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谁的悲哀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黄宏宣    阅读次数:6238    发布时间:2015-07-12

2005年3月21日,我在《金陵晚报》上发表过一篇文章,题为《洗澡与教育》,文中阐述了我个人对当前教育的一点看法和感悟,当时,曾经引起一点小小的浪花,很多人就这个话题参与了讨论。

几天前,突然接到一位社会人士打来的电话,他再次和我探讨了许多教育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使我深受启迪,感慨万千。

十年了,他竟然还没有忘记这件事。

对犯错的学生到底该不该体罚?或者说,即使可以,要把握一个什么样的“度”?就我们目前的教育体制来看,内情人早就清醒地发现:事实上,我们当前的有些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早已走进了不可自拔的死胡同,而且还在不停地恶性循环。我也是老师,一直工作在教育的最前沿,深知实施素质教育的举步艰难。其实,素质教育才是教育的根本,也是一个长久国策。哪个老师不想去搞素质教育呢?他们都迫切地想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教师们心里都清楚地知道: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远远比教他们做几道死题更重要,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才是致力于教育和振兴中华民族的长远大计。可是,那又有什么用呢?那些只是美丽的童话,考试的指挥棒就像一张张无形的魔网,还有各式各样的检查和评比,早把老师、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罩了进去,为了应付那一张张深不可测的试卷和莫名其妙的表格,可怜又可悲的老师和学生几乎从清晨忙到黄昏,从黄昏又忙到深夜,很少多出一点点时间来做些他们内心想做、也应该做却无法做到的事情。正因为这样,现在的许多教育完全是变了味道的畸形教育。

每次考试以后,学校就会按照学生考试的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等排名次,再把这些汇总成表,包括任教老师的姓名一起张贴公布,然后按学生成绩的好坏进行罚款或奖励。若是成绩在前面的人,自然会有些沾沾自喜。但是,今年你也许运气好,能让学生考的比较理想,但是明年呢?后年呢?“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关键是到了年终的时候,不怕你平时的工作做的再好,如果你的学生考砸了,什么评优、先进,只好请你暂时统统靠边站,还得接受一定数量的经济处罚,钱倒是小事,可面子呢?为了面子和金钱,所有的老师(当然包括我)都会不顾一切地去为之拼命的。早把不该抛弃的“素质”二字抛之九霄云外。这是由我国当前不成熟的教育体制和不公正的考试模式造成的,到底如何对教师的工作给一个合理的、公正的、全面的评价?还得恳请专家和同仁赐教。但是,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是当前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

由于职业的习惯,我时常浏览一些教育网站,国外的包括国内的许多超前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真的特别好,可实施起来为何这么难呢?其实,问题很简单,还是政府职能部门的观念问题,他们不在教学的一线,不懂得我国当前教育的落差,还没有真正跳出教育的种种怪圈。

再者说,对于那些调皮捣蛋、不求上进的学生,适当的体罚是可以的,也是完全有必要的,世界上很多国家也都是提倡适当体罚学生的。中国不有句古话吗?叫“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用在这里不知是否合适?我经常和我过去的学生们交流,也曾经对他们和家长进行过一些民意调查,他们对老师体罚的赞成度竟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还有大部分的成年学生对老师当初的这种做法深表感谢。而在事实上,没有体罚过学生的老师是极少存在的,至少我没有发现,但是,还是要把握一个“度”。

教育发展到今天,大多数人特别是一些教育权威部门早就应该看清了它黑暗和无奈的一面,可为什么不能够大胆地去尝试改革?去更正自己的错误呢?“知错就改”难道不是中华的传统美德吗?

有人说,这是教师的悲哀;有人说,这是学生的悲哀;有人说,这是当前教育现状的悲哀;甚至还有人说,这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哀。

到底是谁的悲哀?我也说不明白!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7656481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