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养儿能防老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刘智慧    阅读次数:6505    发布时间:2015-12-13

俗话说养儿防老,多子多福。老一辈年轻的时候,常凑在一块谈论谁家刚生了娃,谁家又添了丁,很多人从娃一落地就开始憧憬老有所依的幸福场景。若儿女孝顺,固然是多子多福,可是碰上不孝的,那真的也就只能自求多福了。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院里那些颤抖的身影,无助的眼神深深地触动了我们最脆弱的灵魂。

农村没有很好的医疗条件,老百姓也很难享受到什么福利补贴,守着几分薄地,艰难度日。由于在家经济来源严重不足,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比比皆是。

曾有一位患者,留给我们的印象最深,也是我们第一次那么深刻地感受到,农村留守老人的那种无奈。她是一位八十高龄的老人,因胃溃疡入院,来的时候有一儿子陪同,精神状态尚可。她告诉我们她共有三个儿子,老大老二都在外地工作,只有这个腿脚不便的小儿子和她一起生活。当我们还在感叹,幸好还有一个小儿子在身边可以时刻守护时,下午查房的值班护士就发现只有老人独自留守在病房。当我们主动联系他儿子时,竟发现他留给我们的居然是空号。当天晚上,老人突然胃痛且疼痛难忍,我们试图问问老人还有其他联系方式时;老人不禁老泪纵横,苦苦哀求我们不要和他儿子联系;说老大老二工作忙,小儿子其实是个脾气暴躁的酒鬼,指不定又到哪里找酒喝去了。如果硬把他找来,肯定又是一番争吵,她还说自己这么多年都挺过来了,她真的不想老了还被别人看笑话……

还有一位常来我们这里住院的老人,她共育有四儿三女,按道理说,正是子孙满堂,颐养天年的时候,可常年疾病缠身的她,每次都只是患有腿疾的老伴前来照顾,子女均从未露面。以前老人身体健朗,不是帮这家女儿做饭,就是帮那家儿子带娃,而且还不时用自己多年积攒的那一点点收入,贴补家用。现在累倒了,无人照顾,只留下二老相依为命。其实在农村这种情况屡见不鲜,儿女有出息的,有好工作的,都在忙自己的事情,无暇顾及;子女在家务农的也常因经济能力有限,对自己对老人都处于“小病拖,大病挨”的状态。

亲情是那样的冷漠,冷的让我们都心寒,我们经常在想,辛苦带大的儿女,有时候还真的不如朋友,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朋友,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可以向你伸出双手,对你付出真诚朴实和无私的帮助,让你觉得心里塌实;一群整日忙于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在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不顾自己工作的劳累,半夜抢救你到天明,把你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而有着骨肉相连的,在你呼唤他想念他的时候,却离你而去,不禁让人心寒。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知道外出打拼的无奈,只是希望在外奔波忙碌的儿女们,不管再忙,多抽出点时间来关心下自己的亲人,尤其是年迈的父母。平常多抽时间回家看看孩子,多陪陪年迈的父母,他们的身体已不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健朗,他们的内心也不再是你们想象的坚强。他们蹒跚的身影,满头的银发,已是岁月最好的回答,你们才是他一生的牵挂。


【编辑:吴茹烈】

已经有 1 条评论
最新评论

智慧 : 2015/12/28 17:39:29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知道外出打拼的无奈,只是希望在外奔波忙碌的儿女们,不管再忙,多抽出点时间来关心下自己的亲人,尤其是年迈的父母。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8211985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