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树
一棵树、一棵松树、一棵平凡但非常幸运的松树!从品种、造型、树龄等方面它都没有什么超常之处!三十年前它在青杠林这个位置还只是一个无名之辈,它的周边有无数棵长得比它粗壮魁梧的各类树,准确地讲它只能称之为小苗,正因为它只是一棵小树苗还没有很明显的用途,于是在人类一场大规模的丧心病狂的滥砍滥伐中,那些显赫的大树一棵棵轰然倒下,它们的躯体或用作燃料域被分割成不同造型,而它却幸存下来,于是当初那株不起眼的小树苗如今成了参天大树,成青杠林树中之王!
一条河
一条河,一条很有意思的河!首先名字就很有意思:“水边河”听起来似乎有些饶口,甚至有点自相矛盾的味道,然而走进她的身边你就会发现----原来如此!因为水边河本身就置身于水湿之中。水边河由无数的小溪流汇聚而成,水边河有一个特殊的功能:不断地产生雾,或者应该这样来表述:水边河就是一条专门生产雾的河,这些雾从水边河面上升腾起来后,向四面不断扩散,当它们碰撞到各种植物绿叶时,行动很无奈地终止下来,于是凝聚成了大小不等的露珠,露珠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叶面滑落于树脚,水边河周边的几个主要区域:罗坪、杨波、马路的土质主要是马血泥夹沙、白眼沙,这些土质通透性非常好,通过表层土壤的过滤水份储存于耕作层,因此雨和露是该区域植物所需水份的两种获取方式,就这样,水边河区域雨、水、雾、小溪和水边河构成了一个特殊的系统。
一座桥
水边河大桥修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按当下的眼光来看这座桥非常普通,实在是不能称之为雄奇伟岸!然而在五十年前,在当时没有重型机械,靠手工工具,在这么一个沟壑纵横而且偏僻遥远的地方,全凭人力建造出这样一座大桥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这座桥的产生可以说改变了这个区域的地形地貌,水边河两岸区域连成一片,不仅使两岸的居来往方便,而且两岸的茶之间都能实现近距离交流,当河东岸的青杠林变成了茶山,半山中建起茶叶加工厂后,西岸的茶青从树上采摘下来后立即就可送到加工厂烘炒,没有这座桥这一切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一节狭谷
水边河大桥上游是一条狭谷,狭谷东边是青杠林,西边的岩壁刀削斧砍般苍劲,名叫“锅圈岩”,听这名字就会感到它的雄奇和险峻,这是一处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狭谷周边植被非常好,谷内水份充足,阴雨日或晴天的早晚谷内都弥漫着雾,使整条狭谷内显得有些神秘!按古代地理家的观点:奇山异水、青山绿水一定会产生奇花异草!难怪前些年清池曾有很多人采集到不少珍贵的兰花草,因此而发迹!这狭谷是怎么产生的?产生于何年何代?为什么是这么样的造型?只有开天劈地的盘古才明白,后世的风水家的各种比拟都摆脱不了胡说八道的嫌疑!“锅圈岩”这个名字显得有些俗气!那么取个什么名字才贴切呢?最好是走入谷中去,用心去感悟。
一片神奇的土地
以羊跳的白家湾为中心,方圆五公里左右,大约二十五六平方公里的区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区域内以中低山为主,最高海拔1300米、最低只有500米左右,沟壑纵横、落差较大,区域内地势较低的地方气温高,终年无霜,根据金沙气象记载,该区域多年来的平均降水量仅900毫米左右,是金沙县雨量最少的区域之一。区域内土壤以红壤土为主,部分区域为白眼沙壤土。红壤含铁丰富,同时这个区域内铜、硒、锌等元素储量也很丰富,清代曾有商人在白龙村一带开采铜矿,这个区域所处的纬度、海拔高度、和土壤条件均是茶叶生长的最佳条件,因而当时生产的茶叶被前来采铜矿的商人带出清池,几经周折,清嘉庆至咸丰近百年的时间,白龙村的回龙湾区域的茶叶均被指定为清宫庭用品,回龙湾因盛产贡茶而闻名。
这个区域有很多的方面都堪称金沙甚至全省之最。这里有金沙甚至是全省最大的树----黄果树,树干要七个人牵手才围得住,树冠占地十余亩;金沙县最低海拔点在这个区域;这个区域是金沙红壤土面积最大的地方;这里是盐茶古道中川盐进入贵州的主要通道;这里有规模最大最集中的古代商业会所;这里的石墓雕刻在贵州境内都是最集中艺术性最高的,罗氏石雕列入省级文物、敖家坟石雕已经列为国家级文物。
这么一片有山有水,浸透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土地,它不产生一点奇珍异宝肯定说不过去!因此这个区域出产贡茶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水边河畔煮青茶
有句口头禅:“烟酒茶不分家”这个说法是不恰当的。因为烟、酒、茶是三类性格差异很大的东西。吸烟有害健康,吸烟过度应该是一种不好嗜好;酒是一种性烈液体,它让人兴奋、诱导人们的欲望容易丧失理智;只有茶才称得上谦谦君子,它清香淡雅,与世无争,茶叶内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喝茶能提神、养颜抗衰老。然而品茶必须有最优质的水!恰好,水边河大桥周边的山沟里这些山泉正是最佳的水料!这个区域周边三十公里都没有工业、矿业,这里的水一部份由雾凝聚而成、一部份是雨水经沙壤土过滤调制而成。
舀一瓢清澈的山泉,用陶罐煮沸,冷却至85度左右,在一杯热水中丢进十来片炒熟的青茶,让它在热水中舒展,两分钟后茶叶在热水中呈现了它年轻时的形体和颜色!顿时,水面上升腾出一缕缕清香,浅浅地吸上一口,那美妙味道立即渗透到身体内每一个细胞,这种感觉,神仙也不过如此!难怪当年嘉庆皇帝这么喜欢清池的茶叶!
【编辑:蔡三乐】
2016年1月8日,《乌蒙新报》发了本文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