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姥姥的世界(外一篇)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管彦龙    阅读次数:7353    发布时间:2015-07-08

 兴凯湖北岸八五一0农场大平原是我以后在回忆中确认的地名,之前对于这片土地最多的表达是称他为东北,在心里常能称呼东北这个词,他犹如旭日,倍感温暖。另外就得称当壁镇,当壁镇也不是真正在记忆中没有磨灭去的记忆,只是因为,在当壁镇上还曾经拥有过一顶不错的皮帽,从而记住了临湖和当壁镇的。

 在临湖村的东南角有一处长满白树林的山岗,第一缕阳光出现的时候南方人还在熟睡中,凌晨四点,八五一0农场这块大平原已经被橙红的暖色光芒映红了!山岗明净好似穿上了暖色的纱,清冽苏明,还浸染着生命的红,她就仿佛是在孕育那块大地一样,每天都是这样满怀着关怀和温暖地滋养万物。她是中国版图上最早的太阳。

 长满白树林的山岗在我的印象中是最早迎接太阳的地方。山岗每天第一个悄悄在夜幕中隐去,又在晨曦中第一个为她醒来。大平原上的山岗除了高高矮矮浓密的树丛和蜿蜒曲折的藤蔓以外,见不到高耸入云的悬岩,她在大平原上其实就是一道弧线,是视野上的拐点,是在云蒸雾绕中第一个露出睁容的圣地,她却也是哪个村庄许多人家的神往之处。

 所有的清晨以至夕阳下的无数个傍晚,山岗那边都显示出她特别的宁静,酷似一张收紧的网把山岗包裹着,山岗的坝垦上筑过许多似有似无的新的旧的护墙,隔着平原上的繁忙,挨着地面是些不知名,已近枯黄了的杂草,草杆上长满了粘连性极强的草籽,疯狂的野生性能,它枯而不死,保留着它守护者的身份,还是无意的走过它时,草籽就已经粘在裤腿上,并把你拽靠在那些刺篱笆倒钩上;朽旧但不失粘连的蜘蛛网把一些死亡的昆虫尸体网在一起,让你生厌发憷,它横七竖八地牵在树枝上,阻止着你行进,根本不打算给你有路的选择。草籽粘在裤腿上,就像一只无形的巨手拽着你,阻止你寻找受他们保护的这些地下城堡。树丛也是杂乱生长的那种,看不到有修剪和砍伐的痕迹,完全是原始状态下的一处天地。姥姥就长眠在这里。

 这里是无声的世界,是姥姥安静沉睡的地方。

 山岗上全是荆棘藤蔓和草丛,地势缓缓的高出平原大地,天边露出鱼肚白时阳光就毫不吝啬地洒在满是白树林的这座山岗上。就是这份温暖也是我那时的感受,只有这缕阳光始终带着温暖在陪伴着姥姥。而且在我那时的印象中许是很长很久的事了。姥姥也如我生命中的故事,无论我怎么去爬行也难回到她的身边!

 姥姥的坟是一个高过地面的土包,土包上泛滥地长了和周围一样的杂草,没有墓碑标志可供我们辨认,在我心里就觉得姥姥并不十分有她的名分!她不过是个朴素养育了一群儿女包括我母亲的老人,而这群儿女以至我的母亲,大概都过着清贫的日子罢,也没有谁拿钱把姥姥炫耀给后人……我便闭目静息向那块高出地面的土献上心中虔诚的默哀,我想从心里敬重她!这甚至胜出对母亲的敬畏!默哀属于我的内心深情,也富含母亲的深情,我想我代表不完,但我更该下跪在姥姥墓前的!

 我出生记事的时候,好象母亲并没有向我郑重地介绍过源于这里的记载,这里与我和母亲之间的事,的确于我好像有好些委屈甚至是无奈来着,许是那时母亲对我的教育还没有这么深刻,母亲只是用她微弱多病的身体鼓励我快一点长大,望我长些出息,给了我生命的教育,把她属于母亲的性格传给我,把她属于母亲忠厚的人品传给我,把她时时刻刻表现在母亲身上的善良让我更加明白地懂得。在姥姥的墓前,我没有看到墓碑,没有看到雕刻在墓碑上的文字,我只得在心里记住这片沐浴着朝阳的山岗,和时时感受着温暖的这片白树林子,它——是姥姥让我们想着的世界。

 我出生时姥姥已经过世,对姥姥没有一点记忆!

 姥姥的坟茔墓头朝南,听长辈介绍,姥爷也葬在这里,我只能茫然地记住这里就是姥姥、姥爷的归处,是他们走完生命之后唯一固守的世界,心理许多的疑问是没法问询的,这些疑问其实是该由母亲告诉我的,可是也许,也许我们相距太远,母亲无法直观地告诉我那些倍受父母养育的经历吧,我真就想不出姥姥和姥爷的模样,是怎样的慈祥。没有姥姥、姥爷的照片,兴许他们那时生活在边疆农村,就没有享受过拍照片的富裕生活。没能见上姥姥、姥爷的面,好像就是一个生命的断层,真正无法把这个家的历史与自己连接在一起,只能相守着父亲母亲,只能远远地离开他们,包括那片给予我生命的土地!岁月、生活带来的这些无尽的怀念,更使得心中难言、茫然和苦!仿佛心灵之树仅有了一处沙漠,便是关于姥姥、姥爷那辈人的经历和对他们的讲述,他的断层给我留足无尽……留足相思……

 那片大平原,长满白树的山岗;朝阳似血,苍红的大地,布满草丛和荆棘的土包,依着山傍着水没有墓碑记载,没有刻文让前去林中祭奠的人可以目诵……似乎姥姥在那片山里已没了名字!然而,她却融入了那片常年寄生荆棘、无尽的白树林中,她是母亲的“土地”,是血脉,是奔流不息的源流河渠!



 俺家三件珍


老军壶跟随父亲半个世纪有余,是父亲离开了老军壶。老军壶尽管锈渍掉漆落去往日的军功模样,但却忠实地记录了父亲的人生历程;还有是父亲的战靴,它像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当你不经意的目光与他对视在一起时,仿佛他就急不可待要告诉你什么!那可是原汁原味的经历,是父亲在鸭绿江大桥上往来于祖国一个个的日月星晨。是延续我们这个家庭永永远远的记忆!再就是那件多年没有派上用场的蝴蝶牌缝纫机,那是母亲在沈阳军校军需后勤处退役时的陪伴物。

 这是父母亲留给我们弟兄五个最值得记忆和珍藏的稀罕物件。如果说老军壶是一枚新疆和田玉,那留着父亲体温的战靴它却是一双越擦越亮的黑珍珠,蝴蝶牌缝纫机却是我们心中永远发着光的玛瑙或者夜明珠了!

 我们家还有一件父亲特别扎呼过的世纪古董,是我们的老公公辈,上数四代老人传下来的四方桌,它不仅老,还有着旺族家身最高荣誉的深厚背景,它是归属于我们这个家支最珍贵的跨世纪传物!如今它就供奉着祖上的列祖列宗排位,在老屋基的堂屋中央,陈列摆放着香火和上市鲜果。成为天天要走近擦拭的高堂之物。四方桌是老公公做官时救济下一个手艺人,这个乡间手艺人会木匠活,为了报答老公公,把自家的一颗百年古犁树砍了,父子爷子一个刨一个凿亲手精心合成的作品。

 取梨树材质可经历百年时间,仍能保持不变形状,预示祖上根基永固保存之意。四方桌是陈氏老祖婆点将要拿给父亲作为遗念的,那时候父亲就像领到了神圣的旨意,有了传世家宝一样,在县城安上家后就从乡下拿人背进城,安放在新家的堂屋中央,也不做过多的使用,过年过节时就用一个干干净净透明的玻璃钵盛满清清亮亮干净的井水,在钵中摆放上粉花绿叶的冻青树枝,于是,在这间迎来送往的主屋里,一进房门即可看到青枝绿叶、看到鲜花四溢最鲜和的家境一般。

 老方桌上原来的黑漆未完全褪尽,保留着他历经沧桑的暗黑,桌面下有一条水平抬担,两端在直木的组合下成正方形小格,方形直木在抬担和桌面的木屑中使用榫卯链接,一为固定桌面也为结构搭配,看去匀称稳定,具有几何学的大方,木脚形如虎爪实在庄重,起眼一看就似有一种潜在的生命,执拗地传承着家具和使用人的精神。尤其是听父亲对这张桌子的讲述后,眼前便有了一个庞大家族和长辈人的身影依附在那上面,仿佛随时都有种强烈的电流刺激着你要立马触景生情,令你分辨出做人做事的分寸和标准。每每矗立在方桌面前,心中便油然升起一种强烈的怀旧,仿佛自己的心在与仙人、与时空之间开凿了一条交流的心路,冥冥之中感受着先辈神灵的浩然磅礴,感受着他们的大气忠义!

 这仿佛就是传世珍宝的灵光感应吧!他被陈氏祖婆点名安排给父亲的时候,他便赋予了这个家族的全部希望,是赋予、是寄托、是抱负、是振兴、是千秋伟业的传承,是万古不灭的图腾!有时候一件事的最初并不一定刻意深邃,但是只要他能够让你铭记在心里一辈子,仿佛就储存了一个人一生一世的能量,并且会成为他血脉相承的蕴育。成为这家人永远不变的精神,这样的能量是真真意义的正能量时,他的抱负、他的振兴还会远吗!比如做哪些“培德”的事,它本身就具有善行善果的效应。尤其是转化成一种精神后他便有意无意感染着一个人的行为,善与德的形成就需要善与德的时间长河不断流失和积累,行为是无数个积累的表现形式。

 尽管没有更多的陈列,然而四方桌和桌上生命之物却足以让人爽心、足以让人有种不凡的力度从那方桌中透出一般。那时候的家,在我的记忆中就好像是有一个专职人员在默默地负责着这件事,三天两头地为它换清亮水。到春寒抖擞时,母亲又用红籽枝(又叫救军粮)和蜡油做成一朵朵争奇斗艳含苞待放的腊梅花,陪伴着这张八仙桌。此时想来我的母亲,她真真是个有情怀有素养的女人!

 除此之外,每年的年三十,年夜饭是一定要先摆在这张四方桌上的,过年时四方桌又被父亲称为八仙桌,准备好过年的全部年夜菜都要摆在八仙桌上,由父亲带着我们挨次论辈份长幼大小跪在桌前,手里握住点燃的三炷香,供奉了列祖列宗之后,年夜饭才能正式开始。年夜饭前有两道规矩,一是在每一道菜还没动筷子之前,要先夹一份给逝去的仙人,在子夜到来之前给逝去的亲人送钱纸、泼水饭,这就是在有好吃好喝的时候,对仙人的一种祭祀。二是要盛满满的一碗饭菜给看家有功的大黄狗,感谢黄狗给主人带来的禄福安康。

 跪拜列祖列宗是有传统家风的人家一直源袭传承的规矩和礼仪,我们家在老人的手头规范地传承祖上的规矩与这张八仙桌有很大的关系,父亲忠厚一丝不苟的理念,就源于陈氏祖婆一句看得起父亲内心世界有种不折不扣的本质,完全看准了父亲是能够完成这件大事的人。陈氏祖婆从辈份上是长辈,从家身上又是名旺兴盛族间头人,她在当时一句话落在地上都要砸出个坑来的大人物,能够得到她的赏赐,实属不易,这个赏赐其实就是族人宗亲的历史重托!他激励和鞭策了父亲的一生。因此,父亲带领我们的跪拜不是形式上的摆摆样子,完全是发自内心的祈福,完全是带着感恩的虔诚施行跪拜的,儿孙家眷也是真真切切地跟着效仿的 。这种跪拜体现了一个家族的尊卑长幼,就似跪拜苍天、跪拜父母一样,其实是人——反哺之心的砺练 !

 就是这张桌子和父亲虔诚的守规导矩的教育方式,恰恰有了他自己的威望,并且在我们做儿女的心里平升三级至高无尚,因为八仙桌和父亲,我们体会到一个家族严格的家规和血脉相承的传统。就像传世珍宝一样护卫着、明镜似的照着一家人永永远远守着本质做人做事。

 老军壶对于我们也是古物了,他是父亲抗美援朝时唯一跟随在身边存留下来的财富。是我们这代人永远的传世记忆!按装备款式老军壶应该有一个发黄帆布背带,并且壶身有绿色的军颜,然而父亲的老军壶只有斑驳的绿色,绿色又多在那些凹下去一个个小平面上残留着,就似在炮火中烧烁锤炼后出炉的半成品一样,唯一在壶身的胸面上还神奇地保留着军旗红的低色和一道谷黄色镶边的八一军徽,军徽醒目地在灰绿色的铝体上闪烁着沙胡杨一样的精神。就是八一军徽的保留,这把老军壶才唯一被选择了保存,只有这枚军徽才记录和证实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证实父亲三次入朝的足迹硝烟,记录父亲跟随苏联老大哥在一辆嘎斯六九苏式货车上的摸爬滚打,在苏联师傅的大扳手和红头起子的严厉纠错,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忍受苏联师傅的训斥吼骂,学习十三天就孤身一人驾车把弹药和过冬被服运往朝鲜战场的忐忑心情。为了讨好苏联教练,偷师学艺,把自己的老军壶装满60度的烈酒参在苏联师傅的酒壶中,从此改变军壶背酒不背水的功能。换得师傅赞许的大拇指,意外的最大发明。这便是老军壶的记忆和陈述。三个月的学徒认师,父亲在痛苦中有了自己的驾驶手艺,尽管在手背上在肩膀上还隐隐作痛,但他在心里还是虔诚地感谢苏联师傅的培养,因为是师傅的培养父亲才亲自凭自己的能力把炮弹用车拉过了鸭绿江。

 父亲的军靴。他是留在我们身边的记忆,是时间对我们永远的凝固。父亲从部队转业回到地方穿的这双长筒军靴,那时候在县镇上是第一双,可以穿出去,他是品牌,也可以收藏起来,他便自然成了我们家中的珍贵传物,它不仅证明了父亲是参加抗美援朝的志愿兵还证明父亲是一个载誉归来的军人,这双军靴它不仅穿在父亲的脚上陪他三次入朝,还转战内蒙古大草原上为父亲抵御了一个个雪域严寒,由他手把手教出来的学徒就如他的脚印一样坚实有力,成为北大荒军垦基地的上骄傲,这些是外在的。只要不经意间看到父亲的军靴,自然就联想到父亲可敬可爱永远那么和善的面容,他常常不离身,油腻腻的工作服,那种随时准备到车下修理车辆的劳动装束,感到父亲乐观的敬业和忘我的境界,一时间飞快地仅成了历史、成了他们那代人的专利!劳动是光荣的,父亲就为这个关荣,幸苦了他整整的一生啊!

 父亲的军靴它对于我们应该说,它创造了一种饱含深意的精神。不知不觉间它成为让我们亲切的古件,那里面的沉积、那里面的日月隧道、那里面的语重心长以及那里面被自己内心造就出的谆谆情与怀,是今天面对着这些不适使用的旧物件而怦然生出的情愫,这里积纳了几十年来豁然明白的人生教诲!这是物件之外,只有儿女在思念中才能体会出的隔着时间和天界的心语,真真心中的信物,这该是收藏界那些雅士们最最梦想收藏的价值吧,大马靴它承载了父亲的身体,他更多地留下了父亲的足迹,他书写了父亲的艰难曲折、父亲的万水千山,他是父亲经历生死离别回归平凡人生、又是父亲颠沛流离走北闯南的磨难物证,只要回眸凝视,他便有着父亲一生的讲究,沥沥幕幕!

 那年,我认为是蝴蝶牌缝纫机的原因,母亲离开了人世,是蝴蝶牌缝纫机后面的悬疑,让那个家只有了我和母亲两个,陷入悲天跄地的孤独!在别人,我们家最为值钱,最能彰显母亲能量的“军中之物”就是这台机器,他们想断了母亲的财路,未曾想却断了母亲的生路!

 那一年是父亲回到故园,一个与他陌生了十三年的梁山大地,他出去的时候太穷了,可是他回来却有了儿子、妻子,有了技术,还有着军旅背景的家眷,就是那个年代,尤其是大革命文化风吹遍神州的年代,许多人的嫉妒羡慕完全可以转换成行为,把他们愁肠百结于心的疑问变成质问,为什么部队的军用物质会成为私有财产,肯定有问题,要先收缴待查才行,于是就没收了,

 母亲不知道是父亲有了问题还是缝纫机有了问题,总之,父亲和家里的这台机子都被隔离了!被关进了一个母亲无法联系的黑屋。等到军官会的指导员查清事情后,并安排将原物退还本人时,母亲已经突发心脏病离开了这个世界。     于是,蝴蝶牌缝纫机成了我们的永久怀念,成了我们家在荒唐年代留下的一份最珍贵最真实的历史物证!就如同我们守着荒唐的那个年代碎片一样,辈辈人不弃不离地守着这家件珍!



 【编辑:向鹏程】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7655285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