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美丽平塘 山歌之城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宋祖全    阅读次数:6773    发布时间:2015-12-08

河滨大道、湿地公园建设项目位于县城新城区平舟大桥沿六硐河至新舟村狮子口,主要借助平舟河沿河风光的资源优势,以水景、植物造景为主,设立了观景亲水平台、湿地走廊等景观,运用丰富的园林素材和众多的植物品种,并把新城区交通路网项目与湿地公园项目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打造了集生态、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生态休闲湿地公园。

傍晚,走进玉水金盆湿地公园,远远就听到山歌之声:

湿地公园亮彩灯,老远听到山歌声。

停车歇脚拢来近,处处都是唱歌人。

湿地公园彩灯明,山歌唱起好抒情。

往年沉迷打麻将,现在唱歌好宽心。

从平舟大桥沿河往六硐方向走,很快来到湿地长廊中部的对歌亭,这里早已集结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有休闲散步的上班族,有远道而来的游客,更多的是正在建设这个城市的农民工。他们三五成群坐在对歌亭里、草坝上,各自与自己的对手对歌。

我们挤进亭子里,两位中年妇女正和她们对面的两位中年汉子对唱。

女:好花红来好花红,好花生在茨藜篷,

好花还要绿叶配,绿叶来配花才红。

男:好花鲜来好花鲜,好花生在刺篷边。

本想来摘好花戴,可惜花开别家园。

……

另一堆人群中,则是一群老妈妈相互对歌,从服装上可以看出,双方来自不同的地方。

这帮姨妈真是乖,又是唱歌好人才。

今天得跟姨妈唱,山歌越唱越开怀。


对面姨妈不要夸,你们也是老行家。

今天闯倒你会唱,山歌越唱心越宽。


党的政策好处多,修了公园来唱歌。

丢得多年转来唱,慢慢想来慢慢合。


国家拨款修公园,湿地公园把手牵。

湿地公园把歌唱,往年姊妹今又连。

……

走出对歌长廊,我们来到河滨大道边上,这里两百多米范围内停满了各种各样的车辆。对歌长廊一带人山人海,看样子至少五百人以上,正在对歌者不计其数。

看着这个场景,我不禁想起了三十多年前平塘白龙林场的对歌场面。每逢春节,从初一到初三这几天,方圆百里之内的青年男女都聚焦到林场的草坡上来对歌,那热闹场面难以形容,通过对歌组建成的家庭不计其数。改革开放后,山门大开,山里人开始一步步走出大山去山外打工创业,或者在家里辛苦耕耘,山民的命运和农村面貌在这场天翻地覆的改革开放中发生巨大改变。近年,人们的温饱得到解决,住房得到改善,娱乐和休闲成了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在对娱乐的盲目追求中,赌博以飞快的速度渗透到人们的生活里,成了人们无赌不快的不良习惯。

一位50多岁的老哥告诉我们,国家到处修建休闲娱乐场,把我们的娱乐方式从赌桌上引领到康体健身和文化传承方面来,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在此之前,我们闲时没有去处,没有休闲场所,娱乐活动只有打麻将,杀懞。成天赌得天昏地暗,有的甚至家破人亡。现在好了,有了这个公园,我们每晚吃成晚饭都喜欢到这里来唱歌。

年纪约五十七八岁的郭阿姨说:三十年前,我们曾是远近闻名的山歌手,丢得三十年不唱了,山歌都忘了。年轻人也懒得跟我们学,也没机会学。现在,我们来到这里,重又拾起青春的记忆,山歌的激情得到了重生,太好了,好多人晚上都不打麻将了,都来这里学唱山歌。

湿地公园建成后,平塘晚晚有歌声,而且山歌阵容不断扩大。不光湿地公园,莲花公园,新区广场,老城广场等处都响起了山歌。平塘,成了山歌之城。

平塘湿地公园的建成投入使用,不仅给平塘的旅游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更重要的是它拯救了平塘隐讳了三十多年的山歌文化,促进了平塘的精神文明建设,为创建平安平塘、和谐平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编辑:文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8212279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