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妻都喜欢喝葡萄酒,尤其爱喝张裕高级解百纳干红葡萄酒。一周饮用一瓶。每天用餐的时候,斟一小杯这样的葡萄酒,慢慢品尝,口感纯正、酒香悦怡、酒质典雅独特,我们感觉到了微小而确切的幸福。不过,如今亲戚朋友来我们家聚会喝的酒,一般都是自酿的葡萄酒。
一天中午,我与妻到她的好友玲玲家聚会,喝的就是玲玲自酿的葡萄酒。品尝之后,我就说:“连宋祖英、张曼玉、巩俐这样的美人,我都没有赞美过两次。今天喝到这样的酒,感觉好爽,比解百纳干红葡萄酒更醇厚,和谐适口。”
“好喝,你就多喝点。”玲玲哈哈大笑地说,“饮用葡萄酒,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排毒养颜。”
我与妻都说:“我们也要自酿葡萄酒。”我们向玲玲请教了酿酒的方法与技巧。
回到家,我们根据好友玲玲讲的关于自酿葡萄酒的方法与技巧,还上网到百度搜索相关的内容,一一记在笔记本上和心里。真可谓:目标方案措施明。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
第二天星期天,我们起得很早,吃过早餐,就直奔市场选购葡萄。
我们在一个又一个档口前来回穿梭。我出乎意料的是,有一个档主居然可以叫出我的名字。我说明了来意后,说:“俗话说,七分葡萄,三分酿。可见葡萄质量对于葡萄酒的作用了。价钱不是问题,只要质量好就可以了。”
档主微笑着说:“葡萄质量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品种,也取决于成熟度。我们卖的黑葡萄,很适合酿葡萄酒。”档主还告诉我们如何酿酒。因为是第一次尝试自酿葡萄酒,不敢购太多,只买了二十斤,每斤九元。
把葡萄提回家后,妻立即着手去除不合格的葡萄,接着把葡萄放入塑料盆里,放入几滴无限极帮得佳净亮洗洁精,并用无限极享优乐净水器流出的健康活水清洗。清洗之后,妻用剪刀把大串大串的分解为一小串一小串的,摊开在干净物品上,放到阴凉通风处两个小时左右,自然晾干。我说,一定要完全将葡萄风干,葡萄表面不能带有水分。为了加快晾干的速度,我建议用风扇吹。
妻到商店买了五斤白砂糖和一个玻璃罐。她先用清水洗净玻璃罐,接着用凉开水洗涮,然后使用高度白酒进行消毒,做到无水无油。
吃罢中餐,进行除梗破碎工作。我们洗净双手,戴上橡胶手套,先一颗一颗摘粒去梗,然后用双手开始破碎。
我们按照好友玲玲特别强调过的注意事项进行操作。那天,玲玲告诉我们:破碎时,做到果肉和果皮分离即可,很碎的话会使酒液更加浑浊。萄破碎后,就可以进行装罐,但是破碎后的葡萄溶液不能把玻璃罐装满,最好装到玻璃罐的三分之二处,因为后期的发酵过程产生大量气体,会使液面升高,如果装的很满会出现溢出现象。
妻吩咐我把白砂糖拿过来。她按照十比二的比例加入白砂糖,然后将罐盖倾斜盖上,留有透气孔,只要不落入灰尘和小虫子就可以了。
过了两天,我发现罐内大量气泡上浮,并且葡萄皮渣也上浮,形成一个比较硬的皮渣帽。为了加强葡萄皮与酒体充分接触,也为了防止皮渣冒上滋生细菌,我们每天三番五次地搅拌,将上浮的皮渣形成的厚厚的一层较硬的皮帽层压入葡萄酒中。
付出总有回报。二十天后,我发现气泡量大幅减少或消失了,能闻到一股很浓很浓的酒味。我们尝一尝劳动成果,酒的香醇让我们十分陶醉。于是,我们高歌了一曲《甜蜜蜜》。
妻打电话询问好友玲玲。
“再过一天就可以进行酒液过滤分离了。分离前最好十小时内停止压帽或搅拌,否则酒液就会变浑浊。”玲玲说,“分离最好使用虹吸管采用虹吸法进行。酒液分离后的皮渣可以用两层纱布进行过滤,用手轻轻挤压,挤压出来的压榨酒可以单独放到另外一个玻璃酒瓶里,等到酒液澄清后就可以喝了。”我们邀请玲玲过来喝酒。
我们按照程序严格操作,把澄清后的酒,一一倒满准备好的几个旧红酒瓶里,然后密封,低温、用黑塑料袋遮盖避光储藏。这就是所谓的分装陈酿——第二次发酵。
去年过年之前,我们邀请了好友玲玲与我们以前的同事来我们家聚会。那天中午,我们准备了自酿的油炸豆腐、自制的扣肉、自包的粽子、自包的饺子,当然还有自酿的葡萄酒。大家吃着,笑着,喝着,大家对吃的、喝的赞不绝口。我们都说:“好吃,就多吃点;好喝,就多喝点。”三五个回合,颓然乎其间者,吾醉也。
一天上午,妻打电话给兄弟姐妹和同学,我听见她说的都是同样的内容:什么时候过来聚一聚,我自己酿了葡萄酒。接着,她又打电话给爸爸妈妈,我听见她大声地说:“我们自己酿了葡萄酒,来我们这里吧,我带你们去旅游。”
其实,她知道,爸爸妈妈最爱喝自酿的红薯酒和糯米酒。妻告诉我,老妈要教她自酿糯米酒。妻笑得好开心,像个孩子。其实,我们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把爸妈当成了孩子。
自酿葡萄酒的感觉,真好!
铭记于心
我被记忆中的某种东西感动着。因为感动,而铭记于心,并常怀感激之情。──题记
那一年,我在成家山小学读完四年级,就作为优秀生被保送到乡中心小学读五年级。说是优秀生,可是与中心小学的学生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不过,我很庆幸遇到了一位好老师。姓甚名谁,黄千钧。他是我的语文老师,也是我的班主任。
二 写作文要多分自然段
过了一星期,有一节语文课黄老师安排我们写作文,那是我在中心小学第一次写作文。黄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作文题目,叫做:童年趣事。
我一看作文题目,就觉得非常好写。我写了用鞭炮炸牛屎、用弹弓打树上的黄蜂窝、用蚯蚓钓青蛙和钻岩洞捉迷藏的故事。我是第五个把作文本交给黄老师的,他微笑着对我点点头。他捧着我的文章看了一会儿,似乎很陶醉的样子。
在作文评讲课上,黄老师把我写的文章,从头到尾朗读了一遍。我记得,同学们在听老师朗读的过程中,居然有三四次哄堂大笑起来。黄老师评价说,文章所写趣事真实感人,语言风趣幽默。我听了黄老师的评价之后,我便得意忘形,飘飘然,把头抬得很高很高。我开始惊奇地发现,原来我的写作水平也并不比中心小学的学生差。
课已经结束了。到了大课间活动时间,笑容可掬的黄老师把我叫到了办公室。我想,黄老师肯定又要表扬或批评我了。其实,我早已经从心里接受了黄老师,并信任黄老师,非常愿意听取他的意见和建议。
他拿出我的作文本,翻开刚刚受过表扬的那一篇作文说:“写得真好!我很喜欢你写的文章。不过,我要提一个小小的要求。你愿意听吗?”
我回答说:“我愿意。”
他打开语文书,指着一篇文章对我说:“你数一下著名作家许地山写的散文名篇《落花生》有多少个自然段?”
我数了一下,说:“15个。”
“著名作家的文章不够600字,却分了15个自然段。你再数一下你写的作文,大概有多少个字,分了多少个自然段?”
我数了数,说:“600多字,三个自然段。”
“为什么只分三个自然段呢?”
“我读四年级的时候,才开始学写作文。写作文的时候,往往会忘记分段。老师很生气,就规定至少要分三个自然段,并要做到:开头写一到两行,就必须点题;中间是重点,必须把内容写具体;结尾写一到两行,呼应开头。”
“你们的老师真有办法。我们中心小学则要求学生,从四年级开始就要养成多分自然段的好习惯。”
“我也要向著名作家许地山学习,多分自然段。”
“好啊。你试一试,把你写的作文的第二自然段,分成四个自然段吧。”
“四个故事,一个故事一个自然段。把一个故事写清楚之后,再另起一行空两格写另外一个故事。在同一个段落里,第一个意思表达清楚之后,再去写另外一个意思。”
“你太聪明了。这样层次就清楚了。一个一个的自然段,就好像是火车那一节一节的车厢,好像是天空中那一片一片的白云。”
“我以后写作文,一定要多分几个自然段。”
“应该要那样。我今天朗读你写的作文的第二自然段,就有一种让我喘不过气来或呼吸困难的感觉。如果分成四个自然段来朗读的话,那么给我的感觉就更好了。可以停顿,可以喘息,这就是节奏感,就像唱歌一样。如果考试,只有三个自然段的作文是得不了高分的。”
“我记住了。黄老师,谢谢你!”望着黄老师离开的背影,我恋恋不舍,心里盈满了感动。
多分自然段,看起来相当简单,其实不然。我要求自己,写作文写到三四行的时候,必须分自然段。可有时候,还是不可以换行。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至于什么时候换行,什么时候不可以换行的问题就渐渐得到解决了。
期中考试之后,学校举行快速作文比赛,给的题目叫做:保护环境。我写了六百多字,分了七八个自然段。比赛评比结果,我的作文获得了一等奖。黄老师绽放出欣喜的笑容。
黄老师你好!声声喊不够。中心小学是人才的摇篮,黄老师你是编织摇篮的手。
那一切过去了的,如今都变成了永远的亲切的怀念。
【编辑:向鹏程】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