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青林湖上有人家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刘蓉    阅读次数:6403    发布时间:2015-11-13

连绵不绝的山,连绵不绝地生长着。

有那么一块地方,北面是山地,南面也是山地,东面是山路,西面也是山路,中央恰巧留出一块平地,不是村落,不是田地,是一汪碧波微漾的湖水。

六月的清晨,太阳还未升起,天蓝得清澈,风拂得轻柔,青林湖的一角,一只绑着长竹竿作柄的水瓢,把一捧湖水运到黑桶里,湖水与桶相遇那一刹那,“哗啦哗啦”地响。水瓢在湖面荡起的水波,推开,推开,越推越远,推到彼岸。

“李叔,那么早啊?”平头,黑色短袖,西服布料的裤子,胶鞋,肩上担着水桶,面色温和,温和而可亲,这样的气质,友善而亲切。他从山路上走下,鬓角花白,想必至少四十了。

“不早了,再晚太阳出来了。我那小白菜渴得边叶泛黄了。”打水的人依然打着水,他的背有些佝偻了,声音却是洪亮的,映在湖水里的眼,丰满——镌刻在眼里的人生,浅浅地藏在眼球后面。

“我也是来浇小白菜的!咱贵州人还就靠这口菜。三顿没肉能过,三顿没有新鲜菜,是饭都咽不下去的。”男子也把桶停在湖边,也打水,年轻人打水时粗鲁些,每一次瓢接触湖面,都要溅起白色的水花。

“可不是么……不过现在生活好喽,哪家哪顿桌上不做个荤菜。”

“是……”

“万福,走喽!”

“喽”拖得很长,哪一座淘气的山,送来回响。    

“哎,李叔,您慢些。”

老人担着水,沿着曲曲折折的小道爬上山地,离湖最近的那块菜畦,便是他种的。走得慢,却每一步,都落得有力量,那是腿部的健朗。

离土三寸的高度,水从瓢中慢慢流下,那是一道世间最矮的瀑布,水浸进黄土,黄土性急,喝水时发出“滋滋”的声音,脆而不刺,响而不燥。

沾到水滴的菜叶开始发亮,越来越亮——是太阳露出了山头,风也起得大些了,菜畦下的玉米地随风“簌簌”的歌唱。

青林湖四周种的作物杂,玉米、白菜、小麦等等相间着种,只是蔬菜种得多些,大概是因为山间散落着几处青瓦砖墙的人家。

北面山地有一片樱桃树林,树还不大,绿叶葱葱郁郁。农村人本不喜欢种樱桃树的,长出的木材不算值钱,收成不多,果实还填不饱肚子。种它的人住在北面山地间的青瓦房里,别人问他,那块地种什么不好,怎么偏偏要种樱桃。他说,儿子们都出去打工了,自己和老伴两个人能吃下多少粮食?也没力气折腾其他的了,就种樱桃吧,结果的时候大家都尝尝鲜。

种樱桃的人,正是李叔,话不多,子女不在身边,却深得村民敬重,农忙的时候他也在田间地头,农闲的时候他爱沿着山路游走,遇到人就闲唠几句,遇到能帮上忙的地方就停一下。他常把大儿子从城里带来的茶杯拎在手里,把“知足”挂在嘴边。

“李叔,白菜又长那么大了?”

“是,可以拔些回家煮肉丸子了!”李叔应着,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笑意。

这时,青林湖边的人多了,男人们打着招呼,女人们唠叨着家常,一些女人用背篼背着孩童,或是孙子,或是儿女,孩子也不老实,他们不哭,也要“咿咿呀呀”的说唱。

西面的山路虽然也是曲折的山路,但是宽敞,新式拖拉机经过,“突突突突”地响。

浇完了水,老人杵着长柄水瓢站在菜畦里,观赏着青林湖上,夏天的清晨,生机勃勃的气象。


传说,青林湖本不叫青林湖,叫新林湖。

传说,这湖有几百年历史了,祖祖辈辈用它蓄水灌溉。民国时期的某天,有村民看见天上飞来两只像龙一样的物体,扎进湖里。此后,连续三年,每年都有在湖边洗菜村民落水被淹死,村民开始害怕,便四处寻找风水先生来瞧,年老的妇人觉得找一个不够,但凡认识的,都请来。他们或是做法、或是念经,或是立碑,各显神通,第四年,还是有一个不幸的村民,葬身湖底。

于是村民商量着把湖给填了。在他们终于下定决心挖渠排水的时候,村里来了一个穿着黑色长袍大褂的先生,他听得村民的描述,摸摸白须,走到湖畔,嘴里念着什么,道鞭一挥,两只蓝色的蚯蚓一样的物体从湖中弹起,先生把它们捏在手里,便腾云而去。走之前先生交代,这湖以后别叫新林湖了,不吉利。这个地方山清水秀,山顶上的树林里,杉树和梨树长得亭亭如盖,以后就叫青林湖吧。

于是,湖就叫做青林湖,此后也再没有人掉进湖里。

这是大人和大人之间谈起时所说的故事版本,不同的大人跟不同的小孩儿讲,故事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改编。

爷爷给孙子讲故事,多会把重点放在拿着道鞭的先生身上,先生的白须有多长、他去湖畔时站在哪里、他是如何唤来云彩的……

奶奶给孙女讲故事,一定会说,第二年掉在湖里的是一个年轻的女人,她刚嫁来村里,才怀着孩子,就掉下去了,老人们说她长得很漂亮,可能比现在的大明星还漂亮,说她掉进去以后,她的婆婆哭瞎了眼睛哩……

而妈妈给孩子讲故事,她们一定会好好分析一下某些人是如何掉进湖里的,说是有几个孩子不听话,跑到湖边去玩耍,一阵大风,吹倒了一个孩子,就掉进去了……

六月天凉爽的树荫下,或是寒冬里温暖的火炉旁,故事被讲起,聪明的孩子不停地问为什么,胆小的孩子听着听着就钻进了奶奶怀里,还有一个坏坏的孩子,拿起一支笔,悄悄地在墙上画着那个蓝色像蚯蚓的生物,坏坏的笑着,他听了好几种版本的故事,觉得他们讲的故事可以编成一本故事集……


在南方,湖水结冰也薄。此外,即使是白雪冰凌的冬季,地里也会有绿色的蔬菜,有绿色的蔬菜,山地就有探访的人。

所以,青林湖上一年四季都不落寞,只是它最热闹的时候,是除夕和除夕过后的整个春季。

除夕,这一天的青林湖不是湖,是鱼塘。

清晨,壮年男子出门祭土地神了,老人们便在湖里洒下大网,中午来收网的时候,女人小孩儿们来捡鱼,挑大的捡,每家两条,一条是除夕夜的“年年有余”,一条腌好了放到十五欢度元宵,剩下的全都放回水里。不多要,不要小,这样才会年年有余。

“庄稼人莫盼过大年,过了年就要下烂田。”

南方,不管除夕前的冬天多么寒冷,过了除夕,天气便渐渐回暖了。油菜花金灿灿的时候,杉树发了新芽,樱桃开了花,白天的山地里,栽玉米的栽玉米,种黄瓜的种黄瓜,忙着各自的庄稼。

傍晚,青林湖边,女人们结伴洗着青菜,青菜是冬天在地里冒出的芽,挨过冬霜的青菜,口感最好。女人拿到湖边洗的青菜,既是一大捆一大捆的洗,自然不是为了做当天的晚饭,而是拿回家,把它放在庭院里晒干,揉成腌菜,置于土坛子里,一直放到冬天,一打开盖子,便可闻到香甜的气息,来年除夕的时候,放些冰糖,配着肥瘦相间的腊肉蒸一碗,那是世间难以辜负的美食。

在洗青菜的女人们身后,水面和陆地相接的地方,水浅,土湿,青林湖上的人们管它叫烂稀泥。

三五个男孩子,卷着裤脚站在那里,弯着腰在找着什么。

“淘淘,你往外边站些,你裤脚上粘了稀泥看你爸不打你屁股!”看上去大些的孩子在教训最小的孩子,被教训的那个孩子怯怯地往边上退了两步。

“哎呀,哥你别挡着,你抬着头不看,还挡住了我们!”当中不大不小的那个男孩最霸道。

这些孩子哪来的?干嘛呢?万福在对面本打水浇地,看着他们好奇,便徐徐走来,他也像这群男孩子一样,虾着腰。

“抓到了!哈哈!”

“真的!”

男孩子们很吵,万福被吓得直起了腰。

“你们在干什么?怎么出来玩不带着梅梅?”李叔从万福身边经过,他手里牵着一个穿着粉色裙子的小女孩儿。

“嘿嘿,爷爷,你看,龙虾!我们给你抓到的生日礼物,龙虾!”是刚才那个霸道的小男孩,他手里拿着一只红色的龙虾向着老人跑去,白净的脸上粘了几滴稀泥,万福看着看着就笑了。李叔也笑着,他唤着其他的孙子,“你们还站着干嘛?回家吃饭了!”

夕阳刚好西下,青林湖西面宽敞的山路上,站在一个孤独的旅行者,双手抬着他的相机。

“咔擦!”

落英缤纷的春天,温暖柔和的春光,山间错落而立的白墙青瓦,庭院里正在晒青菜的女人,还有波光粼粼的青林湖畔,软软的细风,一脸慈祥和蔼的老人,善良可亲的男子,调皮可爱的孩童……

大概是一张速写的画,被旅行者捏在指尖,他忽然想起一句诗,似乎又不是一句诗,所以他把它交给微风吟唱:春日黄昏水最美,青林湖上有人家。


【编辑:文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8207130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