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爷爷的石灰坛子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刘智慧    阅读次数:6074    发布时间:2015-12-28

拨开记忆的薄雾,遗留在墙角的石灰坛子,越来越清晰。

这个坛子,除了承载着儿时的期盼,更是对爷爷那种刻骨的怀念。

那个年代,没有现代化的储物柜,没有现在随处可见的冰箱,我们的村庄常被阴雨绵绵的天气笼罩,空气十分潮湿。每次遇到难得的太阳,爷爷总要拿出家里的棉絮出去晒晒,当然还有他的宝贝—石灰坛子。

记忆中的石灰坛子,一直被放在爷爷居住的房间,坛子的身子很粗,可口却很小,仅够一只手伸进去,整个造型看起来土里吧唧的,可粗笨又滑稽的它却是保持食物干燥、防潮的最佳神器,这也是爷爷最珍爱的宝贝,我们几个小孩平常都只有偷瞄的份儿。

儿时,好几次悄悄溜进爷爷的房间,试图探索下这个神奇罐儿的谜底,可每次都因畏惧爷爷威严的目光,又畏畏缩缩地溜了出来。我们最期盼的就是家里来客人的时刻,爷爷每次都会从房间变戏法似拿出一些花生,盐豆,糖果这类的小零食出来,引得我们几个姊妹嘴馋不已。好不容易盼着客人起身告辞,我们讨好似得围着爷爷,亲热地叫着,眼睛却直溜溜地盯着盘里的东西。每逢这个时候,若客人吃得少,爷爷就会从里面匀出一点点给我们解馋,然后再把留下的糖果仔仔细细地包好放回房间;若客人来的多,剩下一点点,爷爷就会大方地全部交给我们,让我们自己拿出去分了。

随着家庭情况的逐渐好转,零食的数量和花样增添不少,爷爷的石灰坛子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记忆。初二那年,正值酷暑,我肚子突然莫名疼痛不已,妈妈又是帮我热敷肚皮又是涂抹风油精的,忙得一头大汗,可效果并不明显。这时,隔壁的十奶奶,告诉妈妈一个小秘方,说是上次他孙子肚子疼的时候就是这样治好的。妈妈赶紧讨教,原来是用一小块黄糖放入碗里,倒入以淹过黄糖为度的烧酒,再用火将酒点燃,待黄糖融化后,吹灭火焰,趁热服下。烧酒在农村倒是十分常见,随时可以取来,只是这黄糖可就麻烦了,一般的人家都不备这个,正在妈妈急得团团转的时候,一直卧病在床的爷爷,闻讯后颤颤巍巍地走过来,递给妈妈一个牛皮纸的小包,展开一看,居然是一大块黄糖,妈妈赶紧忙开了。这个方子还真有效,用讨来的烧酒配上爷爷的黄糖服下,我的肚子渐渐地就不痛了。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去年过年的时候,小姑姑从远方带回来送给爷爷的,酷爱甜食的爷爷,自己舍不得吃,悄悄地藏进了石灰坛子,这次一股脑全拿出来了。

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好好念书,等挣钱的时候,一定要给爷爷买好多好多的糖……

儿时的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正是有了爷爷这个石灰坛子带给我们的期待与惊喜,我们度过了十分美好的童年,可就在我实习那年,爷爷拿着鸡蛋在我身后追着跑却没有赶上的那一次,竟成了永别,唯有爷爷遗留在墙角的石灰坛子,成了我们永恒的记忆。


【编辑:向鹏程】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8291862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