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心灵的房子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宋小铭    阅读次数:6340    发布时间:2015-08-09

外公是私塾出身,很是偏爱中国国学,家中除了一些四书五经,再别无长物。最早读《弟子规》,我还没上学,完全是跟着外公一字一句的念出来的。那时候读《弟子规》不解其意,只是机械的跟读,而这种“机械”对于我以后的人生,并不是没有益处。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总有它不同寻常的可取之处,老祖宗几千年遗留下来的精华,绝对是有它存在的道理。

除了《弟子规》之外,还读《周易》和《诗经》。《周易》念起来比较拗口,有很多生僻字,幸好那时候有本翻烂了的《字典》。我喜欢在阳光晴朗的午后,站在外公屋前的竹林里,手持一书本,大声朗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累了,就躺在草地上,头枕着蓝天白云,看青翠的竹叶在微风中起舞。

外公常挂在嘴边的“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他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对我的要求亦是严格,除了阅读,还在抄写。其实那时,我对论语,周礼一点都不感兴趣,读起来都觉得干巴,枯燥无味。反而对他的医书很是向往,他有一本《本草纲目》,外公视为珍宝。

我只有趁着外公不在家的时候偷偷翻阅,对于里面的花花草草,如何治病救人饶有兴趣。奇怪这些花草,竟然可以起死回生。外公不仅医术高明,还懂得一些奇门八卦,在当地拥有很高名望。

我最喜欢的事,是跟着外公上山采药,然后回家晾干,切成小段,妥善收藏。那时候,我的梦想是跟着外公开一家医馆,做一名悬壶济世的大夫。可是后来,外公等不及我成年,便已辞世。对于外公的离世,着实让我悲痛了很长一段时间。

外公走后,读书的习惯却留给我。在学校图书馆里,我开始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这对丰富我以后的人生,有着极大的好处。后来,参加工作,亦是保留阅读的习惯,工资里大部分闲钱拿出来买书,直到现在网络发达,通讯快捷的今天,我仍然喜欢走进书店,捧一本纸墨飘香的图书,静静的阅读,细细的思想。

《菜根谭》里说:“心是一颗明珠。以物欲障蔽之,犹明珠而混以泥沙,其洗涤犹易;以情识衬贴之,犹明珠而饰以银黄,其洗涤最难。故学者不患垢病,而患洁病之难治;不畏事障,而畏理障之难除。”而我的努力也只是保持着一颗明珠般的心,寻得一处安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编辑:向鹏程】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7778652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