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文学陕军80后作家代表杨则纬发表的第六部长篇小说《于是去旅行》获得了第五届《中国作家》剑门文学奖。11月29日,“杨则纬文学作品研讨会”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举行。李敬泽、雷达、李国平、李星、畅广元、穆涛、段建军、冯希哲、仵埂、杨乐生、韩鲁华以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李虎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院长杨延龙、副院长韩蕊等出席了本次会议,他们围绕杨则纬的小说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据悉,这也是陕西省作协首次为80后作家开作品研讨会。
李敬泽:小说展现了80后对生命意义的寻找
“陕西文学界为一个80后的作家发的长篇小说开研讨会,这应该还是第一次。这些年杨则纬三进鲁院,我看着她一步步成长起来。前些日子看了她的新作《于是去旅行》后,我非常愿意今天来开这个会,杨则纬作品的好处和她的弱点,都值得我们认真探讨。”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发言说,“这是一部写给青年人看的长篇小说,展现了80后‘幸运的一代’对生命意义的寻找以及无处安放的焦虑,充满了疼痛与迷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女主角在痛苦之中,通过爱情、工作、友情等为自己的生命努力确定意义,这个过程我们看到了蓬勃的生命,让我想起一首诗‘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在这部作品中,旅行被赋予了特殊的象征意义。就是说当我们在此地找不到意义的时候,那么我们需要离开此地,需要在远方,哪怕是所谓的传说的、异域那里得到一点安慰。所以某种程度上讲,我感觉到80后一代对人生的深刻探讨。”李敬泽说,“这部作品也标志着陕西文学的一个换代,就是说年轻人出来了,他们写的东西、想的事情,已经和我们过去很不一样了。也许在我们的眼光看来,他们着眼的点不够雄浑与宽大,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在这个时代,真正使我们生命无法安顿的,恰恰是这些又轻又小的这些东西。在这个意义上说,杨则纬这个小说我觉得很有价值,是陕西文学中无法忽视的文本。年轻的作家,他们需要成长,需要走到大山的地方去,某种程度上讲,需要去旅行,需要到远方去。根本上说,年轻的一代需要真正的诚实、诚恳的面对自己,每一代文学家都是要面对自己,对于路遥来说,他的经验是无限的忠恳和诚实,同样杨则纬他们这一代也需要严肃、认真面对他们这一代独有的东西,从中找到自己的艺术道路。”
雷达:杨则纬的资源就是独特的自我
“杨则纬已经创作六部长篇和若干中、短篇小说,她的脱颖而出,并非靠惊世骇俗的大道,而是独特的自我资源。她热爱写作,想用自己清新、自然、纯真、敏锐的感受力一点点把这个世界擦拭得更加明亮,她是一个情感含量大于技术含量的作者,也是一个青春书写者、一个面对人生感受的写作者。她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也为当地文学增添了一些元素。”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说,“‘旅行’是她小说中的关键词,为什么要旅行呢?想到别处去找一个新的空间,面对一个新的环境,她的笔下有的时候是丽江,有的时候是阿里高原、拉萨等,追求回到原始的片段的虚幻的幸福。但是人性是变的,欲望总是主宰着一切,生与死、死与性、性与爱的戏总是在重演,我读她的小说,总是陷入一种很深的迷茫感之中。”
“一方面我要承认,我们在面对80后、90后都有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再重复简单化的、二元论的思维形式,与个人的情感史、思想史,与时代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今天是一个和平发展的时期,年青一代的生活是平淡的,和工具、技术、电子业在一起,要求她们写得轰轰烈烈,充满苦难是不现实的,也许杨则纬的写作形式是轻的、是小的,但只要她的笔下能够追溯到我们时代重大的精神内涵,就具有转型意义。”雷达说。
杨则纬:我希望讲好当下的故事
文学评论家李星用“很有爆发力”评价杨则纬,他评价《于是去旅行》是杨则纬在全国文坛的事业中进一步拓展自己的文学地位的作品,里边对80后的心理的描述也更为深入。西北大学图书馆馆长杨乐生认为《于是去旅行》是杨则纬的突破性作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韩蕊评价:“在杨则纬的作品当中可以感受到西安的气息,但是我觉得可能还要深入下去,如果你真的能够把西安的灵魂写出来,那么西安再也不是其他人心中的那个土里土气的形象。”她希望杨则纬就大学生活写出中篇或者长篇,“真正看一下现代的知识分子,他们过的什么生活。”
“我是1985年后出生,我写当下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生活,对于我这一代人的生长和体会,我从来不计较别人说我写的是不是小题材、是不是不够深刻,因为每一个时代总要有人记录,讲好当下的故事。就好像不一样人群里有同样精彩的故事,我想做好我们这个时代历史的记录人,讲好我们这个时代的故事。”杨则纬说,“记得2008年冬天,陕西省作家协会对十位年轻作家召开了帮扶会,我当时也在其中,作为年龄最小的作家,有人曾经劝说我‘写作是一个苦差事,如果不是真爱就尽早放弃吧’,我当时说了好几句我是真爱文学,此时此刻,那种感觉还保存至今。很多人都说没有天分就不能做与艺术相关的事情,我感谢冥冥之中自己有了一份这样写作的天赋,让我知道自己只有更努力才可以写得更好。”(华商报记者 陈梦扬)
【编辑:黄先兵】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