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刚动完手术,父亲又躺进医院,这个消息一直被封锁,还是昨天弟弟在电话中无意暴露。
在这尴尬的年龄,经常遇到让人无奈的事情。今年4月,岳父患肺癌不治刚病逝,老人因为害怕花钱,拖累子女,干脆拒绝治疗。而今面对日渐年迈多病的父母,远在异乡的我没办法常回家看看,真是无比愧疚。
父亲住进医院已经两天,一生养育了三男两女,只有我一个人没有在身边,不管是过年还是过节,家里缺的总是我一人。
医生诊断,这次父亲患的是白内障加青光眼,如果不及时治疗将失去光明。我得知后立即电话父亲,但我突然不知道说些什么,恍惚中好像第一句话并是叫他把账号告诉我,马上给他转点钱去,虽然听起来很让父亲伤心,但对于穷人家来说,也许是穷怕了,最需要的是钱,情则次之。
这次父亲居然拒绝了我的“施舍”,他说他有钱,刚帮助村里人家砌地基领了工钱,应该够了,你们在外也困难。顿时,泪水从眼眶里奔了出来,我的心似刀绞。
父亲一辈子是穷人,一辈子忙活也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患病了之所以现在才医治,一定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否则父亲是舍不得花一分钱在自己的身上。医生也说,要是早治疗,其实很简单,不至于要动手术。的确,大多农村人都是这样,像我岳父一样,一检查就是癌症晚期,等于一进医院就判了死刑。其实,对于病者,他们早已知道患上了疾病,只是怕花钱,只要不碍事,于是就忍耐着,他们似钱为命根,我父亲也是这样的人。
话里虽然说要给父亲汇款,其实心中八字还没有一撇,前几天才还朋友三万,都是向同事借的,过几天信用卡两万多元马上到期,还不知道怎么偿还。
自从岳母回老家后,妻子就辞职在家带着孩子,我一个人工作的工资,除了每月固定的房贷、水电、物业、电信等费用,剩下微薄的薪水只能维持一家三口基本的开支。在家乡人眼里,我作为公司的高管,每月的收入应该不菲,其实生活在城市的异乡人是最贫穷的,但这些无奈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我也从没有告诉父母包括其他亲人,以致在他们眼里,我是也是很有钱之人。
前些日子,通过联系一个高中同学,拿到了高中同学的通讯录,他们大多在家乡工作,不是教师就是公务员,不是在乡下就是在县城,混的好的调到了市里,像我这样远在外地“打工”的只有我一人。虽然有几个在省城或其他省份,但他们都是编制内的,不像我是个“流浪人”。
在我的家乡,只要没有正式工作(编制内),一种称为庄稼汗,一种称为打工仔,我是属于后者。在外打工的,即使你发财了腰缠万贯,在家乡人眼里,永远也改变不了“打工仔”的身份,这也是我那些同学只要中专、大学毕业后,打死也要在家乡谋份差事,哪怕今年考不上,明年再考,明年考不上后年仍继续,当然有这样的想法也不完全是他们本身的想法,其实很多想法来自于父母的压力,因为在父母眼里,能在家乡谋份正式的工作,是一种荣耀,一件光宗耀祖的大事。那年,自从我放弃家乡的工作(编制内)外出,父亲对我就开始疏远了,一直把我当成不肖子孙,而今我也在外结婚生子,他还不知道我的小家门朝东还是门朝西,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上周,我在微信朋友圈里,突然看到在贵阳工作的堂侄儿雷雷发布一条极度悲伤痛苦的信息。我立马询问什么原因,后来他告诉我他刚失恋了,原因是父母逼着他回老家教书。今年春节回老家我还劝他,关于工作之事,自己要有主见,要改变上一代人一些固执的想法,如果觉得在外发展更有利于自己和家庭,不一定要回到家乡。不是说不热爱家乡,而是回到家乡反而会增加家乡的就业负担,偌大的一个县城,连个像样的工厂企业都没有,除了做教师和医生外,就是公务员,在一个以“贫穷为荣”的县城发展是没有什么出路的。
昨天他微信给我回复,说已经答应父母过几天就回家乡报到当一名中学教师,我感到无地自容,什么也没有说,只能表示祝贺。
想着病床上的父亲,或许堂侄儿的决定是正确的,家乡的那些同学的想法也是正确的。此时,我感到无比的悲伤和孤独,很想立马回家亲自去医院看看父亲,但路途实在太遥远,交通也不便,加上我出差在外,工作缠身,根本不允许我请假前往,这或许就是在外打工之人经常唱的“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更无奈”。
为了表达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当儿子的愧疚之情,我拨通了我妈妈的电话,叫她把银行账号偷偷发给我,我必须汇点钱作为精神上的弥补,不管父亲是否领情,这只是儿子微不足道的慰藉。
【编辑:向鹏程】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