道上山并不困难。老人说完微微一笑。
几个友人望着陡峭险绝的山路,忧心忡忡,禁不住对着群峰一声声长喝——
万壑有声,数峰无语。
江边人家非常热情好客,邀我们去家里坐坐。江边人家的生活自然奇趣,“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憩息江边,我有一种返本还源、返朴归真的感觉,本性好象返复到淳朴的状态。《道德经》上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即现其本真,守其纯朴,使之不为物欲所诱惑,不为私心杂念所困扰,尽量少一些私心和欲念。忽然我想起了一首歌谣:
人生尽是福,惟人不知足;
思量肩担苦,步行便是福;
思量走路苦,骑驴便是福;
思量饥寒苦,饱暖便是福;
思量疾病苦,健康便是福;
……
这首《知足歌》告诉我们:心安为福。做人要知足,知道满足则心常快乐。牛栏江大峡谷两侧奇峰嶙峋,争相崛起;峰峦叠嶂,劈地摩天;崖奇石峭,磅礴神奇。江边人家,居住在这样的艰苦环境,生活俭朴,“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却知足常乐,为人淳厚,身体健康,好生让我们羡慕。据说道家对生命修炼,就是在良好的心性根基上,把已耗散的生命元气通过修炼进行修复,使身体健康。这种“良好的心性”就有知足常乐,保持乐观心态。
江边人家何尝不是这样?
暮霭沉沉,斜晖脉脉。走在返回的山路上,才知原来的担心是多余的,真如老人所言,上山容易下山难,一个小时我们就爬上了山顶。西岳华山脚下有一小庙,小庙门口有一付楹联,读来颇有几分禅意,我很喜欢:
家居求安高处不如低处暖;
人生路上上山容易下山难。
“高处不如低处暖,上山容易下山难”,说的明是居家出行之事,暗里却是处世哲学。我很惊讶,那位已过古稀之年的江边老人虽没有读过什么书,说的话却与这付楹联如出一辙,我疑心老人是象六祖慧能那样具有佛心慧根的人。
再一次牛栏江之行,我段炼了身体,挑战了自我;再一次牛栏江之行,我如同寻仙问道的“诗仙”李白,转识成智,找到一份远离尘嚣的清净,寻得一种道家的自在和洒脱,悟出许多人生智慧!
【编辑:黄先兵】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