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塘县城往西行13公里,便到京舟坝。
“京舟河道,宽阔敞亮,平稳碧绿。两岸古树挺拔苍郁,翠竹簇拥,浓荫蔽日,银雾缭绕,煞是雅静。布依山寨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岸边水车悠悠旋转,动静相间,风情浓郁。赶在季节上,桃花、李花、油菜花以及各种野花竟相开放,姹紫嫣红,成群蝴蝶翩翩翻飞,几声鸟鸣清脆婉转。”
这是笔者在网上查到的有关京舟风光的信息,与京舟的实景非常吻合。但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如今,京舟的美不仅仅是这些,京舟乡村旅游发展已经将所有资源整合,打造成了一个多体合一的,集康体健身、体育竞技、乡愁记忆、度假休闲、民风鉴赏、民俗通融为一体的原生态旅游园区。
探索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酝酿管理运行机制,把旅游交通、服务水平、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建设与培训提前谋划与实施,让更多群众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的谋划与建设中,享受到乡村旅游发展所带来的成果,已经成为平舟镇尤其是京舟当地人民的一件大事。
平舟镇京舟村地处县城郊区,距离县城仅10公里,布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8.6%。境内地势平缓,河流密布,风光旖旎,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有如诗如画的京舟坝田园风光;有富于传奇色彩的养鹤山,神仙坝;有集观光、休闲、旅游、科研等于一体的全省最大的惠生源铁皮石斛种植基地,有亟待开发的龙兴村洞口溶洞景点,有清代乐康风雨桥等。以该村诗词文化底蕴为核心的原白龙乡于2012年成功创建了贵州省“诗词之乡”,成为黔南州第一个获得省级“诗词之乡”称号的乡;2014年,该村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并被列为省级现代农业高效产业园区,“山、水、人、文”要素俱齐,是平塘县重点打造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心灵圣地。
2015年以来,平塘县依托平舟镇京舟村“山、水、人、文”等资源优势,投资8千余万元,把京舟坝打造成"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点。
从京舟坝坝脚把印寨后面的坡头往北望,整个京舟坝子一目了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傍两侧青山而建的脱颖而出的布依新村,青瓦白墙的新民居与村子后面的青山形成鲜明的对比。坝子中间,一条河流被两岸葱郁的树木覆盖,像一条绿色玉带镶在坝子中间。河两岸,宽阔的田野茄紫柿红,歌乐花香,一泒生机盎然的景象。
古美河两岸河堤,在参天的护堤树木之外,已经修好了两条沿堤大道,行在这大道上,一边是潺潺水声,一边是农业高效产业园里摘采瓜果蔬菜的布依村民的山歌之声。此情此景,你大可不必去想人生中那些不如意的事,你可以让水声触动你的心灵,让山歌撩拨你的情怀,一切都会那么的自然与和谐。
作为一个休闲度假园区,它选择在住户最密集的罗家寨、交懂寨、移民新区和学校所在的地域。这里坝面宽阔、人口密集、两条河流在此交汇,河面平缓,水碧如镜。
整个园区的建筑,除了包含在内的所有民居外,主要还有别具一格的停车场、九曲十八弯的簸箕桥、花草掩映的百米大道和大道两侧耸立的十二棵生肖柱子、半园型长廊和乡愁记忆馆、学校旧址、对歌亭、醉仙亭等,占地面积最大的是花卉园和四个梯级式湖泊。
醉仙亭,位于绵长的京舟坝子上半部稍狭窄之处。亭子傍河而建,底座临空居于河面之上,面积约两百平方米,三面围栏造型奇特,给人以香木古韵的感觉。亭身位于底基中央,八柱八角,雕廊画栋,黄檐青瓦。亭旁一树桩,高出基面60厘米,截面平整,约一平米,仿佛一张不规则的餐桌。四周几棵较矮小的树桩,那便是坐凳。有些许树枝桠伸至亭边缭绕,人站于亭旁伸手可即。临河堤大路一面立一暗灰色大石块,上刻“醉仙亭”三字。
京舟的景观,不仅仅是地表上的这些看得见的建筑,布依民族的风情,在这里也传承得非常完美。你或许了解过布依族的婚丧嫁娶,欣赏过布依山歌,但你绝对没有看过白龙这个片区布依的“斗叫物”。
“叫物”,是白龙这个地方布依族特有的一种体育竞技用具,它的原名是“叫呜”,它是用干透的五倍柴来做的,选取直径约2至3厘米的五倍柴锯成长3至4厘米的小木头,然后把这些小木头劈成均等的两半,用手搓麻线把这两半边木头重新捆扎复合,小木头两侧各留20至30厘米长的线头。
玩者双手各拿一侧线头,轻轻甩几下,让捆在中间的小木头运动后产生的旋转力把两侧的线头绞紧,再一拉一松,那小木头就会在线上作正反方向交替飞速旋转,发出“呼——呼——呼——呼——”的有节奏的响声。
关于白龙布依族是怎样利用叫物来传递心中的情感,表达青年男女怎样谈情说爱等,有一个精彩的舞蹈“叫物传情”已将这一切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里就不再细细叙述。
休闲度假、康体健身,是京舟这个园区重点推崇的项目,其次是国际标准钓鱼台,能让上百人同时参加钓鱼技艺的竞赛。花卉园、果蔬园相互映衬,调节游人视野,净化空气、驱赶疲累。沿两岸河堤的大道,可让一家游人同时骑上一辆多轮自行车一路逍遥,一路将京舟美景尽收眼底。
京舟旅游的开发,上述的康体健身生态园所属只是第一期工程,第二期工程的任务是开发养鹤山、神仙坝、卡甫洞口等景区。
养鹤山位于平塘县城西北8千米处,海拔1360米,高大嵯峨,山崖陡峭,绿树葱郁,山上有摩崖石刻诗两首,共8句。其一是“东山晓日照烟云,伏地犀牛迥出群,莘野南洲波浪尽,关风北斗起人文。”另一首是“石龙昼夜转流沙,玉水金盆泼客艖,峻岭丛中留古迹,青钱洞里现光华。”两诗各刻在相距100多米的两块石壁上。坐鼑养鹤山峰顶,看日出东边,朝晖如泉奔涌,漫天红霞飞撒,可谓“举头红日近,回首白去低。”
神仙坝位于京舟河支流白龙河下游,坝上五里碧滩水平如镜,两岸绿竹葳蕤。水流漫过巨石垒成的高坝下跌形成高8米,宽15米的瀑布,瀑布落差垂直,其轰鸣声在相距700米的沙地大桥便清晰可闻。远远看去,瀑流如白练奔泻而下,似条条白龙跳出龙门后疾速远循,奔走腾跃在巨石之上,又像飞珠溅玉,点点白银遍撒整道河谷。
神仙坝之上,有三条河流交汇于打网河,即白龙河、少女河、董票河。其中,少女河发源于谷硐樱桃井,全长二十多公里,沿河两岸风光秀丽,溶洞到处都是。少女河特有的地理特征使神仙坝的旅游开发价值大幅上涨,旅游开发潜力无限。
隶属京舟坝景区的养鹤山、神仙坝早就被列入平塘旅游开发攻略之中,养鹤山和神仙坝的开发,能使京舟旅游向纵深发展。2015年来,平舟镇在打造京舟旅游的同时,把旅游服务培训放在首位,采取政府补贴方式对景区内的村民进行就业创业培训,共培训厨师2班次,旅店服务1班次,文艺演出2班次,受培人员总计300多人。
此外,平舟镇重点推出创业贷款方案,凡参加相关旅游服务培训的村民均可获得每人5万元的创业贷款。如今,在京舟旅游区内,由当地村民开办的农家乐有15家,旅店4家。随着游客的不断增加,这些农家乐、旅店也在相应增设中。总之,京舟坝的这些旅游附属设施,完全能够满足游客的吃、住、游、乐。同时,平舟镇还在大力挖掘当地民族文化,把民族传统文化与旅游文化融合成一体,竭尽全力为游客服务。
【编辑:向鹏程】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