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松桃苗族自治县普觉镇尖山村,从高处往下望,一幢幢木结构的民房组成的自然村落散布在青山绿水间,像一颗颗零落的珠玑,镶嵌在玉盘上,隐藏在岁月深处,闪耀着熠熠光辉。我们的寻找传统村落就从这里开始。
尖山村位于普觉镇西南端,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东南麓,距镇政府所在地18公里。东与半坡村毗邻,南与江口县的桃映乡接壤。两面环山,一条天然形成的小河弯曲着穿村而过,这里森林资源丰富,植被茂密。村内绿树成荫,环境幽静宜人。村民们居住在河道两侧的老屋内,生活平静悠闲。一幅江南水乡人家恬静闲适的味道。
沿着河道一路走进村里,平房、木门、黛瓦,大片的传统民居建筑仍保留着上世纪70年代的独特韵味。潺潺的小溪从村前静静的流过,清辙见底,被拦成一泓碧水;岸上树干作杆,草绳为栏;房屋依溪而建,几个村民围坐树下乘凉,迎着山风,摆着家长里短。不远处的一幢房檐前,一位老人赤着上身躺在那里,安静的享受着日光浴。
漫步在尖山村,小桥、流水、人家,蓝蓝的天、潺潺的溪流、放缓的脚步……这些诗情画意的景色随处可见。在位于尖山村东部的麻山头组,错落有致的建筑布局、逶迤绵延的自然河道、自由生长的乡野树木都体现了一种顺其自然的美丽。走过一段新修的水泥路,大片绿意盎然的稻田跃入眼帘。
一方小小的菜园、一口清甜凛冽的水井,房前屋后鸡犬相闻,清晨的远山被雾气描绘出一幅眉黛青青的颜色……。当现代文明日益占据我们的世界,城镇开发将绵延在青山绿水间的安祥恬谈消磨一空时,尖山就像一位待字闺中的女子,静静的守护着那一份处子情怀,又象一位避世的隐土,怡然于自已的桃花源。“今日忽从村里过,始知家在画图中”,一起来的同事刘敏(家住与尖山相邻的半坡村)感慨道。
“传说中有一片净土,住着古老的民族,每个人能歌善舞,他们从不孤独。传说中有一座雪山,白云在山顶漂浮,一个梦反反复复,只想让你默默领悟。”坐在返程的车里,望着渐行渐远的古树村庄,不知不觉间,我的脑海里不止一次地想起孙楠的《净土》。总觉得用他来形容尖山是那样的贴切,也不自觉的跟着哼了起来。
当你用脚步丈量家乡的村落,用相机记载它的美丽和独特,用文字歌唱它的悠远和沧桑,你的心里会感到无比温暖而亲切。尽管你并没有生于斯,长于斯,但它的古朴、自然、闲适就那样一点点感染你,打动你,让你息息忙碌的脚步,让你安顿疲惫的灵魂。
【编辑:文韵】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