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母亲的“存折”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唐秋桐    阅读次数:5850    发布时间:2015-12-13

母亲生前,家里有个“品字柜”,这个“品字柜”很特殊,同时也很有纪念意义,因这个柜子是母亲嫁给父亲时的嫁妆。

这个“品字柜”是用上等香柏木做成的,下部是一个两层的门柜,上部是两个抽屉,很是结实,上面的两个抽屉加上配制了民国时期的防盗铜锁,一般是开不了的。因为钥匙总没离开过母亲,而且这个柜子一直放在母亲的睡房里。

小时的我嘴馋,放学回家,看家里没人时,总喜欢找零食吃,这个柜子总让我找到母亲放的一些零食,吃了不打紧,充满好奇心的我,总瞧那被锁着的抽屉,很想探个究竟。

一天,我找来劈柴的斧头,上去就劈个不停,可怎么也弄不开,还没弄开就被父亲逮了个正着,被很很地抽了几巴掌,从此再也不敢妄想了。

这锁着的抽屉钥匙一直由母亲放在她的衣兜里,哥哥结婚后多年也是如此。到了我结婚,小孩都读高中了还是一样,谁也不知道里面放着什么“宝贝”。

去年母亲去世后,哥姐打开了这个抽屉。我们全都惊呆了:里面没有一分钱,也没有金银珠宝,只有一个小本子,在封面写着:“受人点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这几个大字,翻开第一页,在正中记录着我唐氏字辈,分别是(老字派二十代)孝仁世仲安,宗祖昔友思;明昌承先泽,传芳应永隆。(新字派二十代)兴国义集家,禄和生裕寿;勤耕书礼德,君恩万季红。)在最下边还写有:“凡我唐氏后裔应紧记于心,不可随意更改”。第二页写的是外公家人的名字和出生日期,紧接着记录着她的每个子孙的出生日期,既有阳历,也有阴历,甚至精确到出生的几点几分,最后几页全部是左邻右舍,好友邻居人的生日。难怪,邻亲们都喜欢来问母亲,哪个舅舅好久过生,何时要给哪个外侄女送礼等等。母亲不伦哪家何人几时过生,贵庚多少很是清楚。

这就是母亲的“存折”,是母亲的全部遗产!

母亲生前总是说,她一生最大的财富就是她的孩子。母亲用她的全部心血来教育孩子,用心教孩子做人做事,让我们懂得分享、责任与乐观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我们家有兄弟姐妹六个,我虽排行老六,实际是上面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我排在中间,还有两个小妹。记得小时候,母亲每次买冰棍只买六根,从来不给自己买,但她总会说:“给妈妈咬一口。”我总是想要留点给后面的两个小妹,只盼母亲咬一小口,最好一口都不咬。可是,母亲每次都会咬一大口,我好心疼,可是慢慢习惯了,好吃的东西总是先给母亲吃。母亲要是不在家,也要问:“我妈呢?”好像母亲没吃到,这东西就没那么好吃似的。

母亲临终前,最想吃两样东西,一个是我们老家的土产“包子”和桔子。现在这两样东西很普遍,有钱人家偶尔常常鲜。而母亲一生勤俭持家,从不乱化一分钱,父亲在生活好过时,有几次让母亲上集市上买点猪肉回来吃,母亲总说没钱,父亲还也为被母亲给我们存了起来,谁知一大家的人情开销,家里的油盐柴米,孩子们的生活起居费用,哪能有多余的,连1角钱的2个包子都舍不得买来吃,这真是苦了母亲的大半生,我满促了母亲这两个小小的心愿。母亲很知足地说:“真好吃!”我可有成就感了。可是当时不是桔子成熟的季节。我三姐迫不得已买了小摊去年保鲜的两个橙子,母亲尝了尝说:“这年头,桔子也变味了。”

没几天。我去城里在超市里看到了给老家一样的桔子。我高兴极了,买了2斤,直奔回家。一进家,就跑到母亲身边说:“妈,桔子!真的桔子!”母亲吃了两个,不住地点头:“这回味道对了!”当时,我的眼泪不知不觉就流下来了。三天后,我送大儿子去成都面试,一早就赶了回来,这段时间,母亲说要回老家乡下去看看,其实,我知道她想回去看看哪些桔子树,还有五姑(母亲的亲妹妹),我一直告诉母亲,等好了再带你去。

结果,这天夜里,母亲走了,我们急急忙忙将母亲的遗体送回乡下老家,我心中留下的遗憾,就是没完成母亲最后的心愿,乡下是带她去了,可母亲再也回不来了。

母亲这辈子养了我们六个儿女,带过好几个孙子一个孙女和几个外孙及外孙女,个个都懂得分享。分享成了我们的家风。儿子小时候,我也把分享传给了他。无论吃什么,儿子总是想到我。

一次,读小学的儿子在“六一”儿童节开联欢会。孩子们表演完节目,老师给每个同学分了几块巧克力。儿子举着巧克力,跑到后面家长席找到我,拿出其中一块说:“爸爸,分你一块。”我说:“好!”马上张开嘴,儿子直接把巧克力放到我嘴里。我知足地说:“好吃,真甜!”儿子高兴地跑回座位。

坐在我旁边的那位家长羡慕地说:“瞧,你儿子多孝顺呀!你看我儿子,一个人把巧克力都吃了,瞧都不瞧我一眼。”

“这是习惯,独享和分享可是从小培养的呀!”我笑着说。

大儿子上初中就离开我们,一直在老家读书,每到我们过生日,都会收到儿子的小礼品。有一次,我还在公司加班,小儿子打来电话:“爸爸,你今天能不能早点回来?有好事!”

“好!我一定早点回家!”虽然,口头答应了他,但当天要交盘点资料,等赶完资料,回家已很晚了。儿子已经睡觉了。

我太太一见到我就说:“你儿子没白疼!今天他和我学做黄瓜片炒虾仁,炒得还不错。他炒完就给你打电话,催你回来吃。你没回来,他就把个头最大的虾都留给你了,把小的吃了。”

我的泪水涌了出来。那天,我伴着眼泪吃了儿子炒的虾,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美味的虾。

如今,儿子长大成人了,我经常能吃到他做的美食。

母亲走了,虽然没留下万贯家产,也没留下一分钱,但她却留下了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教我们如何做人,如何感恩,如何生存,让我们懂得:幸福从感恩及分享开始。


作者简介:唐秋桐(网名三江源)宜宾市翠屏区牟坪镇人,现系中国散文家协会理事、四川省及宜宾市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个人作品:管理类《拯救自己 创造未来和谐人才》和散文类《梦开始的地方》及小说类《爱在路上》一书。


【编辑:向鹏程】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8211836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